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創業(1 / 3)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10歲的牛飛天也加入到了創業大軍之中。

創業------創------業,要有業才能創,先業而後創。連業都沒有,你創什麼業。許多人沒想明白這一點,就盲目跟風,到頭來迷失方向,一無所成。

創新------創新,你要有資源你才能創新,什麼資源都沒有你創什麼新,你隻能瞎創、亂創、空創。

什麼是創業?

創造社會價值才是真正的創業。

提供一種產品或服務。

聰明可愛的牛飛天早就想明白了這一點。所以,他的創業之戰,是有計劃有把握的一戰。

業者,乃是人們從事的某一種工作,以及這種工作所歸屬的行業。例如農業,是人們為了獲得莊稼糧食,在土地上利用各種工具和知識進行勞動生產,來獲得收成的這麼一項工作。

很長的一段曆史時期內,農業都是基礎的行業。因為有了足夠的食物,人們才能有時間和精力幹其他事情。古代社會生產力低下,光是生產食物就已經占據了很多精力,根本沒有閑暇思考其他事情。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圍繞著農業展開的。一直到清朝末期,中國的經濟都是傳統農業經濟。

而西方人的科學早就已經萌芽,他們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事物發展規律,率先發明了機器,他們使用資本主義進行生產,使得社會生產力大大提高。

人類這才才進入工業社會。

工業社會提供了大量社會財富,之前需要1000個人才能生產的糧食,現在借助機器和科學,100個人就夠了。多餘的人可以去生產衣服,生產各種機器、搞科學等等。

隨著基礎行業的逐步發展,產能過剩,逐漸興起一些新興行業,人們便從事各種各樣的工作,來滿足人的各種需求。

這就是經濟!是商品經濟,大量的商品生產、流通、交換、消費構成了我們這個社會。

經濟是什麼?

經濟就是,合理分配人員,利用各種資源,通過勞動來獲得收益,滿足人類生活需求的這樣一種行為。

所以說,創業就是搞經濟,創新就是使用新的方法和知識,生產出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所有這些行為都屬於經濟行為。要用經濟學來解釋。

牛飛天就打算用經濟來創業!

利用自己的智商和經濟學知識打敗競爭對手。如此一來,他未出師,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有人用哲學來創業,設立許多座右銘,什麼“天行建,君子以自強不息”,什麼“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等,在牛飛天看來這些都是旁門左道,歸根結底還得要實實在在的付出和勞動。

自古以來,形成社會的主要力量就是經濟,思想道德和哲學隻能作為文學修行之道。

給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就是站在宏觀的方麵、站在社會的角度看問題。微觀經濟學,就是站在人的角度角度看問題。

厲害了,我的哥!

牛飛天10歲,就已有了如此這般思想境界,你們呢?

你們還在研究魔法嗎?

還在修神煉練仙嗎?

還在玩穿越時空嗎?

嗬嗬……

11歲,牛飛天要讓自己身價過億,要開法拉利!

這個時代,需要新的思想,新的知識,新的企業家,新的領導人。很顯然,牛飛天就是這種人。

牛飛天的創業之路,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什麼?!

……

許多人或許不理解,為什麼他什麼也沒做,就已經邁出了一步。

這是因為你所能看到的隻是一個人的表相,卻看不到他的內心活動。

大凡人世間的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意識,再有行動。

就如同要做一部手機出來,從概念意識到實體設計,從實體設計到產品製造,從製造到改善,然後大規模生產普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它需要一個從0到1,從1到一百、一千、一萬的過程。

最困難的莫過於從0到1,從無到有的這一階段。

古人有語,“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這句話真正想要揭示的就是事物從無到有逐漸發展變化,這麼一個真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燎原的首要條件,就是得有星星之火。這火苗,就如同人的頭腦中,轉瞬即逝的靈感和意識。是多麼的珍貴和重要!

人類之所以能從飛禽走獸中脫離出來,率先建立文明社會,正是因為充分利用了頭腦中閃現的知識火花。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才能建立發達的企業和國家。

腦子是個好東西,你得學會運用它!

顯而易見,牛飛天的火苗已經準備完畢,隻等待燎原的到來。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製定一個創業方案。

有一句話講,成功等於明確的目標,加上正確的方法和勤奮,如下:

成功=目標+方法+勤奮

這裏邊,人們往往不太理解勤奮是一種什麼東西,事實上,勤奮是一種基於長時間的質和量的累積。

換句話說,勤奮是人們長時間孜孜不倦的投入,以求獲得某種成效的行動,這裏邊不僅包含著艱辛與努力,更具有永不放棄的精神品格。若不對一件事情感興趣,要想做到真正的勤奮是不可能的。

下麵定一個小目標,月入百萬。

計時開始!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

一個月後,一位叫馬寶的青年親手提著一百萬現金來到牛飛天的辦公室,將錢恭恭敬敬地擺到辦公桌上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