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活躍於日本財政界的巨子、先後擔任三井銀行的總裁和日本財政部長的池田所彬說:“許多人認為,薪水階級的成功術是經常到領導家裏去拜訪、送禮。倘若自己不能去,也要讓太太代理。我在三井銀行服務時,我的領導名字叫做早川千去郎。我太太問我:‘需不需要我到早川先生家去拜訪?’我立刻回答說:‘我並不想以此來成功。’我從不為了成功,而利用太太代替自己去逢迎領導。在職業場所中,大家都不好意思當著眾人的麵送禮,所以大家都走領導的後門,我認為這是不需要的。”
池田先生很溫厚,頭腦也好,沒有特質欲,也沒有名利欲,隻知盡忠職守,其他的事都不想,因此很受人尊崇。
求人切豈腳踩多隻船
有一位退休師傅,兒子跟人吵架,一氣之下動了手腳,把人打得掛了花,闖下了大禍,被關進了臨時拘留所,等待著他的將是法律的製裁。
老師傅就這麼一個兒子,視同心肝寶貝,見兒子蹲了班房,又氣又急,飯吃不下,覺睡不著,簡真感到整個世界都崩塌了。加上老伴兒整天以淚洗麵,更使他覺得沒了活路。
這時,有人給老師傅出主意:別這麼死心眼兒了。當今社會都是人求人,有關係什麼事都能通融。你這麼成天悶在家裏也不是辦法,為兒子著想,得趕緊出去“活動活動”呀!
老師傅聽了眼前一亮,緊接著頭又垂了下去。他這一輩子,老實巴交,小心謹慎過日子,奉公守法,兢兢業業,從來信奉萬事不求人,也沒有什麼事值得去求人。除了老婆孩子,其他社會關係一個也沒有。求誰呢?
領居幫他分析情況,說他兒子的事弄不好得判刑,該提早到檢察院“活動”。
另一個說,檢察院管起訴,最後結果還得看法院如何判,所以該去法院“活動”。
還有的說,判歸判,隻要關係硬,搞個假釋,保外就醫什麼的還不是很容易。你們是大單位,領導有來頭,麵子大,求他出麵作擔保,把人保出來也行。
又有人說,市場上有個賣肉的某某,跟公安局某科長是連襟,可以求他高抬貴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放人算了。
甚至有人竟然出了這麼個主意:牢房的滋味兒可不好受,聽說某某的親威在看守所當管教,你得趕緊去他家打點打點,到時候省得兒子在裏麵遭罪。
鄰居們七嘴八舌,主意出了一火車,把老師傅搞得暈頭轉向。人家都是一片好心,老師傅不能不聽,於是,他橫下一條心,豁出一張老臉,就求人這一回吧!他與老伴兒商量了一整夜,第二天,從銀行取出了自己一輩子的積蓄2萬多元錢,開始馬不停蹄地奔走。今天跑東家,明天串西家,每天累得東倒西歪地回來。
鄰居們給他指的路子,他幾乎都跑遍了,甚至街道辦事處、居委會也走了不止一趟,逢人便遞煙、流淚、送禮、訴說。人們聽了案情,都覺得老師傅挺可憐,他兒子挺冤枉,一邊陪他歎氣,一邊說願意想辦法幫忙。
總共算起,老師傅求人求了十幾家,送禮送了一萬多,他一天天地跑,一天天地等,可兒子就是出不來。一轉眼,半個月過去了。
有一天,兒子遛遛達達回家了。一家人喜出望外,感謝老天爺開眼,熱心的幫忙。
他們哪裏想到,兒子的罪過根本沒什麼嚴重,屬治安問題,行政拘留15天,賠些醫藥費,事情也就完了。
痛定思痛,老師傅心中很不是滋味兒,倒不是對花了那麼多錢而後悔,而是一想到當初求人的情形,禁不住感慨萬千。誰都不知道,為了求人說情,放兒子一馬,他給人下跪了好幾次呢。
知情人獲悉,在這件事情上,誰也沒幫老師傅的忙。
聽了這話,你也許感到震驚,可事實就是如此。許多求人者為了把一件事辦成,並且保證十拿九穩,便多方奔走,求了這個又求那個,見佛就拜。
其實這正是求人之一忌。因為,第一,當你把事情拜托一個人後,再去求別人,等於對前麵的人不信任,最起碼也是沒有信心的表現。第二,人多嘴雜,多方神仙一旦碰頭,說法不一,辦事方法不一,容易出岔子,搞不好反倒會把事情搞砸。
不要“有事有人,無事無人”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曆:當你遇到了一種困難,你認為某個人可以幫你解決,你本想馬上求他,但你後來想一想,過去有許多時候,本來應該去看他的,結果你卻沒有去,現在有求於人就去找他,會不會太唐突了?甚至因為太唐突而遭到他的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