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把脖子一擰:“這‘輸’字是能輕易說的麼?你就是砍了我的頭,我也不會說的!”
故事中的張三正應了那句老話:寧輸一壟田,不輸一句言。其實,認輸也是人生的必修課。輸就是輸了,輸了可以從頭再來,認輸有這麼困難嗎?要勇於認輸,讓人感到其心未輸,其誌未輸,假如仍舊不認輸,還一味地推諉搪拖,其實骨子裏還是輸了,輸的是精神,也是品格。像故事中的張三那樣,雖然不承認自己輸了,其實還是輸了,不但輸了勇氣也輸了尊嚴。
很多女人是倔強的,好強的,不認輸,或許女人能坦然麵對成功,卻很少能自如麵對失敗。女人要懂得認輸,學會認輸,就是承認失誤,承認差距,目的是為了揚長避短。人與人之間,不可否認,智力的差距,體力的差距,技藝和知識的差距,總是存在的。明知自己氣力不如人,卻要與人家硬拚,不知後退,那就隻有徹底輸掉自己。
此外,學會認輸,就是清醒地審讀自己,讓自己避免更大的損失,這樣才能重新踏上征程。
在亞馬遜熱帶叢林中生活著一種蜂鳥。這種蜂鳥的家族有一個規矩,那就是隻準向前不準退後,如果有膽小的蜂鳥臨陣退縮,就會遭到其他蜂鳥的圍攻,最終被自己的同類啄死。
那時,隻要是它們想吃的東西,它們就一定能吃得到。整個熱帶叢林,沒有哪種動物不害怕蜂鳥。
一次,森林失火了。看見烈火熊熊地在叢林中蔓延,大片地占據了它們的領地,蜂鳥憤怒了。在蜂鳥王的指揮下,蜂鳥們一群群地向烈火撲去,一群群地死在了烈火之中,但蜂鳥們不能退縮。眼看蜂鳥家族就要全軍覆滅,這時,蜂鳥群中有一隻蜂鳥動搖了,它試圖往後退。蜂鳥王一眼就看見了那隻臨陣退縮的蜂鳥,當它狂怒地指揮其他蜂鳥向那隻臨陣退縮的蜂鳥撲去時,其他蜂鳥並沒有像往常那樣向這個背叛者撲去。令蜂鳥王意外的是,有一小部分蜂鳥也跟著那隻蜂鳥一起向後飛去。
蜂鳥王和更多的蜂鳥成了那次烈火的犧牲品,而那一小部分向後飛的蜂鳥則活了下來,並延續了蜂鳥的種類。試想,如果當初沒有那隻肯退一步的蜂鳥,蜂鳥的種類也不可能得以延續。
很明顯,那群向後飛的蜂鳥,才是識時務的“俊傑”,因為它們懂得認輸,沒有盲目執拗地往前衝,才得以延續生命。同理,女人出於不利的現實,也要善於承認自己的卑微渺小,承認自己的勢單力薄,承認自己的才疏學淺,甚至承認自己的一點怯懦,一點自私,一點邪念,一點粗俗。
喬治·蕭伯納認為:“一個人承認的失敗越多,他就越值得尊敬。”據《紐約時報》中某篇文章介紹,現在許多冒險投資商和獵頭公司都更傾向於任用那些曾經經曆過職業失敗的經理人,他們認為,一個願意承認失敗曆史的人會非常懂得怎樣減少失敗的代價。
懂得認輸,學會認輸,是女人一生中的必修課。女人麵對生活的現實,需要善於正確地分析和把握局勢,承認挫折,該認輸就認輸,這樣避凶趨吉,及時調整人生航向,去爭取贏的機遇和時間,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潛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和往事說聲“再見”,對自己說“不要緊”
每個人都知道,過去的事情已無法改變,為過去悲傷無異於浪費生命。女人活在當下,要學會重視、珍惜現在,徹底摒棄消極心理,敞開自己的心扉,不要過多地憂慮未來,也不能留在原地歎息過去,跟往事說聲再見,相信烏雲散盡必定會有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