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兵進雒陽 第二百七十五章 轉守為攻(1 / 2)

童淵不費吹灰之力,輕取十名暗衛精英的性命,其勇武如皓月一般清晰可見。郭嘉自知無法兌現與賈詡的諾言,不得不派人將童淵在偃師城下的消息告之宇信。

事實上,童淵的壯舉是大夥兒有目共睹的。郭嘉相信這些僥幸逃過一劫的暗衛一定會將實情呈報於賈詡——刺殺一途終歸行不通,唯有讓宇信自行決斷,才是最為妥當的辦法。

童淵雖然武藝超群,但對兵事屬於一知半解。他沒能抓住陣前大勝的時機,鼓動兵士攻城,而是選擇默然退兵,等待禁軍大隊的到來。這一錯誤的決斷,最終導致五萬禁軍棄械投降!

“報!”次日,郭嘉的親信進入了洛水大營,“主公,軍師急件!”

自從徐晃的援兵渡過洛水後,宇信再無後顧之憂。若不是得知鍾繇奪了朱俊的兵權,而今手握五萬禁軍,他早就下令出擊曹營了。

宇信之所以按兵不動,並非忌憚鍾繇之智,而是深知朱俊的品性。雖然他和朱俊有過命的交情,但公是公私是私,朱俊不會因為這個而放他西去。

郭嘉報急,宇信不敢馬虎,當即起身接過信函:“童師在偃師?這消息可靠嗎?”

郭嘉的親信顯然是個口齒伶俐的人,當下恭敬地回答道:“主公,軍師已經確認過了,而且張都督還被童老打傷了……”

“那……可有探出童師兵臨偃師的動機?”張遼的武藝,在漢末那也是能擠進前二十的,能將他打傷,那麼是童淵的可能性就很高。

關於童淵出現在司隸的原因,郭嘉並不打算再隱瞞宇信,因此特意向親信交待了:“軍師讓主公做好心理準備,童老此次出山,八成是受了皇帝的召見!據雒陽的細作報告,眼下童老的身份是南宮校尉,負責貼身保護皇帝的安全。至於童老現身洛水的目的,軍師猜測可能是為幫助鍾繇奪取朱老將軍的兵權。”

“奉孝之意……我明白了。”宇信和童淵相處兩年有餘,對他的性情也算了解,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帝黨分子,“目前偃師的情況如何?”

“主公無需多慮,軍師說他應付得來!”親信聞言,笑著回答道,“不過張都督受了點傷,為防萬一,軍師請主公盡快前往會合。”

宇信明白郭嘉的意思,有他和張遼在,偃師斷然不會有失,之所以急著請宇信進兵,不過是為了前後夾擊鍾繇,順便收編朝廷的五萬禁軍。

不錯,這五萬禁軍對如今的宇信而言,的確算不上什麼“美味佳肴”,但對劉協來說,無疑是救命稻草!為何?雒陽城要是沒了這支軍隊,那和空城沒什麼分別!

郭嘉眼光長遠,宇信甚是放心:“你即回轉偃師,告訴奉孝,我不日便起兵西進。此外,童師之事,還請奉孝多多費心!”

親信很機靈,當下抱拳應道:“諾!”

待親信離開後,宇信忽然變得異常嚴肅,手持調兵令牌道:“諸位方才也都聽見了,朝廷的禁軍已向偃師全麵退卻,而對麵阻礙我軍進兵的隻有鍾繇一部,誰願領兵前去破陣?”

宇信分明是在選三軍先鋒官,這可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回首往事,自中原會戰開始,徐晃總共就參與了一場戰役,那就是奔襲穎川城。遺憾的是,那一仗他打得並不出色,反倒是他的副將賈穆屢獻奇策,不僅多次打退南北曹軍的夾擊,還孤軍奮戰到宇信來援!

“主公,末將願為三軍開路!”就在徐晃準備接下令牌時,許褚突然出列請命道,“洛水大營保衛戰中,褚因一時激憤,險些致主公於危難之中。今大敵當前,褚願為先鋒,立功贖罪!”

許褚不顧宇信軍令,私自出營追擊曹洪,以致洛水大營空虛,險遭夏侯傑偷襲!若非其兄許定拚死相搏,後果不堪設想!事後,宇信為嚴明軍紀,當眾打了許褚三十大板,並重賞了許定。

許褚是幽州軍的老將,他都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徐晃還能出來跟他搶功!何況此次他救援得力,已先立一功,若再出來和戴罪之人爭奪,難免顯得有些不厚道。

思來想去,徐晃決意賣許褚一個人情:“主公,難得許將軍如此忠勇,您就依了他吧!”

徐晃一帶頭,其餘眾將紛紛勸說道:“是啊,主公,您就成全許將軍吧……”

論衝鋒陷陣,許褚確實是最佳人先!不過,在做出決定前,宇信覺得應該征求一下謀士的意見:“伯明,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