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多栽花,少栽刺(2)(2 / 3)

再者,要恭維別人時,也不可講出與事實相差十萬八千裏的話,例如,你看到一位流著鼻涕而表情呆滯的孩子時,你卻對他的母親說:“你的小孩子看起來很聰明!”對方的感受會如何呢?本來是恭維話,卻變成了很大的諷刺,收到了相反的效果。若你說:“哦!你的孩子好像很健康的樣子。”是不是好多了呢?

所以,恭維別人時要坦誠,這樣,你所說出來的恭維話,會超過一般恭維話的境界,成為真正誇讚別人的話,聽在對方的耳中,也會倍感自然。

古人雲:“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一個人不可能隻有缺點,而沒有長處。也沒有一個人隻有長處,沒有缺點。所以,我們在恭維他人時,若能找出對方的優點與之相處,一定可得到很完美的結果。也就是說,將對方的優點提出來誇獎,這樣做了之後,你可多得一個朋友,同時增加你的機會,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對於真正的英俊男人應該怎樣恭維呢?或許你認為這太簡單了,事實上並不盡然。有的人用明星的話,他當然樂意接受你的恭維。假若很不巧,對方非常討厭這位電影明星的話,那麼會產生什麼結果呢?也許對方會板起麵孔說:“什麼,我和他很像,這簡直是對我的一種侮辱!我最討厭他那種人……”這時,你隻好在一旁苦笑了,肯定感到尷尬。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男性對男明星都有自己的價值觀,這份好惡的感覺非常清晰,因此,最好是不要引用明星來讚美人家。如果要用的話,應該先說:

“哎!你對某明星的感覺如何?”

“唔……我覺得他很不錯,尤其是演技真精湛!”

“哦,我也覺得。對了,以前沒有人向你提起過,你長得很像他,非常英俊!”

這是很重要的技巧,否則,很可能得到相反的效果。

恭維不能鸚鵡學舌,人雲亦雲

恭維他人,不隻是嘴皮動動、腦袋點點那麼簡單,它是一門學問。那種模仿一個人的讚美、恭維之言,永遠是庸碌無為的一種表現。有些人自己想不出怎樣恭維,隻能跟著別人說重複的話,附和別人的讚美。

古時候,朱溫手下就有一批喜歡鸚鵡學舌拍馬屁的人。

一次,朱溫與眾賓客在大柳樹下小憩時,無意中說了句:“好大柳樹!”

賓客為了討好他,紛紛起來互相讚歎:“好大柳樹。”

朱溫看了覺得好笑,又道:“好大柳樹,可作車頭。”

實際上,柳木是不能做車頭的。但還是有五六個人互相讚歎:“可作車頭。”

朱溫對這些鸚鵡學舌的人煩透了,厲聲說:“柳樹豈可作車頭!我見人說秦時有指鹿為馬的事,想不到你們也是應和的這種人!”於是把說“可作車頭”的人抓起來遣送回家了。

恭維如果是違心的,會令對方認為你在溜須拍馬。盲目的追隨別人的讚美更是如此。

恭維這門藝術,不但需要用合適的方式加以表達,而且還要有洞察力和創造性。一位舉止優雅的婦女對一個朋友說:“你今天晚上的演講太精彩了。我情不自禁地想,你當一名律師該會是多麼出色!”這位朋友聽了這意想不到的評語後,像小學生似地紅了臉,露出無限的感激。

沒有人不會被真心誠意的讚賞所觸動。哈佛大學弗爾帕斯教授經曆過這樣一件事:

有一年夏天,天氣又悶又熱,他走進擁擠的列車餐車去吃午飯,當服務員遞給他菜單的時候,他說:“今天在那些爐子邊燒菜的小夥子一定是夠受的了。”

那位服務員聽了後吃驚地看著他說:“上這兒來的人不是抱怨這裏的食物,便是指責這裏的服務,要不就是因為車廂內悶熱而大發牢騷。多年來,你是第一個對我們表示同情的人。”

由此可見,恭維他人不可人雲亦雲,樹立自己的獨到之處是讓人感動的。抓住一個人或一席話的獨特之處來進行委婉的恭維,能贏取人心,調節氣氛,這要靠培養敏銳的觀察、機智的應變能力才能達到的境界。

《紅樓夢》中史湘雲、薛寶釵勸賈寶玉為官為宦,走仕途經濟之路,賈寶玉大為反感,對著史湘雲和襲人恭維黛玉道:“林姑娘從來沒有說過這些混賬話!要是她說這些話,我早就和她分手了。”湊巧這時黛玉正好來到窗外,無意中聽到這番話,使她不覺又驚又喜,又悲又歎。這之後,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感情更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