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耐克公司,作為國際知名品牌的製鞋企業,但在全世界沒有一家製鞋廠。該公司有一個理念:在幫別人賺錢的過程中發展自己。怎麼幫別人賺錢呢?生產企業最需要訂單,給你訂單,並且較多讓利,就是幫你賺錢。耐克經常想的一個問題是,你跟耐克公司合作是否能賺錢。盡管讓給別人的利多,自己的利就少了,但耐克維持了大生產、大協作、大市場、大流通的運行格局,自己賺的也必然會多。假如耐克自己辦鞋廠,從買地皮、建工廠、購買設備原料和培訓員工做起,不但投入多,且耗時長。而委托別的企業加工,隻要預付定金就可以了。這樣可以做到投入少,見效快,利潤率和回報率也必然會大幅度提高。
耐克公司可以引用為我們處世的經驗和方法。
台灣威京總部集團主席沈慶京的處世觀點就是:創造人生被利用價值。並且他恰到好處地處理了利用與被利用的關係。
他早年坐過牢,出來後斷然脫離幫派,當了異國外勞,跑了兩年多的船。1974年,27歲的他返回台灣,準備“河海航行人員特考”,等待放榜的4個月,到報關行當差。3年後,他因緣際會,成了台灣紡織品配額大王;又過10年,投身金融市場的他一躍成為台灣股市四大天王之一。
在奮力打拚的年代,沈慶京最感到被利用的價值的是他被鮑朝枟利用。1977年,他在贏得島內紡織界“配額大王”名聲後,是年結識了中興紡織老板鮑朝枟先生。這位來自江蘇較小沈年長38歲的前輩,熱心、講義氣,對朋友、晚輩處處給予鼓勵與幫助的氣度,讓小沈相當折服。
“我初闖商場的那些年,鮑伯伯不僅不理會外界對我出身背景的蜚短流長、惡意中傷,對我這個後生晚輩倍加關切,更以種種機會鼎力玉成我的事業,直到1989年過世為止。如果沒有他老人家的慧眼發掘,就沒有今天的我,也沒有現在的京華城!”他說。
回想自己從年輕時坐牢到毅然回頭,他說,在工商界艱辛奮鬥將近30年的曆程,覺得還稱不上成就了如何的大事業。但不管如何,卻也坦蕩地表明:一個人在他麵對人生種種困境與挑戰時,一要有不向挫折妥協的決心與努力,二要樂意被人利用,去發揮自己的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華。如果你覺得被人利用好不服氣,那你就關起門來孤芳自賞吧。
看《三國》的人都知道,那些英雄豪傑,都處投奔別人,就是為了被人利用。從某種意義上說,你學有所成之後,進入社會,尋找工作,就是主動地找人利有自己的價值。
在公司中,你個人存在著被利用的價值時,便代表你有一定的行情,同時也有了揮灑的舞台,可以展現利人利己的成績。換言之,“被利用”代表了“被肯定”。“創造被利用”則更多了主動性、主控性和積極性三大精神。《孫子兵法》中有所謂“致人而不致於人”的教戰守則,其意思是說,依我的想法支配敵人,而能自由進退,不受敵人支配。這當中有兩個原則,一是主動,一是機動。要支配敵人、主控情勢,必得處處主動。要不受致於敵人,必時時機動。主動加上機動,便能改變敵我相對的力量關係取得勝利。
相對於“創造被利用的價值”中的主動性,我們發現許多人常常一廂情願地期待別人的給予,甚至別人的指示,而不知如何強化自己的服務。舊式的忠誠隻不過反映出自己無法自立的依賴心理。象經營企業一樣經營自己,以獲得消費者高度滿意為己任,這才是鷹派的同仁,而非缺乏積極性的鴿派。
在與人交往上,被人利用一次,也會多一次發展的機會。另外,你被人利有了,反過來也可以去利用別人。
站到有經驗的人身邊
有人在處世中摔了跟頭、吃了虧,歎息自己缺少經驗。其實在處世上可以借鑒學習別人的經驗,生活中總有一些處世經驗豐富的人,你可以與交朋友,不時地請教人,得到他的指點,這樣你就會少碰壁。曆史上的一些著名軍事家,個人的智商是很高的,也何嚐不是一個處世的高手,但是他還有招納賢士來為自己出謀劃策。如果劉備不顧茅廬把諸葛亮請出來,那麼天下就不可能有他的蜀國了。諸葛亮就是劉備身邊一個有經驗的人。
相反,那個昏庸的袁紹,就不善於利用有經驗的人話,田豐主動出謀劃策,他不僅不領情,反而還殺了人家。這樣的人如此對待有經驗的人,不敗才怪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