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琉璃心的人已經過得很艱苦、很寂寞,並且承受了太多的淒涼,但他們卻依然將自己的力量貢獻給別人。因此,常人雖然會覺得這些人傻,但他們值得人們學習。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成為那些擁有琉璃心的人,但他們卻不敢嚐試其中的艱苦。擁有一顆琉璃心就必須忍耐艱苦。隻要人們能夠忍耐艱苦,就會發現,成功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意誌上的忍耐造就有意義的人生
每個人都會經曆變故。當遇到變故的時候,有些人能夠承受,而有些人則被打入地獄。但是,如果一個人具有頑強的意誌,他依然可以找到上帝留下的那扇窗戶,走出這場變故。斯蒂芬·威廉·霍金就是那位經曆了巨大的變故,但憑借著自己的意誌走出了困境,並且對人類未來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人。
斯蒂芬·威廉·霍金是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教授。他曾與彭羅斯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律,並因此在1988年獲得沃爾夫物理學獎,這個獎項在物理界如諾貝爾獎一樣重要,他也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後世界上傑出的物理學理論家”。除此之外,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麵積定律,並出版了《時間簡史》等暢銷物理學理論書籍。
斯蒂芬·威廉·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這一天正是現代科學奠基人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童年時代的霍金一直很笨拙,甚至他的左腳會絆倒自己的右腳並導致他摔倒。而這樣的情況在他在牛津大學的第三年更加嚴重了。霍金注意到,自己有一次沒有任何征兆就跌倒了,還有一次更加嚴重,他不知為什麼突然從樓梯上摔了下來,當即昏迷過去。但是,這並沒有引起霍金及其家人的重視。直到1962年,霍金的母親才注意到他的異常。於是,剛剛過完21歲生日的霍金便在醫院度過了兩個星期的時間。經過詳細的檢查,他被確診患了“盧伽雷氏症”,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
當時的醫院無法治愈這種病症。醫生對霍金說,他的身體以後會越來越不聽使喚,隻有內髒和大腦還能運轉。但是,到最後,內髒也會失效,而內髒失效的時間大約在兩年後。也就是說,霍金被“宣判”隻有兩年的生命。這對霍金來講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從此,他認為自己不能完成碩士論文,因為他不可能活到那一天。所以,他幾乎放棄了所有的學習和研究,變得消沉。幸好,上帝在為他關上一扇門的時候,也為他打開了一扇窗戶。此時,他的第一任妻子珍·王爾德走進了他的生命,她用自己的溫柔鼓勵霍金,支持霍金走出死亡的陰影,重新開始學習,走出頹廢的生活。
霍金憑借著自己的意誌,度過了醫生宣判的兩年死亡時間,當距離醫生宣判的日期已經過去45年的時候,霍金依然頑強地活著,他還在不知疲倦地對物理的宇宙進行研究。霍金在走出頹廢後,雖然身體狀況並沒有好轉,反而日益嚴重,但他卻盡力像普通人一樣生活。1970年,霍金的病情日益嚴重,已經無法自己行走,開始使用輪椅。直到今天,輪椅依然伴隨著霍金的生活與研究。但是,霍金卻並不願意被別人推著行走。相比之下,他更願意自己驅動輪椅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正是因為霍金的堅持,他遭遇過不少次小的事故。直到今天,他仍然用自己唯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輪椅“橫衝直撞”地前往辦公室。有一次,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霍金玩心大起,他炫耀自己可以控製輪椅旋轉,結果輪椅軋到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霍金因此被查爾斯王子“臭罵”了一通。
雖然霍金的身體狀況如此糟糕,但他對黑洞的研究卻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此,他還根據自己的研究寫出一部名為《時間簡史》的天文科普經典著作。這本書是對探索實踐人類與宇宙的關係的高深的科普範本,它不僅對當代關於宇宙的科學思想的進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更有益於人們對宇宙的清晰認識,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巨大反響。尤其在美國,如果被人得知你沒有讀過《時間簡史》,就會被人嗤笑為“沒文化”。
上帝在為霍金關上一扇門的時候,還在他的身後為他打開了一扇窗。關鍵是霍金有頑強的意誌找到了這扇隱形的窗子。幸運的霍金在經過短暫的消沉後,重新振作起來,不僅打敗了死神、掌握了自己的命運,還為人類未來的發展指引了道路。
人的成功,很多時候來自於忍耐。人生如潮水,有潮漲潮落。潮漲時,我們要戒驕戒躁;潮落時,我們更要充滿自信,堅定信念。一個成功的人,路走的要堅定,始終如一。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忍耐。我們忍耐是為了等待一個機會,在忍耐中積蓄力量,積累成功的資本,最終實現質的飛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