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巧借東風,多財善賈(1 / 2)

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部力量可以化為己用。個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但如果廣泛運用別人的力量,巧妙借用他人的力量就會增強自己的力量,從而達到“結網天下,雀無所逃”。

胡雪岩是個敢於突破陳規舊矩,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本事開創新局麵的人。胡雪岩創業之初所動用的資金,幾乎全是借來的,而不是他自己的。阜康的進一步發展,有已經結成牢固的生意夥伴關係的龐二支持;做生絲生意卻由大家集股;藥店可以打官府的主意;而典當業,他則看中了蘇州的富家公子。

胡雪岩看中蘇州那班富家公子,也是抓住了一次借助別人的資金、開創自己的事業的機會。胡雪岩因為生絲銷洋莊,去了一趟蘇州,在蘇州結識了蘇州富家公子潘叔雅、吳季重、陸芝香等人。當時太平天國運動發展迅猛,由廣西進湖南,經湖北,沿長江直線而下,定都金陵,清軍或望風而逃,或一觸即潰,太平軍攻城掠池,不可一世。

太平軍在大舉進攻蘇、浙之時,蘇州地麵極不平靜。一方麵官軍與太平軍交戰的江南大營就在這一帶,官軍打仗,保民不足卻騷擾有餘,令這些家藏萬貫的富家公子們害怕。另一方麵太平軍也步步進逼,大有橫掃江浙,入主東南之勢。這當然更讓這些富家公子們害怕,大有天下將變的恐懼。因此,這幫富家公子在蘇州的房屋、田產自然是不能帶到上海去的。但他們卻有大量的現銀。他們知道胡雪岩是錢莊老板,因而想借胡雪岩的錢莊,把這些現銀帶到上海用去。

胡雪岩當場就為這些整日提著鳥籠尋花問柳的富家子弟,將這些現錢如何使用做了籌劃,他建議將這些現銀存入錢莊,一半用作長期存款,以求生息;一半用作活期存款,用來經商。存款的錢莊以及生意的籌劃,都由胡雪岩一力承當,總的原則是動息不動本,以達細水長流的目的。

其實,當初這些富家公子們向胡雪岩提出這樣的要求時,胡雪岩並不打算接受他們的存款。他知道這些人過慣了靠著祖上留下的田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善於揮霍而不善理財。到了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上海,如果任憑他們坐吃山空,要不了多久,他們也就落魄市井隻能靠借貸過活了。而且,憑著自己閱人閱世的經驗,胡雪岩知道,這幫全然不知生活艱難的闊少,往往既不切實際又不辨好歹,和他們打交道,常常會吃力不討好,實在犯不著。

不過,轉念一想,胡雪岩發覺自己又遇到一個絕好的機會。如果這些闊少不是急功近利,而能夠聽從自己的建議,對自己的生意也是一大幫助。有了這筆巨額的長期可動用的資金,自己什麼事都可以幹。於是胡雪岩就這樣巧借東風,為自己吸納了一筆可以長期動用的資金。

香港船王包玉剛先生是香港經濟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在發展海運事業之初並不懂海運,完全是門外漢,既不懂得技術也沒有資金,買不起大船。即使買得起大船,他也不會搞海運。

但包玉剛不是常人,商界巨子自有商界巨子的眼光和手段。包玉剛雖不懂海運,卻能看出市場的發展趨向明白當時世界航運正處於發展的繁榮期,搞海運可賺大錢,就想到多買船。要買船自然需要巨額資金,自己卻雙手空空,身無分文,錢可以從銀行貸,但銀行肯貸款給自己嗎?自己一無家產,二無背景,總不能空手套白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