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拜相?嗬嗬,這條件確實很誘人……”朱靈攤了攤手,哂笑一聲道,“可我朱靈不是背主求榮之人!何況……主公於靈有知遇之恩,靈雖九死,亦難報也!”
“壯哉!”孫策不怒反喜,當下拍掌誇讚道,“策果然沒看錯你,將軍真是難得的忠勇之人!”
“孫將軍既知我誌,那就休要再勸說了。”朱靈緩緩閉上雙眼,雙手自然下垂,“來吧,給靈一個痛快!”
孫策盯著視死如歸的朱靈,不由搖了搖頭:“朱將軍,你這是何苦呢?既然安城容不下你,你又何必再為他們效命?”
朱靈本無生念,不料孫策一言,卻讓他渾身一震:“孫將軍何以得知靈之遭遇?”
不得不說,朱靈的下場真的很悲慘!對曹操忠心耿耿,卻無緣無故遭到戲誌才懷疑。新來的主將車胄又是心胸狹隘之輩,逼得他有家不能歸,隻得像條喪家犬四處逃竄。
孫策指了指不遠處的瘦馬,淡然地說道:“將軍為安城守將,豈能沒有一匹好馬?為探軍情,深入險地,豈能不帶兵士?陣前相鬥,豈能如此頹廢?”
“嗬嗬,孫將軍洞若觀火,靈佩服!”誰說不是呢,連一個外人都能瞧出朱靈的失意,可見他的遭遇是多麼的悲慘,“可恨我朱靈一身本事,不能用之於沙場,卻要無功而亡!”
孫策算是明白了朱靈的心意,勸降已是不可能了:“將軍寧死不降的精神,策萬分佩服。不知將軍還有什麼心願沒有達成,若是合理,策願代勞!”
“靈知將軍欲取安城……”朱靈低頭沉思片刻,而後咬牙說道,“安城若破,將軍可否放過一人性命?”
“誰?”孫策聞言,不覺十分奇怪——他有心饒朱靈不死,可朱靈偏偏不接受,現在反倒為旁人求情,這真是一大奇聞!
“守將路昭!”朱靈念及往日與路昭的情意,想到孫策此去,安城多不能保,於是想為路昭謀一條生路,“靈不幸得罪上官車胄,本已被押上法場,卻得路昭相救,僥幸逃過一劫,此恩不可不報!將軍若真心了我夙願,城破之時,還請饒他不死!”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是孫策的人生信條:“朱將軍請放心,隻要他不殊死頑抗,策自不會與他計較!”
“多謝將軍成全!”朱靈聞言,這才鬆了一口氣。路昭雖然忠義,但絕非愚忠。隻要事不可違,他一定會選擇求生。
孫策點了點頭,當下背過身去。果然,麵對如此忠義之人,孫策還是下不了手。既如此,不如讓他自行了斷,也算是一種禮遇!
朱靈感激地望了孫策一眼,當下拔出配劍,橫於脖頸處,仰天大喊道:“主公厚恩,今生無以為報,來世……來世靈再為你衝鋒陷陣!”
“將軍,接下來當如何行事?”孫策的副將見狀,上前詢問道,“是否立即進兵安城?”
“厚葬此人!”孫策回頭看了一眼死不瞑目的朱靈,良久才回答道,“傳令三軍,即刻起程,奔襲安城!城破之時,不可加害那路昭!”
“得令!”副將當即掉轉馬頭,前去集合隊伍。
孫策駐馬於朱靈的屍體前,忍不住歎息道:“策能為你做的……僅此而已!”
是夜,孫策軍趕到安城東門,恰見城上燈火昏暗,看來敵人還未察覺危險已經來臨。數十名身著黑衣的暗衛借著月色潛伏至城牆的盲區,借助麻繩攀爬上城,並悄悄放倒了站崗的守衛。
片刻過後,城門處間歇傳來“咯吱”的聲響——這是城門開啟時所特有的聲音。城門便是城池的最後屏障,它的失守,無疑意味著城池的淪陷!
孫策高坐馬上,舉槍怒吼一聲:“眾軍聽令,殺進去!”
“殺!”前一刻還死氣沉沉的城池,隨著孫策的一聲令下,頓時沸騰了!
“報!”安城縣衙後院,難得入夢的車胄突然被親兵驚醒,“將軍,不好了,東門失守了!”
車胄聞報,先是一怔,旋即抓起一旁的戰甲:“傳令各處守軍,立即趕往東門禦敵!”
車胄的計劃是集中兵力將入城之敵驅趕出去,而後借助城防據守待援。不得不承認,車胄的如意算盤的確打得非常精妙——再過幾天,來自汝南的援兵便能趕到安城,屆時裏應外合,必能擊潰這群“烏合之眾”!
然而可惜的是,急襲而來的孫策不會給他時間:“休要與敵糾纏,全軍直撲縣衙,生擒車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