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忠料得不錯,當孫策領著五萬大軍出現在新蔡縣城下時,留守新蔡的將領直接開城獻降了。連足智多謀的曹操都不是宇信的對手,他一個小小的地方守將有何本事能夠阻擋得了百戰百勝的徐州集團軍?
“孫將軍,小的趙浮,原是韓州牧帳下參將。”趙浮雙手奉上新蔡縣令印綬,恭敬地說道,“韓州牧為奸賊曹操所殺後,小的便逃到了這新蔡縣避禍。可恨那曹仁手握重兵,小的不能揮師替韓州牧報仇,隻能日日期待著天軍到來,趕走暴虐的曹軍。”
此番西征豫州,宇信曾特意叮囑過眾將,要厚待原豫州官吏,早日收得地方民心:“趙將軍快快請起,你受委屈了!將軍放心,我主此次出兵豫州,就是來討伐曹仁,為韓將軍報仇雪恨!說來韓將軍也曾在我主麾下效力,你我當以兄弟相稱才是。”
其實趙浮在新蔡過得並不如意,時常提心吊膽,生怕曹軍哪天打了過來:“孫將軍乃驃騎將軍愛將,又有師徒之情,小的實在不敢高攀。孫將軍但有吩咐,小的一定全力以赴。”
趙浮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事實上,若非曹操要與宇信爭奪中原,多次從豫州抽調軍隊,令曹仁手中的兵力捉襟見肘,恐怕早就率兵前來聲討韓馥餘孽了。
正當這時,一名傳令兵飛奔而來:“將軍,急報……”
孫策看出了傳令兵的疑惑,當下對趙浮說道:“趙將軍稍候,策去去就來。”
趙浮為將多年,自然懂得軍機大事不足與外人道哉的規矩:“孫將軍請自便。”
“何事驚慌?”孫策走到一邊,輕聲問道,“可是主公那邊遇到了什麼麻煩事?”
“將軍,主公有令,命你攻下新蔡後,即引兵襲取安城!”傳令兵一五一十地稟報道,“新蔡縣隻需留一員將領把守即可!”
“知道了!請回報主公,策定不辱使命!”孫策當下說道,“不知主公現在何處?”
“主公正在趕來的路上,估計再有兩個時辰便到!”
“趙將軍,實在不好意思,策剛剛接到我主密令,便不隨將軍入城了。”接到宇信的命令,孫策一點兒不敢馬虎,當即來到趙浮身邊請辭道,“仲台將軍,就由你代表我軍入駐新蔡縣城。”
孫觀和孫策交換了一個眼神,當即抱拳說道:“趙將軍,那孫某就打擾了。”
“不敢當……”趙浮名義上是降將,豈敢和孫策計較:“仲台將軍,裏麵請!”
孫觀點了點頭,邀請道:“還是趙將軍先行,觀隨後就到!”
趙浮當下會意,這孫觀八成要和孫策商量要事,因此不方便和他一同入城:“那浮就先行入城布置酒宴,靜候將軍大駕光臨。”
目送趙浮離開後,孫策才沉聲說道:“方才主公派人來傳令,讓策即行出兵安城。另外,主公正在來新蔡的路上,趙浮新降,其心不明,仲台當小心提防……”
孫觀聞言,鄭重其事地應道:“孫將軍放心,觀定護得主公周全。倒是孫將軍剛拿下新蔡,還未歇息,又得出戰,多有辛勞。”
“主公之意,策明白!安城乃汝南城南麵屏障,必有重兵強將鎮守,新蔡與其相距不過百裏,一旦新蔡縣投降的消息傳開,安城必會加強守備,屆時攻之不易!”孫策默默地望著遠方,一對虎目閃爍著令人難以琢磨的智慧之光,“搶在敵人防備前下手,風險要小得多!”
“將軍準備帶多少人馬?”孫觀聽說過孫策的英勇事跡,這是個從不知危險的人。
“探子來報,安城守軍約有三千。若用夜襲,八百人足矣!”孫策麵容剛毅地回答道,“隻是取得城池後,若是遭到汝南方向的敵人反撲,恐難應付。”
“此事易耳!”孫觀笑著說道,“將軍引八百人先行,可命尹禮率大軍在後接應,以防萬一。”
“妙計!”孫策拍手稱讚道,“就這麼辦!”
送走孫策後,孫觀引軍入城,前來拜會趙浮:“趙將軍久等,一會兒觀自罰一杯!”
趙浮聞聲,趕緊起身出迎:“孫將軍來了,快請入座!”
趙浮手指的方向分明是當中的主席位,這個位子孫觀可不敢應:“觀不過一軍中副將,實不敢坐此大位,你我還是相對而坐的好。”
趙浮此舉不過是想拍孫觀的馬屁,好拉近和宇信的關係,既然孫觀不領情,那就隨他去吧:“也好!將軍請!”
“請!”孫觀坐下後,當即舉杯賠禮道,“觀來遲了,這杯酒,觀先幹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