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要有所取舍(2 / 2)

蓋茨非常明白,為贏得Internet瀏覽器市場,市場份額就是一切,為此他甚至願意犧牲他自己的在線服務——MicrosoftNetwork(MSN)。為了打擊網景,蓋茨同意在Windows屏幕上給美國在線安排一個比他自己的MSN更優先的位置。蓋茨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斯爾弗伯格說,這意味著“往MSN的腦袋裏麵打一顆子彈”。

Intemet服務提供商,比如美國在線、MCI以及許多其他公司,現在有了計算機OEM製造商在計算機行業早期曾擁有的行動。原因是:得克薩斯州裏的計算機製造商——康柏和戴爾——不想看到他們的個人電腦銷售因Windows98的禁令而受到損害,他們也不想冒得罪微軟的風險。

這些問題有其曆史原因:這些公司如此地依賴微軟的產品,以至於操作係統供應方麵的一點小問題都將對他們的業務造成多米諾骨牌效應。除了微軟,別無選擇。因此,盡管他們怨恨控製他們的壟斷者的力量,但維持現狀比起形勢巨變來,損失可能會小一些。

再說,在得克薩斯州的首席檢查官辦公室裏,負責特別項目的古德侯波、首席檢查官助手馬克·托貝和他們的同事相信,到目前為止,瀏覽器集成問題還是一個有爭議的事情。一個更大的問題是微軟可能會遏製在線行業——比如旅遊、媒體以及大型信息網絡——的競爭。既然計算機製造商不在意,而用戶又不知道微軟到底要幹什麼,他們到底為什麼要花費寶貴的資源和納稅人的錢來進行這樣一個調查,這個調查隻是為了糾正一個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的情況?

6月中旬,上訴法庭否決了傑克遜法官在藐視法庭指控中對微軟的禁令。針對微軟的指控的複雜性和爭議性在這次表現得淋漓盡致。法庭的三人法官小組不僅在程序問題上否決了它,還提出了一個看法——隻有法官派特裏希·沃爾德不讚成——並沒有專家對產品設計提出異議,而且也看不出一個公司將新特性集成到一個已存在的產品中有什麼不合適的,如果能為用戶帶來好處的話。

幾天後的一篇《紐約時報》社論稱該決定是“錯誤的”,由此引起了一場世界範圍內通過報紙評論和新聞廣播進行的熱烈辯論。微軟在歡呼自己的勝利,但它對克萊恩及其司法部同僚正在進行的一個範圍廣而多的指控,恐怕無能為力。

微軟大廈,似乎麵臨坍塌的危險,但是經過危險考驗的東西才能更穩固堅實。

成功語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蓋茨斷言:“當市場趨向全球化的時候,任何地方的軟件公司都有機會拉近與美國的距離。”因此,跟在別人後邊,你永遠拿不了第一。網絡時代,微軟霸主地位受到挑戰,蓋茨自有商招:產品策略,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