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起初沒有任何感覺,正當有些鬆懈的時候,黃龍吞月刀的刀身突然炸裂成數段。不僅如此,隨後從刀杆上傳來的巨力震得張遼虎口發麻,大刀險些握捏不住!
恐怖!麵對童淵施展出來的壓倒性實力,張遼隻有瞠目結舌的份兒:“不……不可能!”
還是郭嘉反應及時,當下指示城外觀戰的暗衛:“暗衛聽令,快,快救張將軍!”
早在張遼請戰之時,郭嘉心裏就有些不安。為防萬一,特意將宇信配備給他的三十名暗衛分與張遼一半,不想還真派上了用場!
十五名暗衛聞令而動,拔劍衝童淵殺來:“休傷張都督!”
童淵本來也沒起殺心,隻是想擒住張遼,好用他來要挾城上的守將:“爾等也要不自量力嗎?”
就在童淵遲疑的片刻,十五名暗衛分作兩隊,五人搶救張遼回陣,十人前去刺殺童淵!不錯,是刺殺!這些暗衛雖然歸屬郭嘉,但私下都聽命於賈詡。此次出兵前,賈詡曾向所有參戰的暗衛下過一道必殺令——隻要宇信未在場,但凡碰上名叫童淵的人,寧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
一開始,童淵並未將這些侍衛放在眼裏。不過交手之後,他才猛然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這些侍衛的劍法並不簡單,一招一式之間,頗有些“劍聖”的影子!
十名暗衛相互配合,竟將槍法絕倫的童淵逼退:“爾等的劍法,究竟是從何處習得?”
童淵算是白問了,這些暗衛紀律嚴明,哪有功夫回答他的問題:“將死之人,何必多問?”
雖然暗衛不肯回答,但童淵沒有放棄,他要問個水落石出,以免傷了故人之友:“爾等可是師從‘劍聖’王越?”
暗衛仍不答複,隻一心一意地對付童淵:“刺殺之陣!”
童淵行走江湖多年,對敵經驗十分豐富,今隻觀陣勢,便知其中凶險:“爾等如此苦苦相逼,淵也不再顧念故友之情!”
認真起來的童淵,氣質上完全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待暗衛動手,童淵再次使出平生絕技,瞬間秒殺了麵前的兩人。
其餘暗衛見狀,動作明顯停頓了片刻。就這麼一瞥的間隙,迎來的卻是令人無法抗爭的死亡。隻見童淵手執長槍,於原地半屈著身子旋轉一周,槍尖如有神識一般,悄無聲息地割斷了八名暗衛的喉嚨。
“軍師!”趁童淵對陣十名暗衛的空當,張遼順利逃回城中,“遼出戰不利,有損三軍士氣,望軍師治罪!”
“文遠快快請起!”對上童淵,莫說張遼,就是宇信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此戰之敗,非將軍之罪,實在是這童淵太過厲害!史將軍辛苦訓練出來的暗衛,竟然招架不住他一合之攻!”
張遼聞言,這才留意到趕來救他的十名暗衛已經命喪九泉:“遼已竭盡所能,卻依舊不是他的對手,甚至……不能逼他使出全力,慚愧!”
郭嘉聽後,當下搖了搖頭:“文遠不必自責!嘉也不瞞你,這童淵正是主公的授業恩師!主公的一身武藝,多半是從他那兒學來的!不過,令人稱奇的是,他年過六旬,尚有如此身手,若再年輕十歲,恐天下無人是其敵手!”
單論武藝,張遼對童淵算是心服口服了:“軍師所言不差!”
“傳令下去,自即日起,三軍堅守不出!違令者,斬!”郭喜忍不住又瞥了一眼城下的童淵,沉聲說道,“隻要有此人在,偃師便不得安寧!文遠,速派人報之主公,請主公定奪!”
張遼點了點頭,抱拳應道:“遼這就去辦!”
童淵在城下駐足良久,見城門始終緊閉,料想城中兵馬不會再出來,於是試探著勸降道:“城上守將聽著,淵之武藝,爾等已經見識過了。趁早投降,以免城破之時,生靈塗炭!”
郭嘉聽得真切,當下笑著回答道:“在下郭嘉,久聞童老大名!今日能夠一睹童老風采,實屬三生有幸!童老雖年近七旬,但忠勇不減當年,令人佩服!”
童淵聞言一怔,旋即追問道:“既知我名,何不早降?”
郭嘉為了穩住童淵,不得不使出緩兵之計:“童老說笑了!嘉奉主公之命鎮守偃師,豈能背主獻城?不過童老放心,我主眼下就駐紮在洛水西岸,待嘉去信詢問我主,再放童老過關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