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離間計:範蠡設計挑撥吳國關係(1 / 3)

曆史背景

伯嚭,春秋晚期人,出生於楚國一個貴族家庭,後因家難逃仕於吳,得到吳王寵信,屢有升遷,直至宰輔。伯嚭為人,好大喜功,貪財好色,為一己私利而不顧國家安危,內殘忠臣,外通敵國,使吳國在吳越爭雄中擁有絕對優勢的條件下,喪失有利時機,逐漸走向衰敗。

成功調整心態後,勾踐又有了新方法應對情緒壓力。他一改往日愁眉苦臉的樣子,每天都對伯嚭笑臉相迎,早晨剛進辦公室,就畢恭畢敬地給伯嚭鞠躬:“伯主任,您早!”時不時地還湊上前去,給伯嚭點支煙,大肆讚揚他今天的西裝或者皮鞋。

開始兩天,伯嚭還不太習慣,心裏直嘀咕:這個勾踐發什麼羊痛風,來跟我套近乎?

可是過了半個月後,在勾踐“持之以恒”的努力下,伯嚭開始習慣勾踐的奉承了。伯嚭這個人本身就很愛好虛榮,有人來吹捧他,他自然很高興,況且,接受勾踐這樣一個曾經是企業老板、如今是打工仔的人的討好,很讓人有一種得意感。

與之前討好夫差一樣,勾踐在伯嚭身上也下足了工夫。如果說,吳王夫差對名譽、聲望有著一種迷戀追求,以至於勾踐的一番轟轟烈烈“造神”運動讓他神魂顛倒;那麼,伯嚭則是對錢財、物質的直接喜好,但凡有些小便宜,他都願意撈上一點。

勾踐心想:既然我的客戶遲早都要被剝奪給伯嚭,不如我主動送給他,以此邀功。於是,勾踐挑了衛國、宋國、魯國三個優質客戶,送給伯嚭:“伯主任,現在吳國的銷售業績就靠您了!您是我們銷售員的頂梁柱啊,我最近力不從心,唯恐不能維持原先的業績,所以把三個最優質的客戶送給您,請您照顧!”

這可是天大的喜事,竟然還有這種送上門來的!伯嚭樂嗬嗬地接受了。衛國、宋國、魯國都是僅次於齊國的大型客戶,每月的采購量非常大,現在歸屬於伯嚭,等於伯嚭每月的提成獎金又增加了一大筆!伯嚭笑嘻嘻地拍著勾踐:“勾老兄啊,你太客氣了!我勉為其難收下吧。從今往後,你我是兄弟,不要見外了,有好處,大家都分一點。”

就這樣,勾踐很快與伯嚭打得火熱。

在這種情況下,範蠡提出了進一步的行動計劃:“暗中收買伯嚭,讓他的心向著我們。接下來,我們需要用伯嚭去攻擊伍子胥,讓吳國公司內訌!”

範蠡這招可謂狠毒!連陰鬱城府極深的勾踐都不免倒吸一口寒氣。

“具體該怎麼操作?”勾踐問。

範蠡說:“我最近在學習吳國原先的營銷大師孫武的《孫子兵法》,發現有很多計謀的智慧,我從中找到了破解吳國公司的方法!”

勾踐不相信:“你在學孫武的思想?你想用吳國人的計謀打敗吳國人?”

“這怎麼不可能?孫武老師當年叱吒風雲,思想博大,雖然他後來隱居江湖不知所蹤,但他的《孫子兵法》可謂是曆史流傳的製勝奇謀。在春秋激烈的商戰中,不論是哪國人,隻要讀懂了孫子兵法,就能在商業競爭中製勝!”

“孫武老師確實很有智慧,我也很崇拜他,可惜他已經退隱了。”勾踐說,“那麼,你說說我們該怎麼運用孫武的思想吧。”

範蠡說:“用孫子兵法中的‘離間計’,離間夫差、伍子胥、伯嚭三個人,讓他們產生矛盾,相互猜忌,我們就能乘虛而入。”

“間者,使敵相疑也。”

離間計——古代兵法《三十六計》中一招頗為陰險的計策,也是孫子兵法《用間篇》的一招心理戰技巧,讓敵人內部自相猜忌、自我殘殺,最終瓦解,以達到我方不戰而勝的效果。

“離間計”的故事非常之多,舉兩個例子:

東漢末年,漢獻帝九歲登基,朝廷由大臣董卓專權。董卓大腹便便,臭名遠揚,他為人陰險,濫施殺戮,並有謀朝篡位的野心,滿朝文武,對董卓又恨又怕。

這時,朝中有個老臣叫王允,他十分擔心天下安危,不除掉董卓,朝廷難保。但董卓勢力強大,正麵攻擊,還無人鬥得過他,更重要的是,董卓身旁有一員猛將,名叫呂布,驍勇異常,忠心保護董卓。該怎麼除掉他們呢?

王允觀察董卓和呂布二人,狼狽為奸,不可一世,但有一個共同的弱點:皆是好色之徒。何不用美人佳麗,去離間他們,讓他們互相殘殺呢?

正好,王允府中有一歌女,名叫貂蟬,這個歌女,不但色藝俱佳,而且深明大義——她成了中國後來“四大美女”之一。王允向貂蟬提出用美人計誅殺董卓的計劃,貂蟬為感激王允對自己的恩德,決心犧牲自己。

在一次私人宴會上,王允主動提出將自己的“女兒”貂蟬許配給呂布。呂布見這一絕色美人,喜不自勝,十分感激王允。二人決定選擇吉日完婚。但是,第二天,王允又請董卓到家裏來,酒席筵間,要貂蟬獻舞。董卓一見,饞涎欲滴。王允說:“太師如果喜歡,我就把這個歌女奉送給太師。”老賊假意推讓一番,高興地把貂蟬帶回府中去了。

呂布知道之後大怒,當麵斥責王允。王允編出一番巧言哄騙呂布。他說:“太師董卓要看看美女,我怎敢違命!太師說今天是良辰吉日,決定帶回府去與將軍成親。”呂布信以為真,等待董卓給他辦喜事。過了幾天沒有動靜,再一打聽,原來董卓已把貂蟬據為己有。呂布一時也沒了主意,暗中偷偷去看望貂蟬,與她私自相會。

一日董卓上朝,忽然不見身後的呂布,心生疑慮,馬上趕回府中。在後花園鳳儀亭內,呂布與貂蟬抱在一起,他頓時大怒,用戟朝呂布刺去。呂布用手一擋,沒能擊中。呂布怒氣衝衝離開太師府。原來,呂布與貂蟬私自約會,貂蟬按王允之計,挑撥他們的父子關係,大罵董卓奪了呂布所愛。

王允見時機成熟,邀呂布到密室商議。王允大罵董賊強占了女兒,奪去了將軍的妻子,實在可恨。呂布咬牙切齒,說:“不是看我們是幹父子關係,我真想宰了他。”王允忙說:“將軍錯了,你姓呂,他姓董,算什麼父子?再說,他搶占你的妻子,用戟刺殺你,哪裏還有什麼父子之情?”呂布說:“感謝司徒的提醒,不殺老賊誓不為人!”

王允見呂布已下決心,他立即假傳聖旨,召董卓上朝受禪。董卓耀武揚威,進宮受禪。不料呂布突然一戟,直穿老賊咽喉。奸賊已除,朝廷內外,人人拍手稱快。

孫子兵法有雲:兵強者,攻其將;兵智者,伐其情。意思是說:對兵力強大的敵人,就攻擊他的將帥,對明智的敵人,就打擊他的情緒。司徒王允正是用美女“貂蟬”,調撥了董卓和呂布的情緒,讓他們自相殘殺,土崩瓦解。

還有一個三國時期的故事——

《三國演義》第91回中寫道:蜀國北伐攻打魏國,諸葛亮聽說司馬懿總督雍、涼兵馬後,非常擔心,於是準備趁當時雍、涼兵馬還未訓練成功的時候立即率兵攻打。馬謖認為南征剛剛結束,蜀軍人馬困頓,不宜遠征,並且獻了“反間計”。他根據剛剛繼位的曹睿對重臣司馬懿心懷疑忌這一心理,建議諸葛亮暗中派人前往洛陽、鄴郡散布流言,說司馬懿準備起兵謀反。同時,建議諸葛亮假作司馬懿告天下榜文,到處張貼。曹睿果然疑心重重。後來,司馬懿雖然沒有人頭落地,但卻因此被削除了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