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然
大自然的真諦隱藏在深深的礦藏和岩洞之中。
——德謨克利特
自然也追求對立的東西,它是用對立的東西製造出和諧,而不是用相同的東西。
——亞裏士多德
別對大自然采取強製手段,寧可服從它。
——伊壁鳩魯
順乎自然而生是我們的座右銘。
——塞涅卡
自然界中曆來就是弱肉強食。
——塞涅卡
自然是位慈祥的向導,賢明、公正且溫柔。
——蒙田
自然法則中是沒有例外的。
——斯賓塞》
人類對事物的支配,隻能樹立在技術與科學之中。因為,自然隻有在服從中才被征服。
——培根
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釋者。
——培根
隻有從自然中了解自然。
——培根
自然創造了價值,但運用它的卻是命運。
——拉羅什富科
藝術或有謬誤,自然卻從不犯錯。
——德萊頓
自然界心目中沒有固定的目的,一切終極原因都是人們的虛構。
——斯賓諾莎
自然中沒有任何偶然的東西。
——斯賓諾莎
自然永遠靈光煥發,毫不差錯,它是惟一的、永恒普遍的光輝,萬物從它得到力量、生命和美,她是藝術的源泉、目的和檢驗的標準。
——蒲伯
大自然比教育更有力量。
——伏爾泰
在人們麵前,我見到的全是敵意,但大自然卻隨時都在向我微笑。
——盧梭
大自然不會欺騙我們,欺騙我們的往往是我們自己。
——盧梭
遵循自然,跟著它給你畫出的道路前進。
——盧梭
對於人這個由自然形成並且被自然限定的東西來說,根本就沒有任何東西存在於宇宙之外:他是它的一部分,也是受它的影響的。
——霍爾巴赫
人是自然的產物,存在於自然之中,服從自然的法則,不能超越自然,就是在思維中也不能走出自然。
——霍爾巴赫
自然的本質就是活動。
——霍爾巴赫
自然是萬物的總彙。
——霍爾巴赫
人隻因為對自然缺乏認識才成為不幸者。
——霍爾巴赫
大自然的秩序證明著宇宙這一建築家的存在。
——康德
大自然裏的一切,隨著規律運動。
——康德
自然對無能的人是鄙視的;她對有能力的、真實的、純粹的人才屈服,才泄露她的秘密。
——歌德
自然從不背叛熱愛它的人。
——華茲華斯
宇宙中的萬事萬物,越是優秀,越是高等,他們達致成熟的時間就來得越遲。
——叔本華
大自然容不得半點謬誤,是非曲直由她獨斷。
——愛默生
大自然就是一朵永不凋謝的鮮花。
——霍姆斯
心靈隻有與自然相結合才能產生智慧,才能產生想像力。
——梭洛
自然界是解決科學難題的最好的和最客觀的老師。
——道庫恰耶夫
我們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賜,我們要向自然索取。
——米丘林
不僅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一部分,而且人必須與自然多少有一點同型(這就是說近似於自然),以便能夠在自然中存活。自然使人演化發展。
——馬斯洛
自然的進程似是死亡的進程,一切事物將化為烏有。
——貝利《浮士德?水與木》
是大自然的吝嗇造成了人類的苦難。
——沃森
大自然是一部書,上帝是這部書的作者。
——哈維
自然常常陰差陽錯。
——惠司勒
對於不可思議的自然現象,必須用自身的眼觀察才感到驚異。
——寺田寅彥
自然不摻雜半絲人情。誰抵抗它,誰就被一腳踢開,誰順從它,誰就承受其恩典。
——長岡半大郎
大自然的自然是自然,自然主義者的自然是不自然。
——內村鑒三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荀子
自然始終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藝術的範本。
——宗白華
人是自然的主人。人不但能夠役使自然,也還能夠創造自然。
——吳伯簫
人類對大自然的最後“征服”,不在於力的征服,而在於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
——錢鋼
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的基礎,是承認人類以外的自然界的價值,把正義道德、平等和權利這些倫理準則擴大到飛禽走獸和山川草木身上。
——趙鑫珊
四 季
春天百花盛開,夏天收割大忙,秋天果實累累,冬天舒適地坐在火爐旁。
——奧維德
春天撥動每一顆溫柔的心,把它們從夢中喚醒。
——喬叟
夏貯糧,冬開倉。
——托?富勒
春天來臨,風和日麗,氣象宜人。如果在這個季節裏不出門看一看春天的豐姿,與天地同享歡樂,那簡直是對大自然的傷害和不敬。
——彌爾頓
我們愈接近春天,流水就愈清澈透明。
——德萊頓
春天的太陽甚至給那最卑微的小花也注入了新的生命。
——司各特
無論是大地披上綠裝的夏季,還是知更鳥在長滿苔蘚的蘋果樹那光禿禿的枝頭上唱歌的銀裝素裹的冬天,對人來說,四季都是美好的。
——柯勒律治
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雪萊
四季測量著一年的行程。
——濟慈
春天是人們計劃和設想的季節。
——列夫?托爾斯泰
無論什麼季節也比不上春天,因為春天給一切注入了生命。
——羅塞蒂
哪年冬天不寒冷,哪年教堂的墓地裏就堆滿白骨。
——英國諺語
不怨秋夕長,常苦夏日短。
——謝靈運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周興嗣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呂溫
天之於物,春生秋實。
——歐陽修
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蘇軾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秦觀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陸遊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
——陸遊
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
春到人間草木知。
——張拭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
春風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程致道
今日春來,明朝花謝。
——馬致遠
清明無客不思家。
——高啟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盧道悅
四海變秋氣,一室難為春。
——龔自珍
秋風秋雨愁憨人。
——秋瑾
晝 夜
黑夜給智者帶來思想。
——米南德
夜幕之下,瑕疵都匿而不見,一切過失都被人寬恕了。
——奧維德
任何顏色都可融於黑暗之中。
——培根
黑夜使眼睛失去它的作用,但卻使耳朵的聽覺更為靈敏。
——莎士比亞
黎明前的天色往往是最黑的。
——托?富勒
黑暗要比光明更容易使人產生崇高的理想。
——伯克
再黑的夜晚過後也有白晝;時節一到,再晚的果實也會成熟。
——席勒
在純粹光明中就像在純粹黑暗中一樣,看不清什麼東西。
——黑格爾
要迎著晨光實幹,不要麵對晚霞幻想。
——卡萊爾
在光明完全戰勝黑暗的那黎明將要到來之前,通常總有一個幽暗的時刻。
——列夫?托爾斯泰
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在黎明。
——威爾科克斯
黑夜掌管著開啟白晝大門的鑰匙。
——西?瓦茨—鄧寧
對於痛苦難眠的人,黑夜是多麼漫長。
——索林
不管白晝多麼漫長,黑夜總是要來臨的。
——高爾
在黑暗中摸索的人常會發現自己並不想找的東西。
——英國諺語
在黑暗中奔跑的人,十有八九要栽跟鬥。
——英國諺語
即使公雞不啼叫,黎明依然按時到。
——印度諺語
人間沒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沒日有永恒的冬天。
——艾青
日 月
陽光在肮髒的地方穿來穿去,可自己卻依然純淨如故。
——培根
同一的太陽照著他的宮殿,也不曾避了我們的草屋。日光是一視同仁的。
——莎士比亞
一片雲可以遮住整個太陽。
——托?富勒
陽光越是強烈的地方,陰影就越是深邃。
——歌德
看得見鮮花的,就應該看得見太陽。
——巴爾紮克
影子不可能擋住太陽,太陽能射穿一切影子。
——高爾基
太陽總是在黎明時分升起,這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
——赫伯特
在必須崇拜太陽的地方,驗證熱學定律一定是一種罪行。
——莫利
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
——博恩
到月亮去不算太遠;我們要走的最大的距離還是在我們之間。
——戴高樂
月光在火鏡下也不會發熱的。
——莫爾
光線充足的地方,影子也就特別黑。
——德國諺語
太陽落到汙穢的地方,也一樣光芒四射。
——非洲諺語
日月不同輝。
——英國諺語
月兒把她的光照遍天下,卻留著她的黑斑給她自己。
——印度諺語
日之能燭遠,勢高也;使日在井中,則不能燭十步矣!
——《屍子?明堂》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李商隱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耒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蘇軾
本待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淩濛初
風 雨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
——鄭燮
太陽,光熱無窮,隻是給予,不想取得。
——魯迅
太陽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樣,在它最初萌芽的瞬息,卻不易被人看到。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遠,要有一種敏銳的視覺。
——劉白羽
日出常給人希望,然而落日卻教人作哲理的沉思默想。
——趙鑫珊
太陽之所以偉大,在於它永遠消耗自己。
——中國諺語
埋怨風多變是愚蠢的。
——奧維德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要駛向哪個碼頭,那麼任何風都不會是順風。
——塞涅卡
舵手是無法平息狂風巨浪的。
——普盧塔克
高處多勁風。
——莎士比亞
對於一隻盲目航行的船來說,所有風向都是逆風。
——赫伯特
小風助火,大風滅焰。
——赫伯特
一艘破船遇到的總是逆風。
——赫伯特
山高的地方,風也大。
——托?富勒
隻要有風,就會起浪。
——丘吉爾
張網豈能捕到風。
——斯珀吉翁
風暴總有平息的時候。
——格林
拿一根稻草來把它往空中一擲,你便可知道風往哪兒吹了。
——塞爾登
柔軟的雨水可以滴穿堅硬的大理石。
——黎裏
風不可能總是朝著海員所希望的方向吹。
——巴基斯坦諺語
盡管風在呼嘯,山卻不會動搖。
——日本諺語
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宋玉
千裏不同風,百裏不同雷。
——王充
八方各異氣,千裏殊風雨。
——曹植
風不可係,影不可捕。
——李昉
山雨欲來風滿樓。
——許渾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蘇洵
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
——曹雪芹
疾風然後知勁草,盤根錯節然後辨利器。
——孫中山
秋雨的音樂,最能使人迷想,使人感歎,使人深沉地作往事留戀的感想,使人能更增加其夢幻生活的迷惑與愛慕。
——王統照
雨是最沒有情熱的東西。他潮壞了光明,銷損了花枝的強健,更冷落了人間來往的路。他好像滂沱的眼淚,但這淚是毫無情義的,冷冷的沒有一絲熱意和鹹味,不是人間的。
——周立波
風是雨的頭。
——中國諺語
閃電的光亮雖然強,隻是瞬間存在;星星的光亮雖然弱,卻是整夜長明。
——中國諺語
雲 霞
黑雲受光的接吻時,便變成天上的花朵。
——泰戈爾
一把扇子驅散不了一場霧。
——德納姆
覆水不可收,行雲難重尋。
——李白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劉禹錫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李賀
霧裏看花,終隔一層。
——王國維
莫道浮雲終蔽日,嚴冬過盡綻春蕾。
——陳毅
烏雲遮不住太陽,台風吹不落月亮。
——中國諺語
晚霞雖然美麗,但不能當衣穿。
——中國諺語
雪 露
雪是虛假的純潔。
——歌德
每一滴露水,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都閃耀著無窮無盡的色彩。
——馬克思
雪花,百花中的一顆晨星。
——蒙哥馬利
露水不能與太陽共事。
——非洲諺語
大 地
大地獲得母親這個稱號,是完全恰當的。因為一切東西都從大地產生出來。
——盧克萊修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大地卻永遠長存。
——《聖經》
陸地、海洋、天空,三者親如兄弟。
——雪萊
大地,你是萬物的母親!
——墨勒阿格
嗬!這寶貴的土地!不事稼穡的剝削階級隻知道想方設法地掠奪它,把它作為榨取勞動者血汗的工具,親自在上麵播種五穀的勞動者,才真正對它具有強烈的感情,把它當做命根子,把它比喻成哺育自己的母親。
——秦牧
大地永遠是一個公正無私的裁判,你付出多少,它就會報償你多少。
——席慕蓉
高 山
山越高,草越矮。
——托?富勒
有山就有穀。
——梅爾班克
山與山不相往來,人與人總要見麵。
——英國諺語
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盡心上》
登山始覺天高廣,到海方知浪渺茫。
——王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
絕頂人來少,高鬆鶴不群。
——賈島
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
今來古往,物是人非,天地裏,惟有江山不老。
——林外
好山常是被雲遮。
——葉顆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吳承恩
登高山複有高山,出瀛海更有瀛海。
——梁啟超
大 海
莊嚴的大海產生蛟龍和鯨鯢,清淺的小河裏隻有一些供鼎俎的美味的魚蝦。
——莎士比亞
潮水漲起時帶來的東西退走時便又帶了去。
——托?富勒
女人與膽小鬼或許會死在陸地上,而大海則是埋葬勇敢者的墳墓。
——德萊頓
大海把被它們分割的地區又連接起來。
——蒲柏
大海越是布滿著暗礁,越是以險惡出名,我越覺得通過重重危險去尋求不朽是一件賞心樂事。
——拉美特利
坐在家裏的人是不知道大海的可怖的。
——騷塞
大海,孜孜不倦的時間老人的得力助手。
——歐?亨利
地球上的所有河流也難填滿那如饑似渴的大海。
——羅塞蒂
偉大的大海,你肩挑著一擔擔食鹽。
——桑德伯格
海洋也說它缺少的仍是水。
——英國諺語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老子》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
——《管子?形勢》
山海爭水,水必歸海。非海求之,其勢順也。
——劉晝
海是沉默的,可是它並不柔弱。沉默不是屈服,沉默也不是順從,沉默是看不見的力量,聽不出的聲音。
——靳以
海有一顆熾熱的心,在那廣闊的胸膛下麵。不論在什麼時候,我看見它是那樣的落落大方。
——郭風
百川歸海海不盈。
——中國諺語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中國諺語
河 流
千年之後,河水還會像過去那樣流淌。
——托?富勒
水愈深,流愈靜。
——昆圖斯
最深的江河流動起來聲音最小。
——昆圖斯
河流是最親密的朋友。你必須愛它,與它共同生活,才能了解它。
——柯蒂斯
要當心不叫的狗和無聲無息的河流。
——拉丁諺語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荀子
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荀子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
源清流潔,本盛木榮。
——班固
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
——陸機
源不深而豈望流之遠,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長。
——劉昫等
積之涓涓,泄之浩浩。
——王安石
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牆便不還。
——查慎行
水的德性為兼容並色,從不排斥拒絕不同方式浸入生命中的任何離奇不經事物!卻也從不受它的玷汙影響。水的性格似乎特別脆弱,且極容易就範。其實則柔弱中有強韌。如集中一點,即涓涓細流,滴水穿石,卻無堅不摧。水教給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樂,並作橫海揚帆的美夢,刺激我對於工作永遠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個人功利得失、追求理想的熱情洋溢。
——沈從文
你說你是誌在於山,而我則不忘情於水。山黛雖則是那麼渾厚,淳樸,笨拙,呆然若愚的有仁者之風,而水則是更溫柔,更明潔,更活潑,更有韻致,更嫵媚可親,是智者所喜的。
——陸蠡
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幹。
——中國諺語
猛 獸
即使是凶猛的野獸,如果總關在籠裏,也會失去自己的勇猛本性。
——塔西陀
動物是最可親近的朋友——它們從不提問,也從不指責。
——艾略特
獅子死了,小鳥也會用嘴去啄幾下。
——托?富勒
給熊搔癢,非得有鋼鐵般的指甲。
——托?富勒
暴怒的老虎仍比馴服的馬要機智。
——布萊克
老虎也有嬉耍、溫順的時候。
——貝羅克
獅子老了狼也譏笑它。
——阿拉伯諺語
別和老虎交朋友。
——拉丁諺語
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及在檻阱之中,搖尾而求食。
——司馬遷
老虎屁股摸不得。
——中國諺語
老虎再凶,也有打虎的人。
——中國諺語
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鳳凰落架不如雞。
——中國諺語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中國諺語
虎不怕山高,魚不怕水深。
——中國諺語
飛 禽
如果烏鴉能不聲不響地吃食,那它一準會得到更多的肉。
——賀拉斯
鳥類中最微小的鷦鷯也會奮不顧身和鴟鵠爭鬥,保護它巢中的眾雛。
——莎士比亞
大洋裏所有的水不能將天鵝的黑腿變成白色,雖然它每時每刻都在波濤裏衝洗。
——莎士比亞
鸚鵡說得多而飛得少。
——萊特
上帝為每隻小鳥提供食糧,但決不會把食糧送進鳥巢。
——霍蘭
鷹有時候的確飛得比雞棚還要低,可是雞啊,卻從來不以一飛衝天聞名。
——克雷洛夫
雄鷹即使在把眼睛盯著大地的時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著凝視太陽的能力。
——雨果
烏鴉再洗也白不了。
——托?富勒
無論烏鴉怎樣用孔雀的羽毛來裝飾自己,烏鴉畢竟是烏鴉。
——斯大林
人們的傳說使烏鴉變得比它本來更黑。
——赫伯特
就連貓頭鷹也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最美的鳥。
——富爾韋爾
每一隻鳥,都有自己的叫聲。
——蘇聯諺語
鳥翼上係了黃金,這鳥便永遠不能在天空中飛翔了。
——印度諺語
什麼鳥唱什麼歌。
——拉丁諺語
一鴉獨鳴不是冬。
——德國諺語
群居的喜鵲,比獨行的老虎有力量。
——蒙古諺語
貓頭鷹背了一身罪,到夜晚仍不放過老鼠。
——非洲諺語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詩經?召南?鵲巢》
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禮記?曲禮上》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陶淵明
雛風清於老鳳聲。
——李商隱
楚人不識鳳,重價求山雞。
——李白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李白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歐陽修》
亂鴉畢竟無才思,時把瓊瑤蹴下來。
——辛棄疾
山鷹不怕強豹,獵人不怕老虎。
——中國諺語
烏鴉再打扮也成不了孔雀。
——中國諺語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中國諺語
走 獸
狐狸換毛,但不會改變習性。
——斯維托尼烏斯
狐狸詭計多端,而刺蝟隻有一種技能,但這種技能卻最頂用。
——伊拉斯謨
和狐狸打交道,你必須比它更有心計。
——托?富勒
狐狸會變老,但決不會變得善良。
——托?富勒
老狐狸用不著別人教他耍花招。
——托?富勒
審判家鵝時,不可請狐狸作陪審。
——托?富勒
狼牙會掉,狼心難改。
——托?富勒
狼要吃小羊時,從不找什麼借口。
——托?富勒
類人猿穿上了人的衣服,更顯得獸相十足。
——托?富勒
狐狸不咎自己,卻責怪圈套。
——布萊克
狐狸最終總要被送到皮貨商的手裏。
——赫伯特
狼到死也不會改變它的本性。
——赫伯特
老狐狸害怕陷阱。
——斯珀吉翁
驚醒一頭狼跟聞到一頭狐狸是同樣糟糕的事。
——莎士比亞
狼群裏長大的人會嗥叫。
——弗洛裏奧
狼隻會用一個調門嗥叫。
——陀思妥耶夫斯基
直到類人猿爬上樹梢,它的尾巴才暴露無餘。
——裏德
狐狸宣稱自己吃素之日,正該是母雞彌留之時。
——英國諺語
你要馴狼就得以狼為伴。
——法國諺語
狼喜歡離群的羊。
——阿富汗諺語
猴子割掉尾巴仍然是猴子。
——非洲諺語
狸之不可使搏牛,虎之不可使捕鼠。
——劉安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詩》
大樹一倒,猢猻亂跑。
——中國諺語
猴兒手裏摳不出棗兒來。
——中國諺語
家 畜
犬有得意之日,人有得誌之時。
——荷馬
驢子寧願要草料不要黃金。
——赫拉克利特
大野豬常常是被小獵狗逮住的。
——奧維德
裝上金嚼子的不一定就是駿馬。
——塞涅卡
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
——《聖經》
從外貌看來,人最高貴,狗最低賤。但聖人一致認為:重義的狗勝於不義的人。
——薩迪
睡狗醒來是非多。
——喬叟
當我與貓玩耍時,又有準知道到底貓是我的玩物呢,還是我是貓的玩物?
——蒙田
所有的貓在黑暗中都成了灰色的了。
——塞萬提斯
如果老狗叫起來,那是在給人以忠告。
——赫伯特
駿馬蹄下無遙途。
——赫伯特
一隻貓有九條命,而一個女人卻和九隻貓的命一樣多。
——托?富勒
好馬不宜常鞭策。
——托?富勒
盡管背上馱的是金子,但驢還是驢。
——托?富勒
馬越聽話,使喚的人就越多。
——托?富勒
等驢會上梯子的時候,你或許能發現女人的智慧。
——托?富勒
自作蠢驢,就別怪被人當驢騎。
——托?富勒
蠢驢再出去旅行,回到家裏仍變不成駿馬。
——托?富勒
驢馱的是酒,喝的卻是水。
——托?富勒
離得很遠就開始叫起來的狗是不會傷人的。
——托?富勒
狗的鼻子總是涼的。
——克拉克
幾個蒼蠅咬幾口,決不能羈留一匹英勇的奔馬。
——貝多芬
殺了狗也治不好狗咬的傷。
——林肯
一聲不吭的狗咬人最狠毒。
——柯南道爾
世界上沒有一匹這樣的馬,它可以馱著你逃開你自己。
——高爾基
貓喜歡吃魚,卻又不願意自己下水去捕。
——海伍德
馱運金銀的驢沒有走不進的城門。
——腓力二世
貓不在家時老鼠就會翻天。
——弗洛裏奧
在遇到敵人時,不光公牛會用犄角抵抗,即便是隻母羊,一旦被傷害,也會去搏鬥一下的。
——普洛佩提烏斯
咒罵狗的話人聽了是受不了的。
——莫利
狗愛叫並不是因為它凶猛,而是因為它有這個習慣。
——沃頓
狗都是在家裏逞威風。
——托裏安諾
老狗學不會新把戲。
——德弗
駱駝一旦背負過重,再加一根稻草也會把它壓死。
——英國諺語
餓驢什麼草都吃。
——英國諺語
看耳朵就可認出驢子來。
——拉丁諺語
狗和狗都互相恭維是獅子。
——亞洲諺語
一隻小貓也有權注視國王。
——蘇格蘭諺語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荀子?勸學》
良馬期乎千裏,不期乎驥驁。
——呂不韋
瘦死的駱駝比馬還大。
——曹雪芹
總之,倘是咬人之狗,我覺得都在可打之列,無論它在岸上或在水中。
——魯迅
狗多咬死狼。
——中國諺語
狗嘴裏長不出象牙來。
——中國諺語
沒有不透風的牆,沒有不吃腥的貓。
——中國諺語
貓哭老鼠假慈悲。
——中國諺語
初生牛犢不怕虎。
——中國諺語
牛是種地的啞吧兒子。
——中國諺語
冬牛不瘦,春耕不愁。
——中國諺語
欄中無豬,田中無穀。
——中國諺語
家 禽
公雞隻能站在它自己的糞堆上逞能。
——塞涅卡
鵝、蜜蜂和牛主宰著世界。
——豪厄爾
與其得到今日的蛋,不如得到明天的雞。
——托?富勒
不打破雞蛋就煎不成蛋餅。
——羅伯斯庇爾
雞蛋越多就越難孵出雞來。
——胡德
炒熟的雞蛋豈能再複原!
——皮?摩根
黑雞下白蛋。
——英國諺語
母雞的理想,隻不過是一把糠。
——阿爾巴尼亞諺語
今天的蛋,勝於明天的雞。
——土耳其諺語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詩經?鄭風?風雨》
雄雞一聲天下白。
——李賀
昆 蟲
身上塗滿了蜂蜜,哪能不招蒼蠅。
——塞萬提斯
用一湯匙蜜捕到的蒼蠅,比用二十桶醋捕到的蒼蠅要多得多。
——亨利四世
蜜蜂口中含蜜,尾上藏針。
——黎裏
我們不應該像螞蟻,單隻收集;也不可像蜘蛛,隻從自己肚中抽絲;而應像蜜蜂,既采集,又整理,這樣才能釀出香甜的蜂蜜來。
——培根
趴在車上的蒼蠅自吹道:是我揚起了車後的塵土。
——托?富勒
貪吃蜂蜜的蒼蠅準會溺斃在蜜漿裏。
——蓋伊
繁忙的蜜蜂根本沒有時間去憂傷。
——布萊克
泥土裏生長著的充滿著愛的小蟲要比無情無義的上帝神聖得多。
——勃朗寧
學學螞蟻共和國和蜜蜂王國吧,螞蟻共同分享所有的財富,沒有政府也不知混亂。蜜蜂即使有君主的統治,也經常保持各自的窩和財富。
——波普
蜂釀造的蜜,自有上千根螯刺來守衛。
——柯珀
蒼蠅赴宴,不邀自來。
——貝納姆
可憐的蟲子一旦被人踩著,也要翹起尾巴,對踏踐者的腳表示反抗。
——倫道夫
一隻螞蟻在法厄同的樹蔭下爬行,被一滴突然落下的琥珀裹住,於是,這隻一生也未被注意的小昆蟲倒因自己的死亡而成了珍品。
——馬休爾
如果蚊子一齊衝鋒,大象會被征服。
——印度諺語
螟蛉有子,蜾蠃負之。
——《詩經?小雅?小宛》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莊子?逍遙遊》
以肉去蟻,蟻愈多;以魚驅蠅,蠅愈至。
——《韓非子》
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扶之者眾也。
——曹冏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李商隱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辭。
——羅隱
蜘蛛雖巧不如蠶。
——胡仔
螢火豈能比月輪。
——王實甫
螢火之光,照人不亮。
——施耐庵
白璧本不瑕,青蠅亦何為。
——徐渭
持螢燭象,得首失尾。
——徐光啟
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魯迅
螞蟻爬到牛犄角上,驕傲得以為上了山峰。
——中國諺語
若要蠶好,先要葉好。
——中國諺語
魚 鱉
在吃掉別人時先流淚,是鱷魚的智慧。
——培根
不是有水的地方都有青蛙,但是青蛙叫的地方必定有水。
——歌德
海豚的本事在陸上難以施展。
——伊翁
有病的牡蠣才長珍珠。
——謝德
一隻蛤蟆能夠弄渾整個池塘。
——朝鮮諺語
肉腐出蟲,魚枯生蠹。
——
水深魚極樂,林茂鳥知歸。
——杜甫
蛟龍失水似枯魚。
——曹雪芹
軟體動物最需要硬殼。
——艾青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中國諺語
魚有魚路,蝦有蝦路;泥鰍黃鱔,各有一路。
——中國諺語
蛇 鼠
房子快塌的時候,所有的老鼠都會跑得無影無蹤。
——大普林尼
緩慢的蝸牛雖不及敏捷的飛燕那樣迅速,但它終究能爬上高塔。
——黎裏
膽敢在貓耳朵裏產仔的老鼠一定詭計多端。
——海伍德
老鼠認為世界上沒有比貓更凶的野獸。
——蘇聯諺語
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
——中國諺語
打蛇打七寸。
——中國諺語
是龍到處行雨,是蛇到處傷人。
——中國諺語
蛇入竹筒,曲性難改。
——中國諺語
老鼠看倉,看個精光。
——中國諺語
鮮 花
玫瑰與刺,財寶與龍,歡樂與愁,全都是混然一體的。
——薩迪
生長在大蒜和洋蔥旁的玫瑰、紫羅蘭會顯得更加芬芳馥鬱。
——蒙田
最芬芳的花蕾中有蛀蟲。
——莎士比亞
一朵花編不成花環。
——赫伯特
如果是玫瑰,它總會開花的。
——歌德
我相信,百花對她們賴以生存的空氣總是熱愛的。
——華茲華斯
淡淡的幽香是最好聞的花味。
——華茲華斯
紫羅蘭是位修女。
——胡德
鬱金香是一位諂媚的輕佻少婦,因此,我將避開她。
——胡德
被髒手采下的百合花,雖然橫遭玷汙和淩辱,但卻依然柔媚如故。
——勃朗寧
百花也像人類或獸類一樣具有表情。有的仿佛在微笑,有的憂傷,有的羞怯,也有的樸實無華,忠誠老實,如麵龐寬大的向日葵和蜀葵。
——比徹
孤獨的花兒,不要嫉妒繁密的刺兒。
——泰戈爾
鮮花是連兒童都能理解的語言。
——阿?考克斯
鮮花香豔無人識,孤芳自賞枉多情。
——葛雷
隻有鮮花能使花瓶變得聖潔。
——約翰遜
采玫瑰的手總不免會被刺著。
——皮爾佩
從來就沒有無刺的玫瑰。
——赫裏克
玫瑰雖然芳菲,但總會枯萎;紫羅蘭雖然芳香,但好景不長;白色的百合昂首挺胸,但很快就會凋零;皚皚的雪花即刻會在日光裏消融。
——忒俄克裏托斯
豔於春者,望秋先零;盛於夏者,未冬已萎。
——宋璟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裴休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舒卷開合任天真。
——李商隱
棗花雖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堪笑牡丹大如鬥,不成一事隻空枝。
——王溥
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頤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王安石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蘇軾
梅破知春近。
——黃庭堅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盧梅坡
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曹組
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裏
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
——陳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鄭思肖
著意栽花花不發,等閑插柳柳成陰。
——關漢卿
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高明
花到三春顏色消,月過十五光明少。
——王和卿
花不常好,月不常圓。
——於謙
芙蓉好顏色,可惜不禁霜。
——於謙
閑花隻好閑中看,一折歸來便不鮮。
——劉廷璣
芭蕉葉葉為多情,一葉才舒一葉生。自是相思抽不盡,卻教風雨怨秋聲。
——鄭板橋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
瘦石寒梅共結鄰,亭亭不改四時春。須知傲雪淩霜質,不是繁華隊裏身。
——陸惠心
花,它那芬芳豔麗的色香與充沛的活力,令須發霜白的人,聞雞起舞,不知老之將至;令青少年倍感朝氣蓬勃,生力無窮。
花,它給人帶來喜悅,令人在勞作過後,得到更好的休息。這喜悅和休息,是新的戰鬥前的必要的休整。
——曹靖華
梅花是冬天最後惟一僅存的花朵?還是春天最早開放的花枝?當積雪壓斷枝頭的時候,百花凋謝,梅花它踏著風雪來了。而當冬去春來,萬物蘇醒,百花滿園的時候,梅花它卻又一人先去。是追蹤風雪而去呢,還是把它引來的春天留在人間?
梅花恐怕是萬花之中,帶著最多的心意,為別人忙碌的花枝了……
——柯藍
春蘭秋菊,各有時節。
——中國諺語
紅花還須綠葉扶。
——中國諺語
果 實
是什麼樹就會結什麼果子。
——莎士比亞
最成熟的果子最先落地。
——莎士比亞
長在花床上的草莓會失去它原有的嫵媚。
——愛默生
當果樹還在開花的時候,上麵是沒有可以摘下來吃的果子的。
——迪斯累裏
地上的果子是靠地下腐爛的東西長出來的。
——狄更斯
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麼報酬。
——泰戈爾
不結果的樹是沒人去搖的。惟有那些果實累累的才有人用石子去打。
——羅曼?羅蘭
彎下的樹枝常常結滿了果實。
——土耳其諺語
看果認樹,而不是看葉認樹。
——英國諺語
會結果的樹枝垂得低。
——歐洲諺語
種下仙人掌,就別等著收葡萄。
——阿拉伯諺語
樹 木
挺拔的青杉不應俯首於卑微的灌木,隻應讓低矮的灌木在青杉腳下凋枯。
——莎士比亞
風暴使橡樹的根紮得更深。
——赫伯特
參天的大櫟是從一粒小樹種長起的。
——托?富勒
風暴能刮倒橡樹,卻吹不倒蘆葦。
——托?富勒
幼枝不直,大樹必曲。
——蒲柏
正如樹枝和樹幹連結在一起那樣,脫離樹幹的樹枝很快就會枯死。
——奧涅格
一棵樹不是森林。
——加納諺語
樹大招雷,屋大招風。
——歐洲諺語
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雕也。
——孔子
高山之顛無美木,傷於多陽也;大樹之下無美草,傷於多陰也。
——劉向
草木秋死,鬆柏獨在。
——劉向
驚飆拂野,林無靜柯。
——殷仲文
林無靜樹,川無停流。
——劉義慶
鬆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
——李白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
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
——杜荀鶴
木有所養,則根本固而枝葉茂,棟梁之材成。
——林逋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蘇麟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王安石
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
——蘇軾
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周邦彥
樹老怪藤纏。
——魯鐸
老樹春深更著花。
——顧炎武
歲寒鬆柏,至老彌堅。
——孫中山
要求於人的甚少,給予人的甚多,這就是鬆樹的風格。
——陶鑄
有一些樹木,由於具有獨特的狀貌和性質,我們很容易產生聯想,把它們人格化。鬆樹使人想起誌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修竹使人想起隱者,槐樹之類的大樹使人想起將軍。而這些老榕樹呢,它們使人想起智慧、慈祥、穩重而又飽曆滄桑的老人。它們那一把把在和風中安詳地飄拂的氣根,很使人想起小說裏“美髯公”之類的人物諢號。
——秦牧
竹子還表現了驚人的生命力;成片的竹子,盤根錯節地相互依偎,無論多麼強大的台風也不能動搖它的根本,它們團結得如一個巨人,依托於滋生的大地,即使是烈火焚身,把成片的竹子化為灰燼,不用幾天工夫,千萬株綠色的竹筍又冒了出來,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而且很快又成為有用之材了!
——彥火
樹挪死,人挪活。
——中國諺語
樹大招風。
——中國諺語
大樹底下好乘涼。
——中國諺語
軟藤纏死硬樹。
——中國諺語
草 葉
倘若不耕作,即使最肥沃的土地也隻能長出繁茂的雜草。
——普盧塔克
紫菀草越被人踐踏越長得快。
——莎士比亞
含羞草沒有鮮豔的花,上帝不曾賦予她芬芳與絢麗;然而她有愛,有不亞於愛神的深情,她所追求的是她缺少的東西——美。
——雪萊
沁人心脾的勿忘草,為幸福的戀人而生長。
——丁尼生
莠草可以喬裝成鮮花,但是假如一個人長上了愛的眼睛,就能將其識破。
——洛威爾
在一座森林裏麵你找不到兩片完全彼此相同的樹葉。
——阿?托爾斯泰
小草呀,你的足步雖小,但是你擁有你足下的土地。
——泰戈爾
一片樹葉,除非得了全樹的默許,不能獨自變黃。
——紀伯倫
花是可愛的,而草卻被人輕棄,然而它們同受太陽的哺育;到它們枯萎的那一天,將同被埋葬在漫漫長夜裏。
——切尼
什麼草都吃的人要當心中毒。
——英國諺語
鬆柏之下,其草不殖。
——《左傳》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
疾風知勁草之心,大雪見貞鬆之節。
——白居易
天涯何處無芳草。
——蘇軾
勁草不倚於疾風,零霜則變;青葵善迎於白日,宇曖斯迷。
——王夫之
大樹底下的小草風吹不倒。
——中國諺語
梧桐樹葉落,天下盡知秋。
——中國諺語
莊 稼
永遠不要將自己的鐮刀割到別人的麥穗上。
——賀拉斯
別人田裏的莊稼總比自己田裏的長得好。
——奧維德
世界上氣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種子。一粒種子可以顯現出來的力,簡直是超越一切的。
——夏衍
堆金不如積穀。
——中國諺語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
——中國諺語
雜草不除,禾苗不壯。
——中國諺語
母壯兒好,秧壯禾好。
——中國諺語
好苗也得勤澆水。
——中國諺語
附錄 部分名人小傳
A
阿?托爾斯泰(1817—1875) 俄國小說家、詩人、戲劇家。1843年起在外交部任職,1843年後在宮中任職。他的詩歌富有民歌風味,很多被譜成歌曲。代表作有《穆羅馬人伊利亞》、《薩德科》和諷刺詩《波波夫的夢》等。
阿基米德 (約公元前287—約前212) 古希臘學者。發現杠杆定律和阿基米德定律,引入重心概念,並提出精確確定物體重心的方法。還發明和確定物體表麵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一生設計機械和建築物多項。著作有《論球體和圓柱體》等。
阿拉貢 (1897—1982) 法國詩人、小說家。超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1924年,他接連發表3部散文集:《夢幻的浪潮》、《放任集》和《巴黎的鄉人》,被公認為超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他的長篇小說《共產黨員們》已有中文譯本,書名為《共產黨人》。
阿那克薩戈拉(約公元前500—前428) 古希臘哲學家,原子唯物論的思想先驅。克拉左美尼人。他提出了“種子”說,認為“種子”有各種不同的性質,數目無限多,體積無限小,是構成世界萬物的最初元素。“種子”為原子唯物論的產生作了準備。
阿那克西曼德(約公元前610—前546) 古希臘米利都學派哲學家。米利都人。他對天文、地理和生物等方麵進行過許多研究,據說,他是西方第一個發明日晷和繪製地圖的人。他曾寫了古希臘第一部哲學著作《論自然》。他認為人類是從水裏的魚變化而來的,這是最早的進化論思想。
阿諾德 (1886—1950) 美國空軍五星上將,現代空軍之父。1907年畢業於西點軍校。1911年隨萊特兄弟學習飛行,成為美國最早的飛行員之一。20世紀20年代中期,當人們還不清楚飛機到底能幹什麼的時候,他就斷言:未來戰爭的命運將由天空來決定。他為美國建立獨立的空軍奠定了基礎。
阿瑟 (1830—1886) 美國總統、共和黨人。
阿斯泰厄 (1899—1987) 美國家喻戶曉的舞蹈家,作為舞蹈演員,他被公認已達專業的頂峰,一生中創作30多部經典作品,著名作品有《羅伯塔》、《大帽子》、《百老彙的巴克利》等,他的成功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一樣:“老年和其他事物一樣,要使之成功,必須從年輕時開始。”
阿西莫夫 (1920—1992) 美籍猶太人,是20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其代表作有:《基地》、《機器人》等。
埃利奧特 (1834—1926) 美國教育家。哈佛大學畢業。曾任哈佛大學校長長達40年,在大學本科采用選修製,使哈佛成為世界著名大學之一。著有《教育改革》等。
艾爾維斯?普萊斯利(1935—1977) 20世紀的搖滾音樂之王,他及他的歌聲像一股強勁的春風,給美國和西方大眾文化帶來了新鮮的活力,影響著整個一代人的生活。代表作有《生命傳奇》、《獵狗》、《別讓人痛苦》、《愛我輕柔》等。
艾略特 (1888—1965)現代派文學先驅、原籍美國後移居英國的著名詩人,文學批評家,是20世紀西方文壇最有影響人物之一。194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荒原》、《空心人》、《灰色星期三》、《四個四重奏》、《傳統與個人才能》等。
艾青 (1910—1996) 中國詩人。1933年發表了第一首詩,即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奠定了他的詩歌的基本藝術特征和他在現代文學史的重要地位。樸素、凝練、想像豐富、講究哲理,是他詩歌的一貫特點,代表作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陽》、《光的讚歌》等。
艾耶爾 (1910—1989) 英國哲學家、邏輯實證主義者。曾就讀於伊頓公學和牛津基督學院。1952年當選為英國科學院院士。主要著作有:《語言、真理與邏輯》、《經驗主義基礎》、《哲學的中心問題》等。其中《語言、真理與邏輯》一書曾被視為通俗閱讀邏輯實證主義基本觀點的教材,在當時英國哲學界掀起很大震動。
愛迪生 (1847—1931) 美國發明家,幼年起自謀生計,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當過小販、報務員等,一生刻苦自學,對科學實驗特別感興趣,先後發明了萬能印刷機、白熾燈、留聲機、電影放映機,改進了貝爾發明的電話機,取得1093項發明專利權。
愛爾維修 (1715—1771) 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主要著作有:《論精神》、《論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以及表述其哲學思想的長詩《幸福》等。愛爾維修的哲學推動了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直接影響了法國19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者。
愛琳娜?羅斯福(1884—1962)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夫人,曾指導美國全國婦女團體,積極投身和平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任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主席。
愛倫?坡 (1809—1849) 美國作家、文藝評論家。出身演員家庭。提倡“為藝術而藝術”,宣揚唯美主義、神秘主義。受西歐尤其法國資產階級文學頹廢派影響最大。小說有《怪誕故事集》、《黑貓》、《莫格街謀殺案》等。論文有《寫作的哲學》、《詩歌原理》。愛倫?坡被譽為“偵探小說的鼻祖”。其小說風格怪異離奇,充滿恐怖氣息。
愛默生 (1803—1882) 美國散文作家、詩人、演說家。著作及演說中宣揚基督教的博愛和自我道德修養,提倡接近大自然,主張建立民族文學,要求進行社會改革。主要作品有《論文集》、《代表人物》等,為先驗主義作家代表人物。
愛森斯坦 (1898—1948) 俄羅斯電影之父,也是世界電影的先驅。他奠定發展了以美學原則為根據的蒙太奇理論,這是他對電影藝術最大的貢獻。代表作品是《戰艦波將金號》。
愛因斯坦 (1879—1955) 德國出生的美籍理論物理學家,20世紀最偉大的自然科學家。對科學和哲學作出了革命性的探索。創立相對論,發展了量子理論,發現電光效應定律,開創了現代宇宙學等。1921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安德魯?卡耐基(1835—1919) 美國鋼鐵業巨頭。其鋼鐵公司的產量占全美鋼產量四分之一。退休後建立卡耐基基金,從事社會公共福利事業。
安培 (1775—1836) 法國物理學家,對數學和化學也有貢獻。1775年1月22日生於裏昂一個富商家庭。安培最主要的成就是1820-1827年對電磁作用的研究,並發現了安培定律、發現電流的相互作用規律、並提出分子電流假說,論述帶電導線的磁效應,被譽為電動力學的先創者。
安培德卡爾 (1891—1956) 印度賤民運動領袖、哲學家、社會活動家。他是賤民改信佛教運動的宣傳者和組織者。他堅決反對印度教的種姓製度,譴責歧視和迫害賤民的不平等現象,主張賤民不僅在種姓上,而且在政治和經濟上都應與其他種姓享有平等的權利。1968年他所著的《釋迦和他的宗教》一書被定為印度新佛教徒的聖典。
安瑟爾謨 (約1033—1109) 歐洲中世紀經院哲學家,神學家,極端的實在論者,被稱為“最後一名教父和第一個經院哲學家”。1107年,他被召回英國任大主教。他的一生著作甚多,主要有:《獨白》、《論證》、《論道成肉身》、《神何以化為人》、《關於真理的對話》等。
安提斯泰尼 (約公元前444—前365) 古希臘犬儒學派的奠基人。一直跟隨蘇格拉底學習,曾親見蘇格拉底飲鴆而死。他的學說主要集中在倫理學方麵。他發揮了蘇格拉底重視德行的思想,認為美德是惟一必須追求的目標,隻有經過肉體的刻苦磨煉才能得到,這是惟一可能的幸福。
安徒生 (1805—1875)誕生於丹麥富恩島奧登塞小鎮,是19世紀的世界童話大師。17歲發表作品《嚐試集》,24歲出版長篇幻想遊記《阿馬格漫遊記》,首版銷售一空。他花費40載光陰,撰寫了164則童話來表達平凡人的情感與意願。安徒生堪稱是一位偉大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奧本海默 (1904—1967)美國物理學家。他與玻恩研究出處理分子的電子自由度—振動自由度和轉動自由度的方法,現已成為量子理論的重要內容,被稱為“玻恩—奧本海默法”。1945年第一枚原子彈試爆成功,奧本海默被譽為“原子彈之父”。
奧第 (1877—1919) 匈牙利詩人。他在詩歌創作上擺脫了傳統的表現方式,用象征主義手法來表現反封建民主革命的內容。代表作有《在匈牙利荒原上》、《在新水上行舟》、《孔雀飛起來了》、《在時代的篩子上》等。其中在1906年發表的《新詩集》標誌著匈牙利現代文學的開端。
奧古斯丁 (354-430)歐洲中世紀哲學家、神學家、羅馬基督教拉丁教父的主要代表、新柏拉圖主義者、基督教教父哲學的完成者。著有《懺悔錄》、《論自由意誌》、《獨語錄》、《上帝之城》、《論真宗教》、《教父手冊》、《論三位一體》等。在他看來,能力和意願是一致的,意願即是意誌,即是行動。奧古斯丁特別強調個人的內心鬥爭和良心的作用。
奧康的威廉 (約1300—1350)14世紀經院論哲學唯名論的代表。生於英國蘇萊郡的奧康。他認為,個別事物是客觀實在的,一般與個別是對立麵,而對立麵不可能屬於同一個被創造的事物。這便否認了一般的實在性。主要著作有《邏輯大全》、《辯論集7篇》等。
奧斯汀 (1775—1817) 英國女作家。
B
巴貝夫 (1760—1797) 法國政論家、政治活動家。
巴比塞 (1873—1935) 法國作家。他的長篇小說《哀求者》和《地獄》除悲觀主義外,還帶有自然主義的傾向。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他的思想和創作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炮火》、《光明》、《鐐銬》和《左拉》等。
巴爾紮克 (1799—1850) 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一生創作了96部長、中、短篇小說和隨筆,總名為“人間喜劇”。其中代表作為《歐也尼?葛朗台》、《高老頭》。100多年來,他的作品傳遍了世界,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稱讚他是“超群的小說家”、“現實主義大師”。
巴甫洛夫 (1849—1936) 前蘇聯著名生物科學家。在心髒生理、消化生理和高級神經活支生理三方麵做出過傑出貢獻。其高級神經活動學說對醫學、心理學以至哲學等方麵都產生過重大影響。由於提出條件反射概念,於1904年獲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
巴金 (1904—2005) 中國現代著名革命家。原名李堯棠,祖籍浙江嘉興。五四運動接受民主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潮。主要代表作:“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長篇小說。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全國文聯副主席。
巴克 (1874—1960) 英國政治思想家、曆史學家。牛津大學畢業後,一直致力於政治學教學和研究工作。1944年受勳為爵士。主要著作有《柏拉圖與亞裏士多德的政治思想》、《國家的性質》、《英帝國的思想和理想》、《政治的回顧》等。他把自由分為民事自由、政治自由和經濟自由等,對當代英國政治思想有著重要的影響。
巴克萊 (1685—1753) 18世紀英國哲學家、主教、西方近代主觀唯心主義哲學的主要代表。1700年入都柏林三一學院讀書。他的哲學代表作《人類知識原理》闡述了其“非物質主義”的哲學思想,提出著名的“存在即被感知”的唯心主義原理。其他著作有:《論消極服從》、《論運動》、《視覺論辯釋》等。
巴裏 (1860—1937) 英國作家。曾任愛丁堡大學校長,代表作為《彼得?潘》、《第二夢》等。
巴納德 (1922— ) 南非著名外科醫生。首次成功地完成人類心髒移植手術。1974年他又開創了“雙心人”手術,在他從醫的40多年裏,專攻的是心髒外科。他的突破性貢獻推動了心髒病學和器官移植領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