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它時有時無,斷斷續續伴隨你一生的時間。它像毒藥,不致命,但它的折磨卻讓大多數人難以忍受。很多人在耐不住寂寞的時候,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會半途而廢,甚至會做出令自己後悔的事情;也有一些人,經受住了寂寞的考驗,他們承受住寂寞給他們帶來的精神上的磨練、意誌上的考驗、內心上的空虛,遂成就了自己的成功,也將自己的內心曆練得更加強大。
忍耐是審時度勢的策略,完善自己積弱成強
忍耐與寂寞在冥冥之中總被一條看不見的線連接著。很多時候,人們都會說自己在忍耐寂寞,但卻不知道忍耐是寂寞的另一種詮釋。其實,寂寞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情緒,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免於寂寞。那些說自己不寂寞的人,隻是渴望在喧鬧的人群中驅走自己的寂寞。但他們卻不知道,所處的環境越喧囂,自己內心的寂寞感就越強烈!當喧囂過去,留下一室的狼藉,除了寂寞,還剩下什麼?喧囂不是驅除寂寞的好辦法;若要驅除寂寞,唯有忍耐。隻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將寂寞轉化為一種積極的能量,為己所用。寂寞對意誌不堅強的人來講,是一種慢性腐蝕的毒藥。盡管這些人在寂寞剛剛露出苗頭的時候,能夠忍耐住那小小的寂寞,但當寂寞滋長成一棵小樹時,他們就騷動不安,想衝出寂寞的牢籠。即使這些人能夠取得一些成績,也隻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績,他們無法取得更大的成就。而若想獲得更大的成就,就一定要耐得住由弱變強的寂寞,不管是幾個月,還是幾年、幾十年。總之,隻有忍耐住寂寞,才有機會讓自己積弱成強。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句話是王國維評價人生境界中的第三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時,這句話也是“百度”這個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撃的來源,它不僅象征著“百度”對中文信息檢索技術孜孜不倦的追求,更表明了百度為了實現讓全世界人用上方便快捷的搜索引擎的願望而能夠耐得住寂寞的決心。
1999年底,百度公司成立於美國矽穀。2001年,百度在北京成立它的全資子公司——百度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盡管百度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但此時的百度若想在搜索引擎這一網絡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這是因為,當時穀歌已經在搜索引擎這一領域處於一枝獨秀、一家獨大的狀態。盡管百度的創始人李彥宏和徐勇在美國矽穀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但如何製作一個搜索引擎的網站、如何管理這樣一家公司,依然是擺在他們麵前的難題。但是,憑借著做出中國人自己的搜索引擎的夢想和熱情,他們兩個人毅然創建起了百度。除此之外,他們既不滿足於將百度做成提供互聯網內容的網站,也不滿足於將百度做成網絡門戶,他們而是立誌將百度打造成一家掌握並提供互聯網核心技術的技術型公司。但他們知道,若想實現這個願望,必須在百度公司的初期專心致力於一個發展方向。隻有將百度公司的基礎打造得牢不可破,才能夠選擇放射型發展的道路。隻有忍耐住創業時期的寂寞,腳踏實地地將百度這家未來互聯網技術型公司的大廈的地基打得堅固,才能讓百度立得更穩,建得更高。
在創業之初,李彥宏和徐勇就做好了承受寂寞的準備。1999到2002年是百度公司的創業初期,也是百度發展最艱難的時期。那個時候,由於百度的業績不佳,無法吸引廣告商來投資以維持公司運轉,使百度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但他們卻堅持了下來。為了獲得資金支持,李彥宏找到索羅斯,向他闡述百度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盡管索羅斯對於“網絡世界”這個新興事物沒有太大的興趣,但他在分析後卻發現了百度巨大的潛力,當即決定購買5000股百度公司的股票。索羅斯購買百度公司股票的這一消息傳開後,立刻吸引了眾多投資者跟風購買,百度公司的危機暫時解除了。除此之外,百度的發展也逐漸步入正軌。到2007年,百度在中國搜索引擎的占有量高達72.4%。這正是由於他們善於蟄伏、能夠忍耐住創業之初的寂寞產生的結果。因此,在他們看來,這種忍耐是必需的,隻有耐得住寂寞、經受住寂寞考驗的人才能成大器。正如同那句古話一般:“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隻有在寂寞中堅持下來的人,才能感覺到自己積弱成強的變化。事實正如李彥宏和徐勇所想,經過六年的磨煉,他們的堅持終於使百度在搜索引擎這一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設想一下,如果當初他們沒有忍耐住創業初期的寂寞和無人賞識的痛苦,決定將百度公司停止,怎麼會有今天成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並且仍然在穩定發展著的百度呢?
可以說,百度人正是憑借著他們耐得住寂寞的堅強意誌,將百度從零一直打造成這座讓人仰望的互聯網世界大廈。因此,渴望成功的人們應該看到,盡管寂寞會讓人在一段時間裏變得孤獨甚至要承受痛苦,可一旦這個人能夠經受住寂寞,這個人必將成大器。古往今來,有太多的人因為承受住寂寞而功成名就。像江邊垂釣的薑子牙、南陽臥龍的布衣丞相諸葛亮,到現代的解決了十三億中國人吃飯問題的袁隆平,以及將海爾打造成世界第一大白色家電製造商的張瑞敏,他們不都是因為耐住了生命中的寂寞並抵住了外麵花花世界的誘惑,才使自己在事業上取得成功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