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成熟率真的個性,性感給你添魅力(1)(2 / 3)

什麼是個性呢?個性就是個人獨有的品位和氣質,你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坦蕩大方,都能相信自己能夠解決好。不像有些人遇到緊要的事,就會手忙腳亂,不知該如何是好。相比之下,這就具備了個人魅力。同樣,有些人看上去是美若天仙,但就是缺少那麼一點文化品位,隻有膚淺地談吐事理,這樣就會讓人覺得缺少內涵,與多數隻是漂亮女子沒有區別,不免讓人遺憾。相反你能恰當地融入到談話的氛圍之去,機智地表現自己的才能、智慧和幽默,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具有良好的文化素養和睿智的談話技巧,那麼你的個性也就表現得淋漓盡致,讓大家讚不絕口。

因此說,沒有個性的女子,不可能成為一名真正的美麗女子,更別想成為性感女人了。

一位名人說過這樣一段話:人的個性說起來非常簡單,實際上它是一個人提高自己生活品位的難題。因為個性的培養,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而是一個人長期的精神風貌、行為方式、情感特征的綜合表現。沒了個性,一個人就會流於庸俗,更不可能出類拔萃。作為性感女人,應當懂得漂亮的服裝可以買得到,而個性不是用錢就能從商店裏買回來的。個性的內涵是自己良好的言行舉止,是否具有品位,是否能夠吸引人的精神氣質。性感是迷人的,但是如果培養出一種真正的個性之美,那麼你的形象就會更加動人。

誠然,個性是特點與外表的總和,也是自己與他人不同的地方。

人所穿的衣服、臉上的線條,說話的聲調、思想的深度,和由這些內在發展出來的品德、一種積極的品格,並學會以有力的方式表達自己,才會形成我們獨特的迷人個性。

性感靠我們自己打造

女人的美麗是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和諧統一。它既包含女性的容貌美和形體美,也包括女性的內在氣質和修養,包括心靈的美。這就是性感魅力,是需要後天的經營修煉的,而且內在美遠比容貌和外形更重要。

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類是宇宙美的化身,女性美是人類美的頂峰。愛美是人的天性。”正因為人類對一切美好的事物有著強烈的渴望,許多年來,人類一直在追求美、創造美。中國古代很重視女人的容貌美,許多讚美美女的詩句更是膾炙人口。比如: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等等。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做完美女人始終是每個女人的夢想。

但是,像那些詩裏所講的真正容貌超眾的女人總是少數,大多數女人的容貌還是各有千秋,有著平常的美。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這是一個事實,我們都不能違背,但也並不是完全不能改變。這種改變主要靠我們內在氣質上的修煉,使這種美發之於內而形之於外,推動我們做完美的女人。台灣作家林清玄說:這個世界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獨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內在意義。那麼,改變表象最好的辦法,不是僅在表象上下工夫,一定要從內在加以改革……不是每個容貌亮麗的女人都稱得上是美麗女人、性感女人;相反,許多真正算得性感女人的,她們的容貌並不是十分完美。比如希拉裏,她雖是1999年美國《男士健康》雜誌評選的第一性感女人,可是就在克林頓剛當選美國總統時,美國曾經有媒體挑剔第一夫人腿短、腰長、發型土。還有評選時位列第六的奧爾布賴特,她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人,她曾在一次接見記者采訪時坦率地承認自己“像個小圓麵包”。但這些都不影響她們成為美國男士心目中的性感女人。當“克林頓領導美國,希拉裏領導克林頓”的時候,當“攻克男人堡壘的”奧爾布賴特號“子彈列車”匆匆斡旋於世界風雲的時候,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們都會在電視上看到她們那種擋不住的魅力。她們以自信的風度、卓越的智慧和超強的能力,改寫了傳統的性感定義:性感不是女性的曲線,而是女性的力量!

1998年,雅芳公司在世界婦女狀況調查問卷中,其中有一項調查項目是“我希望人們認為我……”被調查婦女的選擇分別是:自信(48%),健康、快樂(34%),聰明、智慧(33%),漂亮(17%),性感(7%)。一方麵,我們欣喜地看到當代女性對自信、健康、智慧的重視;另一方麵,也說明多數女性對於性感還有程度不同的模糊認識。其實,自信、健康、智慧本身與性感是並不矛盾的,而且是性感的重要內容。

在接受調查的3萬名婦女中,有差不多2.8萬名婦女沒有選擇“性感”,大約主要是兩方麵的原因:一是有些女性雖有“天使麵孔、魔鬼身材”,但怕人家將她們看成格調不高的人,於是不願選擇;二是有許多女性將性感的條件看得過高,把容貌、三圍等作為了主要的衡量標準。這不僅反映在多數女性身上,甚至連一些明星人物也有類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