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斯認為:金融市場天生就不穩定,國際金融市場更是如此,國際資金流動皆是有榮有枯,有多頭也有空頭。市場哪裏亂,哪裏就可以賺到錢。學會辨識混亂,投資者就可能會賺到錢;局麵越混亂,膽大心細的投資者就越能賺到錢。一般情形是跌得越低,向上彈的力就會越大;跌得越深,市場越亂,就越可能出現反彈的大好行情。但是情況常常是:市場越亂,投資者就越跟著一起亂。因此市場上常常會出現恐慌性割肉和追漲殺跌的“自殺者”。
亂局對冷靜而客觀投資人來說,正是天賜良機,因為這可能是大撿便宜貨的好時候,也可能是財富重新分配的時候。不過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太容易,投資者除了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外,還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
索羅斯投資策略中最重要的一條原則就是不戀戰,形勢不好趕快閃,認賠出場決不耽擱。1974年的時候,索羅斯在日本股票市場占有了極高的持股比例。有一天下午,東京某營業員打電話告訴他,日本人對陷入水門案件醜聞的尼克鬆總統反應欠佳,當時正在打網球的索羅斯毫不猶豫地立即決定拋出股票。由此可見迅速決策是許多成功投資者的必備功夫。
索羅斯絕不花15分鍾以上的時間做研究。索羅斯說過,日本是他喜歡的地方之一,他願意在他喜歡的市場裏投資。既然全部撤出,必然是他認為局麵不妙。但是對於還沒有發生的事,能夠果斷地立刻做出決定,並訴諸行動,沒有半刻遲疑,這樣傑出的決斷力,絕非常人所能做到。
失敗的投資者往往有一種戀戰情結,漲了還想多,跌了又不肯認賠,拿不起放不下,最後隻能落得個看了難過,殺了手軟的結果。
一些別人聽來可能平淡無奇的話,在索羅斯聽起來,可能就是重要的買進或賣出的信號。
各國重要領導,甚至重要的地方官員、商界大腕的談話,往往都會有很重要的含義在裏麵,聰明的投資者總能聽懂其中的含義,從而做出正確的預測。
1992年,德國聯邦銀行行長史萊辛格在演說中提到:如果投資人認為歐元是一籃子固定貨幣的話,那就錯得離譜了。當年總統為了經濟問題,一再提高馬克的利率,使得馬克變成強勢貨幣,而為了維持彙率的穩定,德國及意大利不得不跟進,但是英國及意大利的經濟情況不理想,因此在苦撐彙率之時,對德國抱怨連連。
索羅斯聽完史萊辛格的演講之後,確定其中必有他意,有可能是在影射意大利的裏拉。後來索羅斯與史萊辛格交談時,問史萊辛格對歐元作為貨幣有什麼看法。得到的回答是,對方喜歡歐元的構想,但是對歐元的叫法不太喜歡,如果同一名稱叫馬克的話,他才會比較容易接受。
索羅斯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於是立刻放空意大利裏拉,這讓他大賺了三億;隨後索羅斯借了一大筆英鎊,然後改換馬克,又賺了十億美金。索羅斯的反應說明了解讀弦外之音的重要性。
有的投資者總是抱著一種“事不管股,高高掛起”的態度。索羅斯則剛好相反,他關注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獲取的消息甚至口耳相傳的小道消息,淋漓盡致地發揮他的解讀能力。
197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索羅斯聽說銀行要宴請證券分析師,這可是一件新鮮事。雖然索羅斯沒有被邀請,但他卻敏銳地感覺到要有不尋常的事情發生。接下來,他以最快的速度買進經營體製較佳的銀行股,果然索羅斯通過買進的股票獲利五成。當時他解讀到的弦外之音是:銀行業可能要公布利多消息。
索羅斯在金融界的投資征戰中總是充滿霸氣,或者說是豪氣。很多人誤以為隻是“命運之神”特別眷戀索羅斯,認為他隻不過是一個贏了的賭棍,如果賭輸了他也就是窮光蛋一個。
其實,索羅斯在冒險之前,是作過充足的風險評估的,他的每一次冒險都是有理有據的。雖然是豪賭但那些並不是他的全部財產。他時常會在下注之前先以小額資金試一下市場,索羅斯從來不會用他的全部家當去賭市場。
索羅斯每次的下注方式都是先研究市場,發現浮華現象,找出亂市本質,隨後才會調集大批資金,予以致命重擊。隻不過他每次的研究速度快得驚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