第43章 自控力傳遞正能量,讓你的生活更美好(9)(2 / 3)

八十二歲的時候,托爾斯泰再也忍受不住他家庭折磨的痛苦,就在1910年10月,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他離開他的妻子逃出家門,逃向酷寒、黑暗而不知去向。

十一天後,托爾斯泰患肺炎,倒在一個車站裏。他臨死前的請求是,不允許他的妻子來看他。

這是托爾斯泰夫人抱怨、吵鬧和歇斯底裏所付出的代價。

也許很多人認為她在某些地方吵鬧,也不能算是過分。是的,我們承認這樣的說法,可是這不是我們所討論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那種喋喋不休的吵鬧,是否對她有某種幫助,還是把事情弄得比以前更糟糕?

“我想我真是精神失常!”托爾斯泰夫人有所覺悟地說出這句話時,為時已晚。

林肯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他一生中最大的悲劇也是他的婚姻。請你注意,不是他的被刺,而是他的婚姻。當波司向他開槍時,他並未感覺到自己受了傷,因為他幾乎每天都生活在痛苦當中。

哈頓是他的法律界同仁,他形容林肯二十三年來所過的日子,都是“處在由於婚姻不幸所造成的痛苦中”。婚姻不幸?那幾乎有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林肯的夫人都在他麵前喋喋不休,困疲了林肯的一生。

她無時無刻不抱怨、批評自己的丈夫,她認為她丈夫的一切,沒有一件是對的。她抱怨丈夫的腳步沒有一點彈性,動作一點也不斯文,甚至做出丈夫的模樣來嘲笑丈夫,她整天喋喋不休地吵著讓他改變走路的姿勢。她不愛看他那兩隻大耳朵和他的頭成直角,甚至指他的鼻子也不挺直,又指他的嘴唇如何難看,手腳太大,偏偏腦袋又這麼小。她還說自己的丈夫跟癆病鬼一個模樣。

在很多方麵,林肯和他的妻子都是相反的,在教養方麵、環境方麵、性情上、誌趣上,還包括智能和外貌上,他們幾乎每天都生活在彼此的敵視、激怒中。

比弗瑞茲是研究林肯傳記的一位權威。他這樣寫道:“林肯夫人那尖銳刺耳的聲音,隔著一條街都可以聽到。”她不斷地怒吼,凡住在鄰近的人都聽得見。她的憤怒常用言語以外的方法發泄出來,而要形容她那副憤怒的神情,是很不容易的。

還有這樣一個例子:林肯夫婦結婚後不久,和歐莉夫人住在一起——她是春田鎮上一個寡婦,或許為了貼補家裏一份收入,不得不讓人進來寄住。

有一天早晨,林肯夫婦正在吃早餐,林肯不知為什麼激起了他妻子的暴怒,林肯夫人在盛怒下,端起一杯熱咖啡朝丈夫的臉上潑去。她是當著許多住客的麵這樣做的。

林肯不說一句話,就忍著氣坐在那裏。這時,歐莉夫人走過來,用一塊毛巾把林肯臉上和衣衫上的咖啡拭去。

林肯夫人的嫉妒幾乎達到了使人無法相信的程度,她那樣凶狠、激烈……隻需讀幾段她當著眾人的麵所做的可憐丟人的事。就是七十五年後讀到這些事,還會令人吃驚。她最後精神失常了——這是厚道一點的說法,事實上可以說她一向都有點神經質。

所有那些吵鬧、責罵、喋喋不休,是不是把林肯改變了?從另一方麵講,是的。那確實改變了林肯對她的態度,使他後悔這樁不幸的婚姻,而且使他盡量避免跟她見麵。

春田鎮有十一位律師,他們不能都擠在一個地方糊口謀生。所以他們常騎著馬跟著當時擔任法庭職務的台維斯法官去其他地方,那樣,他們才能在第八司法區裏各鎮的法庭上找點工作。

其他律師都希望周末回春田,回去跟家人歡度周末。可是林肯不回春田,他就怕回家,春季三個月,秋季三個月,他寧願留在他鄉也不願意走近春田。

他每年都是如此。住宿鎮上的小旅店不是一件舒服的事,可是林肯願意單獨住在那裏,不想回家去聽他太太喋喋不休的吵鬧。

這就是依琴尼皇後、托爾斯泰夫人和林肯夫人和丈夫爭吵不休的結果,她們所獲得的,是生命過程中一幕悲劇的收場。她們珍愛的一切和她們的愛情,就這樣親手毀在自己手裏了。

◎別嚐試改造你的伴侶

愛能夠孕育出智慧,因此女性能夠充分利用她們的愛心來獲取知識,然後全心全意地教導人們。

——《人性的弱點》

英國大政治家狄斯瑞利說:“我一生或許有過不少錯誤和愚行,可是我絕對不打算為愛情而結婚。”

是的,他果然沒有。他三十五歲前沒有結婚。後來,他向一個有錢的寡婦求婚,是個年紀比他大十五歲的經過五十個寒暑、頭發灰白的寡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