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是日新月異的,絕不可守舊不改,必須適應時代向前邁進。所以,多元化經營有時候可以存在,隻是原則上應該專業化才是正途。
——[日本]鬆下幸之助
以變化的眼光看市場
關注社會的變化,是我們社會每一位成員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同時,這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策略和方法。
可能有人會說,我在社會中生活著,還能對社會不夠了解嗎?其實未必。
我們每個人的都有一定的生活圈子,每個人有自己的工作單位,對社會的了解,其實隻是一個局部,對於整個社會,其實並不是很了解。所以說,了解社會有助於我們提高生活質量。
對於創業者來說,對社會的了解要求會更高一些,要在這變化繁複的社會中,尋找創業機會,找到一個使個人才能得到充分發揮的領域。如果隻是像一個普通人那樣去了解還不夠,還需要研究社會的變化,在變化中去捕捉機會,在捕捉機會的過程中為自己的創業積累經驗,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之後,就能在市場上發現屬於自己的機會,去創業,去贏得成功。
所以,創業者首先要做的是了解社會,在社會的變化中捕捉創業的機會。
企業家首先是一個經營家
日本著名的企業家鬆下幸之助認為,一個企業家首先是一個出色的經營者,而一個出色的經營者則是一個綜合藝術家。
這話說得的確有理。
一個企業家,有責任通過自己的產品與服務使人們享受到自來水似的產品與服務——到處可取,人人可用,並且給世界帶來繁榮和幸福。而要創造價廉物美的產品,對過去老產品的質量就一定要有所提高和改進,不斷地開發新產品,根據社會和顧客的需要提供更加完備的服務,同時,注意學習其他各家公司之長,與其他公司加強交流,互通有無。鬆下幸之助的這種自成一體的經營思想,目前已廣為世界各國的企業家所重視和效仿。
鬆下幸之助將企業的經營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運用自如,並將經營者作為廣義上的藝術家看待。他認為,經營者是以立體的或通向四麵八方的廣闊藝術為目的,所以經營是綜合性的活生生的鮮活的藝術。
作為一個經營者必須以這種經營觀念來看待自己的工作,任何人都不得以純粹賺錢的觀點看待經營者。
公司“精神”
有些人可能以為,市場經濟了,一切都是錢說了算,精神的因素起不了什麼作用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
在世界創業史上,日本的鬆下公司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電話電報公司等著名的企業幾乎同時創辦,但後者因缺少活力而落在了鬆下的後麵。原因何在呢?
可以說,鬆下幸之助及其鬆下公司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重視“精神價值觀”。鬆下公司規定企業的原則是“認識實業家的責任,鼓勵進步,促進全社會的福利,致力於世界文化的進一步發展”。“精神價值觀”的核心是企業為國家的服務,公平、和諧與合作,力求進步,禮貌與謙虛,互相適應與同化,感謝。
每天上午8時,鬆下公司遍布全日本的近10萬員工都在背誦他的精神價值觀,放聲高唱公司之歌。在解釋精神價值觀的時候,鬆下幸之助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犯了一個誠實的錯誤,公司是會饒恕你的,把它作為參加學習的學費,從中吸取教訓。然而你背離公司的原則就會受到嚴厲的批評,直至解雇。
那麼,作為一個創業者,在你的公司,也要重視精神的力量!
小商品也做成大生意
有些人在創業的時候,其“膽子”異常的大,什麼還沒有開始做,就想著做大生意,而不願意做小生意,認為那都是小打小鬧,不過癮。
這自然是錯誤的。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
沒有小生意,何來大生意?再說了,生意本來就無所謂大小。
再小的商品,賺到了大錢,也會成為大生意。
世界上有許多百萬富翁,都是從一無所有中走出來,從事一個很小的生意,逐步逐步地成為令人矚目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