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十個階梯心態的忠告(1)(3 / 3)

在現實生活裏,人們的欲望並不是都能成為現實。有的人就把阻礙自己欲望實現的對象統統視為敵人,這樣,周圍的人漸漸地都成了他的敵人。

我們看到很多人因為愛情不能實現,就威逼利誘,甚至殺人泄恨,這都是人生的敗招。

欲望是生命的活力,但是實現欲望的方式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當你以某種方式實現不了或者宣泄不了心頭的欲望時,不妨換一種方式,你也許就獲得了成功。

絕不要一條道上走到黑。

以正確的心態麵對自己

一個人能不能創造成功人生,關鍵要看能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認識別人難,認識自己更難。

要認識自己是一件殘酷的事情。

因為你會發現自己長得很醜,沒有過人的才能,既不靈牙利齒,又動作笨拙,一無是處;或者覺得自己長得很漂亮,無所不能,傲視群雄,敏捷矯健,完美無缺。

然而,這一切都是自我感覺。在社會現實麵前,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正確地認識自己,就要麵對現實的自己,勇敢地接受自己、承認自己。不要因為自己有那麼多的缺陷與不足而自卑,自輕自賤;也不要因為自己有眾多的優點和長處而沾沾自喜,自滿自足。

要放棄對自己的先入之見,生活是不斷變化、不斷發展的,人也在不斷地變化。

客觀地認識自己,才能管好自己,朝著成功人生邁進。

自覺地生活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評價和期望。也就是一個人的自我意識。

沒有目標設想的人生是亂拚起來的色塊,而有設想的人生就是一幅燦爛炫目優美的圖畫。

你想成為什麼人,你的頭腦裏就有了人生的導航係統,有意無意地引導你的行為朝著你的人生目標前行。

韓寒想成為作家,他從中學就開始創作,並展現了這方麵的才能,有了這樣的想法,他沒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去花費大量的時間應付考試,去學那些與他未來發展關係不大的數理化。

自覺的生活是一種有目的的生活,一切努力都是有方向的,避免了盲目性,不會浪費時間和精力去做無謂的事情,就會在有限的生命時間裏做出自己的成績。

自覺的生活不會受他人的影響,不被他人左右,不隨波逐流。顯示出自己獨立的個性。

做自己的主人

家庭是你想成為什麼人的重要依據。很多人都是因為家庭的影響而想成為某種人的。家庭在子女成為什麼人的問題上是矛盾的,它可能支持子女的想法,也可能反對子女的想法。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望子成龍,開明的家庭會考慮子女的自主意識,傳統的家庭會把自己的意誌強加在子女身上。韓寒的家庭就很開明,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韓寒是幸運的。巴爾紮克就很不幸。他雖然出生於富有家庭,父親希望他學會經商,繼承家業,他卻偏要從事文學創作,結果遭到家庭的反對,鬧到決裂、脫離家庭關係的地步。巴爾紮克是自主意識很強的人。他也有才能,自信會成功。盡管遭受貧窮、饑餓、疾病的折磨,他也沒有屈服,沒有走回頭路,終於取得了人生成功。

想成為什麼人,家庭的意見隻能是個參考,而不是決定,父母有責任幫助子女確定人生方向,但絕不能代替子女作出決定。

人生可以自我調整

有一個年輕人中學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他感到心灰意冷,為了糊口,隻好去一個理發店學理發。沒幹多久,他就覺得理發沒有出息,後來又去當兵,幾年後複員回家,還是找不到像樣的工作,又隻好回到理發店理發。他覺得命運對他的安排就是理發,既然這樣,就把理發這件事做好,於是,他調整了自己的心態,愛上了這一工作,並立誌要成為最優秀的理發師。幾年之後,他真的成功了,並擁有了自己的理發美容院。

如果,他永遠抱著以前的想法看待他的工作和前途,不及時自我調整,那麼,他的人生就永遠隻是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