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十個階梯心態的忠告(1)(2 / 3)

管好自己,就是處理好理性與情感的矛盾,既要讓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活力,又要讓生命充滿智慧,生活嚴謹周密。情感與理性的和諧統一,推動人生走向成功。如果任由情感發展,就會使人生走向毀滅。前幾年被判刑的成克傑就是被情欲拖下了水,由一位功臣、國家高級領導人淪為人民的罪人。

喚醒自己的理性,使理性保持敏銳的目光洞察生活,充滿人情味,智慧而有情趣。

具備了這兩麵的優點:多情而不濫用,理智而不教條,那麼,你的人生就一定會成功。

決不屈服

約翰·克利斯朵夫出生在一個貧民家庭,他要靠自己的奮鬥獲得人生成功,就得與社會鬥、與自己鬥。

來自約翰·克利斯朵夫內心的敵人有兩個:一是宗教意識。一是本能和欲望。前一個要他認命,後一個要他墮落。

約翰·克利斯朵夫靠著頑強的意誌與自己戰鬥,他決不認命,不甘於墮落,在那個汙泥濁水的世界裏始終保持純潔的品性,戰勝自己身上人性的弱點,實現了自己的曆史使命,在他臨終時心靈達到高度和諧的境界:沒有痛苦、沒有恩怨。隻有真正的快樂。

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很多人成了物質財富、金錢美女的俘虜,一生的努力毀於一旦,全是因為無法戰勝自己內心的敵人——貪欲。

要戰勝貪欲就必須樹立正確的人生信念,並且這個信念必須是堅定不移的。很多人都想獲得人生成功,但是又缺乏自信。信念不堅定,稍遇風吹雨打,自己便動搖放棄了。隻有堅定了人生的信念才能與自己人性的弱點作鬥爭。

麵對逆境要泰然處之

人生並不總是順境,對多數人,逆境會使他們自甘沉淪,隻有少數具有頑強意誌的人能夠戰勝自己的弱點,頂天立地,像臘梅一樣在冰天雪地裏傲然綻放人生燦爛之花。

鄧小平的一生是成功人生的楷模,他以超常的意誌,在中國革命曆程中三起三落,最終實現了人生目標。

人生中的挫折困難盡管很多,很強大,難於戰勝,像一張張蛛網束縛著我們,使我們不知不覺陷入敗局,但隻要我們能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不再怨天尤人,不再把失敗歸於社會、歸於家庭、歸於他人,自我反省,從現在開始,重新做人,克服自身的弱點,培養自己的頑強的意誌和毅力,樹立遠大的理想,在困難麵前不低頭,在逆境來臨時泰然處之,那麼,就完全可以開始成功人生,走向成功人生,到達成功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不可有貪欲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人的欲望是人的天賦人權,人來到這個世上就有權利滿足自己的欲望。但是滿足欲望的方式必須在不損壞他人利益的基礎上,在社會規範的基礎上,如果放縱自己的欲望,必然給自己或他人帶來災難。

列夫·托爾斯泰曾寫過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叫巴河姆,他到草原上去購買土地。賣地的人提出的地價是:誰出一千盧布,那麼他從日出到日落走過的土地就歸他所有;不過,如果在日落之前,買地的人回不到原來的出發點,那他就一點土地也得不到,一千盧布也就歸了賣地人。

巴河姆付了一千盧布,等第二天太陽剛剛升起,他就急忙大踏步向前走去。他走了很久很久,才拐彎向左走,又走了很久很久,才又向左拐彎,可不久,他發現太陽快落山了,於是就徑直朝出發點拚命跑去,跑呀跑,等到他跑到出發點時。

兩腿一軟,倒在地上。再也沒有起來。

這個巴河姆就是放縱了自己的貪欲,不但沒有得到土地,連自己的命也送掉了。

不要一條道走到黑

歌德年輕時愛上了他朋友的妻子,這種愛的欲望無法實現,他非常痛苦。這種忘不掉又實現不了的愛情使歌德把自己關到房子裏不願見人。

幾個星期過去了,一部世界名著《少年維特之煩惱》誕生了。歌德把自己無法滿足的欲望升華為一部小說。在小說裏,他把自己在現實中不能講的話痛快淋漓地宣泄出來,他那被壓抑的愛情得到了釋放,他也獲得了新生,因此而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