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重金求千裏馬:細微之處發現人才(3 / 3)

勾踐沉吟不語,他覺得範蠡說得挺有道理。

“你聽過‘國王買千裏馬’的故事嗎?”範蠡問道,“我不妨講給你聽聽,會是一個很好的啟發!”

春秋時期,有個叫郭隗的謀士,前去投靠燕昭王。但燕王卻說:“你這樣的‘半瓶醋’實在太多了,能為我做什麼事呢?我要的是真正的人才。”

郭隗說:“燕王,我先為您講一個故事,聽完之後,您就知道我的價值了。”——

從前有一位國君,願意出百兩黃金去購買千裏馬,然而時間過去了三年,卻始終沒有買到。又過去了三個月,國王許諾把獎金提高到千兩黃金,這次好不容易發現了一匹千裏馬,遠在西域烏雞國。國王立刻派手下大臣帶著千兩黃金去購買那匹千裏馬,然而當大臣到達西域時,千裏馬已經死了。但是,這位大臣仍然用五百兩黃金買了這匹死千裏馬,從西域帶回來。

國王非常生氣,說:“我要的是活馬,你怎麼花這麼多錢弄一匹死馬回來!”

大臣說:“您既然舍得花五百兩黃金買死馬,更何況是活馬呢?我們這一舉動必然會引來天下人的反應,如同做了一次廣告,大家以後都會爭先恐後地把千裏馬賣給您啊。”果然,沒過幾天,就有人送來了三匹千裏馬。

說完這個故事,郭隗告訴燕昭王:“您要招攬人才,首先要招納我郭隗開始,像我郭隗這種才疏學淺的人都能被您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強的人,必然會聞風千裏迢迢趕來。”

燕昭王采納了郭槐的建議,拜郭槐為師,為他建造了宮殿。果然,後來沒過多久,就引發了“士爭湊燕”的局麵,許多人才紛紛而來,投奔而來的有魏國的軍事家樂毅,有齊國的陰陽家鄒衍,還有趙國的遊說家劇辛等。落後的燕國一下子變得人才濟濟,由一個弱國逐漸成為一個富裕強國。在眾多人才的輔佐下,燕昭王興兵報仇,將對手齊國打得隻剩下兩個小城。

管理之道,唯在用人。人才是事業的根本。傑出的領導者應善於識別和運用人才。隻有做到唯賢是舉,唯才是用,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戰無不勝。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人才就是效率,人才就是財富。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在現實職場生活中,我們也需要像燕昭王這樣,用實際行動向公眾表示,招納賢才,不拘一格,與他們合作、共事,這既是壯大了自己的實力,也是給予他人一個發揮的平台,你好我好大家好,於人於己都是大有益處的。何樂而不為呢?

勾踐哈哈笑起來:“範蠡,你說得太有道理了!你最大的特點就是:每次都能用通俗易懂的故事說服我,讓我的思維一次又一次得到啟迪!好,就照你說的辦,下周開始就設立‘演示小組’,公開招募形象代言人,對公司所有員工一視同仁,讓每個人都有發揮能力的機會!”

“那實在太好了!”範蠡說。

“就用西施!既然你看好她,那她肯定是個人才!我也正好借西施的名義,向全公司宣布:隻要有能力,無論職位高低,我都能重用你。”勾踐這次很爽快地答應了。

範蠡心裏很高興,他覺得自己又發現了一個人才、推薦了一個人才,既能讓越國公司增強實力,又是對他人的一次命運改變。範蠡感到自己有種幫助他人獲得成功的喜悅。

“哈哈,範蠡老兄,其實你才是我們越國最大的人才啊!”勾踐笑嘻嘻地拍拍範蠡,“走,今晚我請你吃四川火鍋,咱們把文種也叫上!”

當天夜裏,範蠡、勾踐、文種三人聚餐,吃了一頓原汁原味的四川火鍋。三人其樂融融,聊得非常開心,懷想當年剛剛創業時期,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事業,都感慨人世滄桑,星移鬥轉,未來的道路還很漫長,需要三人共同精誠合作。

現代啟示

人才的話題被討論得太多。曾經流行的名言“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也日漸平淡。人才的重要性已經得到肯定,問題在於仍然難以解決在現實中如何發掘人才。有很多企業辛辛苦苦地到處挖人才,找獵頭,但是卻沒有在自己的企業裏仔細觀察。在企業本身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其實才是將來企業發展的可靠保證,因為他們可能更加理解企業文化,更加適應企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