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公共場所的基本禮儀
公共場所是眾人共同使用的地方,這就要求大家共同配合,共同利用。如果眾人都隻為自己考慮,高聲談笑,一人蓋過另一個人的聲音,最終的結果是誰都聽不清對方的話,所以它是一種很不文明的行為。人群越是集中的地方越要求交談者低聲細語,聲音的大小以不引起他人的注意為宜。交談時使用的手勢不應過多或是不用,否則會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在莊嚴肅穆的場合裏,一定要保持絕對安靜,不得在他人講話時,分心、注意力不集中、一心二用、與其他人隨意交談或翻閱書刊。
保持安靜是公共場合最重要的,走路時鞋子的質地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聲響,所以腳步要放輕,更不能故意走得咯咯作響。遇到急事時,也不能急不擇路,慌張奔跑。特別是穿短裙或旗袍的女士,要臨危不亂。
注意在公共場合中的姿態,如桌子的作用是放東西,不是用來休息,所以不要趴在或坐在桌子上。沙發坐起來很舒服,但是要在他人麵前端正地坐好,切不能躺在沙發裏,顯出懶洋洋的或十分疲乏的樣子。不要蹬踏窗台或椅子,也不要任意毀壞公用物品。
他人需要自己幫助時,可盡力而為。得到他人幫助時應致謝。自己的行為妨礙了他人應當說聲“對不起”。
在公共場合最好不要吃東西,更不可以逼著在場的人嚐一嚐你吃的東西。吃東西的場合是在家裏或餐廳裏,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吃東西是應當避免的。愛吃零食的女士在公共場合裏,為了維護自己的美好形象,一定要克製。
在公共場所需要打噴嚏,擤鼻涕,一定要掩口、避人,使用手帕,而不要幹咳、亂甩。隨地吐痰是一種很壞的習慣,隻要嚴於律己,就可以做到不隨地吐痰。同他人交談時,切忌唾液亂飛。
第二節 保護環境
現在經常提到的“可持續發展”,狹義一點說就是環境的保護。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也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全球的變暖,臭氧層的空洞,日益破壞的生態環境,這些現象使許多有識之士奮起為保護環境而鬥爭,不甘人類社會為環境汙染所毀滅。現在西方各國大都建立了環保組織,其中包括世界性的環保組織,領導著此起彼伏的環保運動。保護環境是全人類的義務,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這裏所講的保護環境主要分以下幾個層次。
(1)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
(2)保護自然環境。在公園不亂扔果皮紙屑等,否則會受人指責、幹預。在這類地方遊覽和休息完畢,要自覺地把自己製造的廢棄物帶走。毀壞樹木、踐踏綠地、采折花朵、汙損雕塑等行為會為人人所唾棄。
(3)愛護公共場所的衛生。在高速公路和鐵道旁邊都不能拋廢棄物品。對公共場所的公用物品倍加愛惜,對此汙損、偷竊都為公德所不容。下雨或下雪時進入公共場所,要自覺地將雨具留在室外或前廳。應在門外的擦鞋墊上擦幹淨鞋子,拖泥帶水地入內,是很失禮的舉動。到受保護的場所參觀、遊覽,要穿上鞋套後再入內。
第三節 乘公共汽車禮儀
乘公共汽車,首先要做到排隊上車。有素質的人不僅自己排隊上車,而且會幫助或禮讓婦女、老人和兒童、殘疾人上車。
上車後應自動購票,不要等售票員主動來找。有座位的年輕人應主動讓座給車上的孕婦、病人、老人和抱孩子的婦女。碰到他人給自己讓座,要立即表示感謝;而不能表現出心安理得的樣子,假如自己不打算去坐,則應禮貌地向對方說明原因,如“謝謝,我在本站就要下車”。
乘車時要以禮待人。乘公車比較擁擠不小心踩了別人,應馬上道歉,被踩的一方也要有寬容的態度,不要張口罵人。
座位是給乘客提供休息的,不要把提包或行李放到身邊的坐椅上,將腿長長地伸到通道上雖然舒服,可樣子十分難看,也影響乘車人的來回走動。
在車上要保持安靜,不要高聲談笑,即便你自以為講的事情十分有趣,也會影響別人,讓人厭煩。
打噴嚏會使唾液四濺,無論在哪裏,想打的時候一定要以手帕掩擋。公車上人多空氣流通不好,更要注意,公車上為了安全不許吸煙、果皮紙屑等廢棄物要隨身帶著,而不可以隨地亂扔。
戀人要明白車上是公共場所,不可親熱過度,如兩人都有座,可請女士靠窗而坐。
如與長輩和朋友一道乘車,則下車時應由男士或年輕者先下,然後幫助女士或年長者下車。
第四節 乘轎車的禮儀
在外事活動中,人們乘坐轎車是很講究禮儀的。首先,主人陪客人同乘一輛轎車時,主人應幫助客人先上車,而不可以自己先上車。先為客人打開轎車的右側後門,並以手擋住上框,提醒客人注意別碰頭。等客人坐好後,才可小心關門,注意不要夾了客人的手或者是衣擺,然後主人應從左側後門上車。
抵達目的地時,主人應先下車,並繞過去為客人打開車門,以手擋住車門上框,協助下車。客人不要自行下車,當親友一同乘車時,男士和晚輩也應如此照顧女士和長輩。若與親友一同乘車,應請女士與長輩先上車,並為之開關車門。如果女士裙子太短或太緊不宜先上車,應請男士先上,此時男士不必相讓。
女士上車時最得體的方法是:先輕輕坐在座位上,然後再把雙腿並攏,然後一同收進車內;下車時,要雙腳同時抬起同時著地,不可一先一後。
其次,轎車上的座次也分尊貴,以後排與司機成對角線的位置為最尊貴,即後排右座。其餘尊卑次序為:後排左座、後排中座、前排右座。
如果賓主不同車,則主人的坐車應行駛在客人的坐車之前,為其開道;如果賓主同車而行,宜請客人坐在主人右側,如果有翻譯人員可以坐在前排右座。
若一人乘車,可坐後排;若三人乘車,且為同性,可前排坐一位,後排坐兩位;若三人中男女皆有,那麼可全部坐在後排。一男二女,女士可坐在一側,男士坐另一側;二男一女,宜請女士居中。
若主人充任司機,隻有一個客人可坐前排,有二至三個客人,則可請較熟的人或者身份相近的坐前排。
最後,在轎車行駛過程中,主人可向客人介紹一下活動的安排、沿途的名勝等。如果客人顯得有些疲乏,則不宜交談,可讓他休息一會。但在車內不要吸煙,一般也不宜聽收音機或放音樂。
若主人叫的士送客人回家,應事先付賬。
第五節 乘火車的禮儀
乘火車時,若同行者中有男士或年輕者,他們應首先上車,找好座位,放好行李之後,再回頭幫女士或長者上車。下車時也應由男士或年輕者先開道。
登上火車後,對號入座,不能見座就坐。去餐車就餐時,不宜搶座。遇上兩個並排的座位已經坐著一個人,那麼坐前應有禮貌地征得對方的同意。
進入車廂後,不要很熱情地向在座的人做自我介紹,客客氣氣地向鄰近的乘客點頭致意就行了。臨別時可與周圍的乘客道再見。
在車上與其他乘客交談時,應注意以不妨礙他人為宜。不要誇誇其談,也不要打聽他人的隱私。可以談高雅的或者無足輕重的,不要說家長裏短的。
假若身旁的乘客正在閱讀書刊或閉目養神,就更不要大聲談笑或自言自語,以免幹擾別人。不要隨意取閱人家的書刊,也不要悄悄湊過去與別人看同一份報紙,要先征得同意。
在火車上吃的東西,最好不要帶刺鼻的氣味,果皮紙屑不要隨手亂扔,投到窗外更不可以。在車上最好不要吸煙,要管教孩子不準用髒手亂抓、亂拿他人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