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儀式展會禮儀(1 / 3)

第一節 商務簽字儀式

簽字儀式是一種比較隆重、正式的禮儀,禮儀規範比較嚴格。首先應做好文本的準備工作。有關單位應及早做好文本的定稿、翻譯、校對、印刷、裝訂、蓋章等項工作,同時準備好簽字用的文具(包括簽字文本並按參加國數目準備相當份數的文本、鋼筆、吸水紙等)、國旗等物品。簽字儀式一般程序如下:參加人員在儀式舉行場地集合;雙方簽字人員在規定的席位落座;助簽人員分別站立在簽字人員座位旁邊,協助翻揭文本,指明簽字處。

兩國間舉行簽字儀式時,先在本國保管文本上簽字。橫版印刷的文本在左側簽字;豎版印刷的文本,則在右側簽字。然後與對方交換文本簽字,橫版印刷在右側,豎版印刷在左側。由本國代表在本國保管的文本最上方簽字的形式叫做“優先簽字”。在對方保管的文本上簽字完畢後,雙方再次交換文本。

數國間舉行簽字儀式時,通常按國家名的英文字頭排列順序進行。簽字人分別在每個國家的文本上簽字,在本國保管的文本上,本國代表應在最上方位置上簽字。簽字人和其他國家代表並排或相對落座。助簽人員用吸水紙按壓簽字部分;簽字人員分別起身、講話,共同舉杯慶賀(多用香檳酒)。

在拍照留念時,有些簽字儀式從頭至尾拍照不受限製,有的隻允許拍攝其中某一場麵;有些規格較高的簽字儀式,兩國的高級首腦將出席,顯示出該項簽字行為的重要;列席人員通常為5人左右,坐、立均可。一般情況下,簽字儀式需要15~20分鍾。

從禮賓禮儀的角度講,還應重點掌握以下幾點。

第一,參加簽字儀式的雙方(或多方)的賓主人數應大體相同。除了簽字的人以外,為了表示對簽訂的協議、協定、條約的重視,往往由更高級或更多的領導人和有關人員參加簽字儀式,此時雙方參加的人數和出席者的身份應通過協商,大致相同。

第二,簽字場所的桌台設置和人員位次應符合禮賓儀式要求。通常的樣式有三種:一種是簽字廳內設置長方桌一張做簽字桌,桌後放兩把或多把椅子為簽字人員的座位,主左客右。座前擺置各自保存的文本,上端分別放置簽字文具。如遇涉外,還應在桌中央擺一旗架,懸掛簽字雙方或多方的小國旗。參加簽字儀式的人員按主賓各一方並依身份順序分站於自己一方簽字人的座位後麵。

另一種是簽字廳內設長方桌一張作為簽字桌,桌後放兩把或多把椅子為簽字人員座位,主左客右。國旗分別懸掛在各自的簽字人員座位的後麵。參加簽字儀式的人員按主客各一方並依身份順序分坐於自己一方簽字人的對麵。

再一種是簽字廳內設兩張或多張桌子為簽字桌,主左客右,雙方簽字人各坐一桌,小國旗分別懸掛在各自的簽字桌上。參加簽字儀式的人員按主客各一方並依身份順序分坐於自己一方簽字人的對麵。

第二節 商務開業典禮程序

開業典禮是指商業企業在正式營業時舉行的熱烈的慶祝儀式。“熱烈、隆重”是開業典禮儀式的基本要求;擴大企業知名度、樹立企業形象是開業典禮的目的。開業典禮是企業在社會公眾麵前的第一次亮相,這“第一印象”體現著企業領導人的組織能力、社交水平以及企業的文化素質,它往往也會成為社會公眾對企業取舍和親疏的重要標準。因此,企業領導一定要按照禮儀要求,精心安排好這“第一次”活動,為企業麵向觀眾亮好“相”。

1.開業典禮準備

開業典禮應當本著熱烈、隆重、歡快和節約的原則進行,力戒鋪張浪費和盲目比闊。開業典禮的準備工作,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準備請柬精心擬出邀請賓客的名單,提前發送請柬。這些人中,包括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社區負責人、社團代表、新聞記者、員工代表以及公眾代表等,並將請柬提前12小時送達出席人手中。

(2)擬定典禮程序和接待事項負責簽到、留言、題詞、接待、剪彩、鳴炮、奏樂以及攝影、錄像等有關服務工作的人員,應及時到達指定崗位,按照典禮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工作。

(3)確定剪彩人員參加剪彩的除主方負責人外,還應在賓客中邀請地位較高,有一定聲望的知名人士同時進行剪彩。

(4)擬寫賀詞或答詞事先確定好致賀詞的賓客名單,並為本單位負責人擬寫答詞。賀詞和答詞都要言簡意賅,達到溝通感情,增強友誼的目的。

(5)安排一些必要的慶祝節目,以創造熱烈歡快的氣氛。慶祝節目,最好由本企業員工擔任,這樣可以培養員工當家做主的精神和職工的自豪感。本企業沒有這方麵人才,也可以邀請外單位的人前來助興。

2.現場布置

進行儀式的現場,一般設在企業門口。現場布置要突出喜慶感,渲染熱烈氣氛。一般要懸掛“×××開業慶典”的會標。準備好音響、照明設備,排列好花籃,使場地氣氛顯得隆重、熱烈。會場兩邊可布置來賓贈送的花籃、牌匾、紀念物品。會場四周可掛彩帶、宮燈等。選擇場地時要注意地勢空闊,以便容納觀眾。如果對交通有所影響,要事先取得有關管理部門的同意。

開業典禮活動一般分為開場、過程和結束三個階段。由主持人宣布來賓就位。典禮開始時,可奏樂或播放節奏明快的樂曲,在非限製燃放鞭炮的地區,可燃放鞭炮慶賀,接著奏廠歌、店歌或舉行升旗儀式。企業負責人首先致辭,向來賓及祝賀單位表示感謝,並簡單介紹本企業創辦經過和經營項目等。接著可安排上級領導和來賓代表致賀詞,並祝其生意興隆。賀詞應言簡意明、熱烈莊重、真誠祝願,友好善意,切忌信口開河,長篇大論。發言結束,再一次奏放輕鬆明快的樂曲,以增加氣氛。典禮完畢,宜安排些氣氛熱烈的慶祝節目,如放氣球、敲鑼打鼓、舞獅子、奏喜慶音樂,或舉行文藝演出等。

3.開業典禮結束

典禮儀式結束後,主人可引導來賓進廠或進店參觀,這期間可以向來賓介紹本企業擬將生產或銷售的主要產品、承攬的主要項目以及經營決策,這是讓上級、同行和社會公眾了解自己企業的好機會,也是宣傳商品和服務的好機會,可以舉行短時間的座談,廣泛征求來賓的意見和建議。也可準備一個留言簿,請來賓在上麵留下自己的建議或意見,還可與來賓一起合影留念。此外,可以準備一些小禮品,印上“開業典禮”字樣,向來賓贈送,擴大公眾宣傳效果。

開業典禮結束後,會有大批顧客隨主要來賓一同進入商場,企業領導人和營業員一起,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口或各自的崗位,迎接首批顧客光臨。營業員更應注意銷售禮儀,同時感謝顧客惠顧,歡迎顧客再來。還可以準備一些為開業典禮特別製作的購物袋,上麵印上開業日期、經營範圍、地址、電話等字樣,贈送給顧客作紀念。

總之,開業典禮的形式並不複雜,時間也不長,但一定要辦得熱烈隆重、富有新意,要給人留下強烈而又深刻的印象。

第三節 常見的開業儀式

開業儀式的常見形式之一,是開幕儀式。在名目眾多的各種開業儀式之中,商界人士平日接觸最多的,要首推開幕儀式了。恐怕正是出於這種原因,開業儀式與開幕儀式往往是被畫上等號的。

嚴格地講,開幕儀式僅僅是開業儀式的具體形式之一。通常它是指公司、企業、賓館、商店、銀行正式啟用之前,或是各類商品的展示會、博覽會、訂貨會正式開始之前,正式舉行的相關儀式。當開幕儀式舉行之後,公司、企業、賓館、商店、銀行將正式營業,有關商品的展示會、博覽會、訂貨會將正式接待顧客與觀眾。

開業儀式的常見形式之二,是開工儀式。開工儀式,即工廠準備正式開始生產產品、礦山準備正式開采礦石時,所專門舉行的慶祝性、紀念性活動。

為了使出席開工儀式的全體人員能有身臨其境之感,比照慣例,開工儀式大都在生產現場舉行,即以工廠的主要生產車間、礦山的主要礦井等處,作為舉行開工儀式的場所。

除司儀人員按慣例應著禮儀性服裝之外,東道主一方的全體職工均應穿著幹淨而整潔的工作服出席儀式。

開工儀式的常規程序主要有五項。

第一項,儀式宣布開始,全體起立,介紹各位來賓,奏樂。

第二項,在司儀的引導下,本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陪同來賓行至開工現場肅立,如機器開關或電閘附近。

第三項,正式開工。屆時應請本單位職工代表或來賓代表來到機器開關或電閘旁,首先對其躬身施禮,然後再動手啟動機器或合上電閘。全體人員此刻應鼓掌誌賀,並奏樂。

第四項,全體職工各就各位,上崗進行操作。

第五項,在主人的帶領下,全體來賓參觀生產現場。

開業儀式的常見形式之三,是奠基儀式。奠基儀式,通常是一些重要的建築物,如大廈、場館、亭台、樓閣、園林、紀念碑等,在動工修建之初,正式舉行的慶賀性活動。

對於奠基儀式現場的選擇與布置,還有一些獨特的規矩。奠基儀式舉行的地點,一般應選擇在動工修築建築物的施工現場;而奠基的具體地點,則按常規均應選擇在建築物正門的右側。在一般情況下,用以奠基的奠基石應為一塊完整無損、外觀精美的長方形石料。在奠基石上,通常文字應當豎寫。在其右上款,應刻有建築物的正式名稱。在其正中央,應刻有“奠基”兩個大字。在其左下款,則應刻有奠基單位的全稱以及舉行奠基儀式的具體年月日。奠基石上的字體,講究以楷體字刻寫,並且最好是白底金字或黑字。

在奠基石的下方或一側,還應安放一隻密閉完好的鐵盒,內裝與該建築物有關的各項資料以及奠基人的姓名。屆時,它將同奠基石一道被奠基人等培土掩埋於地下,以示紀念。

通常,在奠基儀式的舉行現場應設立彩棚,安放該建築物的模型或設計圖、效果圖,並使各種建築機械就位待命。

奠基儀式的程序大體上分為五項。

第一項,儀式正式開始,介紹來賓,全體起立。

第二項,奏國歌。

第三項,主人對該建築物的功能以及規劃設計進行簡介。

第四項,來賓致辭道喜。

第五項,正式進行奠基。

此時,應鑼鼓喧天,或演奏喜慶樂曲。由奠基人雙手持握係有紅綢的新鍬為奠基石培土。隨後,再由主人與其他嘉賓依次為之培土,直至將其埋沒為止。

開業儀式的常見形式之四,是破土儀式。破土儀式,亦稱破土動工。它是指在道路、河道、水庫、橋梁、電站、廠房、機場、碼頭、車站等正式開工之際,所專門為此而舉行的動工儀式。

破土儀式舉行的地點,大多應當選擇在工地的中央或其某一側。舉行儀式的現場,務必要事先進行過認真的清掃、平整、裝飾。至少,也要防止出現道路坎坷泥濘、飛沙走石,或是蚊蠅撲麵的狀況。

倘若來賓較多,尤其是當高齡來賓較多時,最好在現場附近臨時搭建某些以供休息的帳篷或活動房屋,使來賓得以免受風吹、日曬、雨淋,並稍事休息。

破土儀式的具體程序共有五項。

第一項,儀式宣布開始,介紹來賓,全體肅立。

第二項,奏國歌。

第三項,主人致詞,以介紹和感謝為其發言的重點。

第四項,來賓致辭祝賀。

第五項,正式破土動工。

其常規的做法是:首先由眾人環繞於破土之處的周圍肅立,並且目視破土者,以示尊重;接下來,破土者須雙手執係有紅綢的新鋤墾土三次,以示良好的開端;最後,全體在場者一道鼓掌,並演奏喜慶音樂,或燃放鞭炮以示慶祝。

一般而言,奠基儀式與破土儀式在具體程序的操作上大同小異,而其適用範圍亦大體相近。故此,這兩種儀式不宜同時在一處舉行。

開業儀式的常見形式之五,是竣工儀式。竣工儀式,有時又稱落成儀式或建成儀式。它是指本單位所屬的某一建築物或某項設施建設、安裝工作完成之後,或者是某一紀念性、標誌性建築物,如紀念碑、紀念塔、紀念堂、紀念像、紀念雕塑等,建成之後,以及某種意義特別重大的產品生產成功之後,所其專門舉行的慶賀性活動。

舉行竣工儀式的地點,一般應以現場為第一選擇,如新建成的廠區之內、新落成的建築物之外,以及剛剛建成的紀念碑、紀念塔、紀念堂、紀念像、紀念雕塑的旁邊。

應予重視的是,在竣工儀式舉行時,全體出席者的情緒應與儀式的具體內容相適應。比方說,在慶賀工廠、大廈落成或重要產品生產成功時,應當表現得歡快而喜悅。在慶祝紀念碑、紀念塔、紀念堂、紀念像、紀念雕塑建成時,則須表現得莊嚴而肅穆。

竣工儀式的基本程序通常一共有七項。

第一項,儀式宣布開始,介紹來賓,全體起立。

第二項,奏國歌,並演奏本單位標誌性歌曲。

第三項,本單位負責人發言,以介紹、回顧、感謝為主要內容。

第四項,進行揭幕或剪彩。

第五項,全體人員向竣工儀式的“主角”——剛剛竣工或落成的建築物,鄭重其事地恭行注目禮。

第六項,來賓致辭。

第七項,進行參觀。

第四節 剪彩

很久以前,在美國的一個鄉間小鎮上,有家商店的店主獨具慧眼,從一次偶然發生的事故中得到啟迪,以它為模式開一代風氣之先,為商家獨創了一種嶄新的慶賀儀式——剪彩儀式。

當時,這家商店即將開業,店主為了阻止蜂擁而至的顧客在正式營業前闖入店內,將用以優惠顧客的便宜貨爭購一空,而使守時而來的人們得不到公平的待遇,便隨便找來一條布帶子拴在門框上。誰曾料到這項臨時性的措施竟然更加激發起了擠在店門之外的人們的好奇心,使他們更想早一點進入店內。

事也湊巧,正當店門之外的人們的好奇心上升到極點,顯得有些迫不及待的時候,店主的小女兒牽著一條小狗突然從店裏跑了出來。那條“不諳世事”的可愛小狗若無其事地將拴在店門上的布帶子碰落在地。店外不明真相的人們誤以為這是該店為了開張誌喜所搞的“新把戲”,於是立即一擁而入,大肆搶購。讓店主轉怒為喜的是,他的這家小店在開業之日的生意居然紅火得令人難以想象。

向來有些迷信的他便追根溯源地對此進行了一番“反思”,最後他認定,自己的好運氣全是由那條被小女兒的小狗碰落在地的布帶子所帶來的。因此,此後在他旗下的幾家“連鎖店”陸續開業時,他便將錯就錯地如法加以炮製。久而久之,他的小女兒和小狗無意之中的“發明創造”,經過他和後人不斷“提煉升華”,逐漸成為一整套儀式。它先是在全美,後是在全世界廣為流傳開來。在流傳的過程中,它自己也被人們賦予了一個極其響亮的鼎鼎大名——剪彩。

剪彩,在從一次偶發的“事故”發展為一項重要的活動程序,再進而演化為一項隆重而熱烈的儀式的過程之中,其自身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例如,剪彩者先是由專人牽著一條小狗來充當,讓小狗故意去碰落店門上所拴著的布帶子。後來,改由兒童擔任,讓他單獨去撞斷門上所拴著的一條絲線。再後來,剪彩者又變成了妙齡少女。她的標準動作,就是要勇往直前地去當眾撞落拴在門口上的大紅緞帶。到了最後,也就是現在,剪彩則被定型為邀請社會賢達和本地官員,接剪刀剪斷禮儀小姐手中所持的大紅緞帶。

第五節 商務剪彩儀式所需用品

剪彩儀式上所需使用某些特殊用具,如紅色緞帶、新剪刀、白色薄紗手套、托盤以及紅色地毯,儀式的主辦方應仔細地進行選擇與準備。

紅色緞帶,即剪彩儀式之中的“彩”。作為主角,它自然是萬眾矚目之處。按照傳統做法,它應當由一整匹未曾使用過的紅色綢緞,在中間結成數朵花團而成。目前,有些單位為了厲行節約,而代之以長度為兩米左右的細窄的紅色緞帶,或者以紅布條、紅線繩、紅紙條作為其變通,也是可行的。一般來說,紅色緞帶上所結的花團,不僅要生動、碩大、醒目,而且其具體數目往往還同現場剪彩者的人數直接相關。循例,紅色緞帶上所結的花團的具體數目有兩類模式可依。其一,是花團的數目較現場剪彩者的人數多一個;其二,是花團的數目較現場剪彩者的人數少一個。前者可使每位剪彩者總是處於兩朵花團之間,尤顯正式;後者則不同常規,亦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