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者大多是有錢人,他們紛紛降價拋售物業,致使新落成的樓宇無人問津,整個房地產市場賣多買少,找不到客戶,地產商和建築商們因此焦頭爛額,一籌莫展。然而,李嘉誠顯得格外冷靜,時刻關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多年的創業經驗告訴他,要想幹出一番事業,絕不能與大眾走同樣的路子。他懂得“高峰時退出,低穀時投入”的黃金法則,於是決定逆流而上,大量收購各大公司或企業低價拋售的物業。
另一方麵,他堅信世事亂極則治、否極泰來。他理智地分析了內地與香港多年來的交往狀況,相信中國政府不會以武力收複香港。因為若要收複,1949年就可以收複,不必等到現在。中國政府當年保留香港,是因為考慮到其可作為對外貿易的通道,這樣對內地的發展可能更有利。現在的國際形勢和香港的特殊地位並沒有改變,因此中國政府武力收複香港的可能性不大。
經過仔細思考與分析之後,李嘉誠覺得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拓展良機,於是大膽地實施自己的計劃。他將買下的舊房翻新出租,又在地盤上興建物業。
李嘉誠的這一舉動是需要超凡的膽識與氣魄的。為此,他的親朋好友都替他捏了一把汗。與此同時,同行公司的地產商們都在等著看他的笑話。
房地產衰落的局麵一直持續到1969年,等到1970年的時候,“中共以武力收複香港”的謠言不攻自破,於是各個產業開始複興起來,房地產生意更是日益興旺。這時,李嘉誠已積累了大量的物業資本,從最初的12萬平方英尺,發展到35萬平方英尺。生意異常紅火,李嘉誠每年僅憑房屋出租一項收入就高達390萬港元。
在這場房地產大災難中,李嘉誠成了最大的贏家。親朋好友為此歡呼雀躍,而那些本想嘲笑他的地產商們卻因錯失良機悔恨萬分。
有人說李嘉誠是賭場豪客,他這次能夠取得成功,純屬僥幸。實則不然,李嘉誠絕不是一位投機家,他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是因為具備雄鷹一樣理智的頭腦,非凡的智慧,善於捕捉商機。
機遇到來後有停留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任何時候都可以去抓它,但在哪一時刻最為有利,便是值得我們職場人士認真考慮的了。“穩、準、狠”是雄鷹捕獵的秘訣,也是每一個在職場中打拚的人成功的法則。
每一次捕獵都要有幾分勝算的保證
孫子兵法上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鷹在生存競爭中尊重每個對手,而不會輕視敵人。在每次捕獵之前,鷹都會去了解獵物,觀察並記住獵物許多細微的個性特征和習慣,所以鷹的攻擊很少失誤。
雖然人類號稱是最聰明的動物,但我們的周圍卻充滿著很多缺乏自知之明的人。他們或者誌大才疏、自命不凡;或者妄自菲薄、缺乏自信;或者在能力方麵以己之短,搏人之長,結果事倍功半,成就寥寥;或者朝秦暮楚、見異思遷,到頭來年華流逝、歲月蹉跎。
職場中人,誰都想獲得成功,誰都想得到晉升。然而,有些人明明知道某個職位並不適合自己,即使競爭成功也無法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也要去湊熱鬧爭一爭,要證明自己很有本事,卻從來不去想一想,揚短避長的職位競爭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