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心簡:心不贅物,自在逍遙(2)(1 / 3)

在年輕人出發的時候發現行李少了很多,他非常焦躁,但是時間緊迫又要趕車,來不及重新收拾,他隻好帶著簡單的行李出發了。臨走時,他隻來得及帶上那口鍋。

開始的時候,年輕人總是不能靜下心來享受自己的假期,每到一個地方,他總是擔心妻子而往家中打電話,或是給同事打電話問自己的工作。他完全沒能享受他的假期,被憂慮所困的他決定提前回去工作。

在一個渡口,年輕人發現了船夫在樹下閉目養神,他對船夫說:“你不努力工作,到什麼時候才能享受生活呢?”

船夫沒有坐起來,隻是睜開了眼,反問他:“那你覺得我現在在做什麼呢?”年輕人頓悟了。他看到船夫用疑惑的眼神看著自己手中的鍋,才想起,這一路,他從來都沒有用過這口鍋。

生活從本質上來看很簡單,卻因為我們想得過多而變得複雜。就像這名年輕人一樣,什麼都想做到完美,於是讓自己越來越累,慢慢為了迎合別人而活,沒有時間享受自己的幸福。生活需要奮鬥,同時也需要享受,心態平和一點兒,要求低一點兒,也就能離幸福更近一點兒。

生活中,我們不妨做一個船夫,簡單地生活,在奮鬥之後也別忽略了停下腳步享受生活。在享受生活的時候就要全身心地放鬆,不要去憂慮那些看不到的未知。生活的旅途上務必做到輕裝上陣,才能有足夠的空間承載幸福。

4.放慢步調,放慢生活

放慢步調,才能找到心有靈犀的美好。

有一個木製車輪被人砍下一個角,它從此成了廢物,再也不能使用。車輪很傷心,它決定找一塊合適的木塊填補自己,使自己重新變得完整、有用處,於是它開始長途跋涉。

它走得很慢,一路上,它看到了美麗的草原、鮮豔的花朵,還有各種各樣的動物。累了,它就在柔軟的草地上打盹,聽著風和小鳥的歌聲,覺得心中十分安寧。

終於有一天,它找到了合適的木片,又變成了一個車輪。再次被裝到車上時,它發現自己隻顧著向前滾動,再也看不到美麗的風景,再也聽不到動人的歌聲。它覺得很痛苦,終於領悟到:原來殘缺也有殘缺的好處,一旦走得太快,就會錯過很多東西。

常聽人感慨世事難兩全,但不能兩全也許並不是一件壞事,殘缺的部分有時能給人帶來驚喜。就像故事中殘缺的車輪想要變得完整,一番旅程後,它突然明白當一個人太過圓滿、太過急切,就會錯過很多重要的東西。生命的意義不是不停地趕路,有時需要步調慢一點兒,眼光不要隻盯著前方不放,才能更好地欣賞大千世界。

一個人如果能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一切,即使他不富有、不特殊、不引人注意,也會有一份他人比不上的充實心態。人生的富足不在於擁有和索取,而在於你的心靈發現了什麼。凡事如果囫圇吞棗,就會沒了滋味。人要想有一雙發現的眼睛,就要學會放慢步調,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用心體會周遭的每一個細節。當你能夠做到用心靈體會周圍事物的每一個起伏,你便擁有了一顆禪心。

我們處在一個忙碌的時代,身心每一天都在高速運轉,大街上終日都有匆匆忙忙的身影。人們為了生計奔波,在這樣的情況下談參禪,何其不易。但也正因如此,心靈才更需要禪來舒緩。我們的心就像一塊柔軟的布,被現實浸透擠壓,皺皺巴巴,沾上各種泥漿,越來越硬。我們需要清風舒展它,需要細雨洗滌它。親近自然、領悟禪意,就是心靈的清風細雨。

格林先生是個忙碌的英國人,每天都在為工作奔忙,連周六周日也不得休息。這一天,格林先生聯係了一個位於偏遠牧場的廠商,他開著自己的車去簽合同。歸途中,汽車拋錨,他打了電話給汽車公司,汽車公司的人向他道歉,說要半天以後才能來拖車。格林先生自認倒黴,給自己的妻子打了個電話,妻子說:“既然晚上車才能回來,這個時間你不妨下車散散步,看看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