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智的人把自己的幸福安置在自己的行動之中
追逐虛名的人把幸福寄托在別人的言辭上;貪圖享樂的人把幸福寄托在自己的感官上;而有理智的人,則把幸福安置在自己的行動之中。
大學畢業之後,雄心勃勃的李勇獨自來到深圳闖天下。由於深圳是大多數畢業生就業的首選地之一,因此其競爭也異常激烈。李勇在深圳找了整整一個月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這讓他開始產生恐慌的感覺,但是恐慌是沒有用的。隻有繼續跑人才市場,繼續不停地在網上投簡曆。有一天,他看到一家著名企業內刊招聘記者,就立即激動地攜作品集趕了過去。
但是到了現場他才發現,僅有一個崗位,居然有兩百多競爭者,並且很多競爭者無論在學曆、資曆、年齡,還是口才方麵都勝過了自己。李勇排在麵試隊伍最後麵,看著那些優秀的應聘者一個個沉重地走出考場,李勇越來越覺得自己沒有希望了。
剛好在這個時候,坐在大廳裏等候的其他應聘者開始閑聊。其中有這麼幾句牢騷話引起了李勇的注意:“來的都是有經驗的人,小小內刊還拿不下來?一個麵試還搞這麼複雜!”“肯定要當麵出題讓應聘者動筆,不怕它,都帶了作品集來,還說明不了問題?”
李勇心裏一動,當即在簡曆的背麵寫了一篇叫做“求賢若渴”的現場短新聞。輪到麵試時,李勇把這篇作品呈了上去。結果可想而知,李勇被錄用了。老總說:“其實正確的方法大家都注意到了,但心動不如行動,隻有你當時把大家都注意到的東西先做在了前麵。”
心動不如行動,隻有抓在手裏的才是屬於自己的,很多人都習慣於把幸福寄托於被動的等待,寄托於美好的幻想。但是,理智的人會把自己的幸福安置在自己的行動中,他們才是最聰明的人。
行動方案:
1用心工作
在工作中要想取得好的結果,關鍵是要用心去做。以發生在商場的一個小場景為例:一位消費者,在大賣場的貨架之間徘徊,想找一瓶奶粉。他看到一位服務人員在另一邊整理貨架。“我想找一罐蛋白質含量高的奶粉,請問在哪裏可以找到?”
服務人員的反應可能有下列幾種:
第一種:理都不理消費者,繼續整理眼前的貨架。
第二種:瞄消費者一眼,冷冷地丟出三個字“不知道”。
第三種:客氣地回答消費者:“請你走到第三個貨架,左轉到橫排第五個矮櫃,就可以看到奶粉專櫃。”
第四種:服務人員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聆聽他描述產品,隨即帶他到奶粉貨架,拿下一種銷量較好的高蛋白質奶粉遞給他,同時說:“我想您挑選蛋白質含量高的奶粉,應該是想讓您的寶寶長得更結實,我再向您推薦另外一種高鈣的產品,您先試度,或許可以讓您的寶寶更健康。”
第四種服務人員是最有心、最有行動力的員工,他的用心不但會讓顧客感到舒心,他也能比其他服務人員推銷出更多的產品。
2 終身學習
一個計算機博士在10年前不幸遭遇車禍變成了植物人。10年後他終於被治好了,但他已無法適應這個社會了。因為時代在發展,他所擁有的那些知識大都已經過時。這就是“人力資源衰減理論”,即人們所擁有的知識、經驗、技能等人力資源會隨著時間的延續自然衰減。落後就要挨打,衰減就要被淘汰,麵對很多公司向員工們提出的“不換腦袋就換人”的警告,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學習,為自己的知識體係注入新鮮的血液。終身學習,永遠不讓自己被這個時代所拋棄。
3思路決定出路,要懂得變通
(1)善於思考,善於變通,你就能巧做別人眼中的棘手事。
(2)突破思維定式,進行創新思考,是你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的源泉。
(3)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大的事業,沒有遠見是不行的,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4)思路超前,就能想別人之不敢想,為別人之不敢為,自然就能夠發現別人視而不見的絕佳機會,獲得成功也是水到渠成。
(5) 換一種思維方式,能使你在做事情遭遇困境時找到峰回路轉的契機,同時開辟一片新的天地。
(6)當一條路已經走不通時,如果還繼續堅持,那就是走入了死胡同。此時,積極思考、大膽開拓新的道路,將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