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花西月錦繡4(新)05(1 / 3)

第五章

這時綠叢另一側有狗叫聲傳來,我俯身在一簇豔色花叢之中,卻見一馬一狗自遠處而來,馬上端坐著一個湖衫書生,繃著臉四下張望。我在花叢中細細看他,正思忖著會不會是易容的張德茂或是人偶前來誆騙,然不及我思索,黑狗早就叫著衝進花叢中,將我撲倒。蘭生跟了過來,急道:“木槿。”蘭生把狗攆走,把我從花叢中拉了起來。我上上下下地看了他半天。他對我笑道:“我是真身,斷非趙先生的人偶,你且放心。”我正嘿嘿傻笑,他卻快速地替我把了把脈,確定我沒有事了,才長長地噓了一口氣,然後發現了我的眼睛,“你的眼睛可好?”他的身上血跡斑斑,想是曆經一場惡鬥,方才掙脫幽冥教的魔掌,心下一陣後怕,卻見他眼黑了一圈,想是昨夜又找了我一宿,心中又是一陣感動。我有心想問他的身世,卻一時之間不知從何道起,隻得怔怔地看著他。蘭生淡淡一笑,卻不提昨夜之事,也不問有何奇遇,隻是堅持讓我坐在馬

上,他拉著馬往前走著,行不到兩步,人卻忽地倒地不起。我隻得跳下馬來,扶起蘭生,驚覺他左胸口長長的一道傷口,還翻著皮

肉。我一時顧不得細想,自懷中掏出塊帕子替他拭著傷口。死別生離同一恨,夢魂驚,猶似聞低喚。我的掌中展開那一方上好的柔黃帕子,慢慢滲滿蘭生的黑血,漸漸淹沒了

那巧奪天工的中原繡工,一幅鴛鴦戲水圖便焦黑了起來,最後唯見帕子的一角

細細繡著阿史那家的金狼頭。一切都模糊了起來。蘭生悠悠醒來,對我喘著氣,沒有血色的嘴唇對我一張一合,我聽不真

切。一陣風吹來,我呆愣中,指間微鬆,那帕子便迎風飄向空中,似隨天命而去,我傾身想去抓住,身後卻被人死死拉住。“此處乃是危崖,”蘭生撫著傷口,眼中藏著驚懼,對我厲聲喝道,“不要命啦。”我再回頭,柔黃的帕子化作一個小點,飄向遠山白霧,再不見蹤影。

幽閨舊伴,死別生離同一恨。

夢魂驚,猶似聞低喚。

清淚滴,鴛枕畔。

深情負盡長遺怨。

此生緣,鏡花水月,都成空幻。

七月初一,潘正越奇襲了興州城,整個城內硝煙彌漫。竇家士兵奸淫擄掠了三天,取走了足夠的補給,又將城中年輕貌美的女子搶了一百餘名,方才離去,令方圓八百裏的城鄉百姓都膽戰心驚。

七月初五,兵臨汝州外八百裏。汝州城便封了城,蘭生一病不起,我等便落腳在一處破屋。七月初六,蘭生醒來之際,不同我說話,也不吃常人食物,竟像個沒油

的機器人一般整日直直地望著天空。唯有一天夜晚,小忠不知從何處捕了一隻大田鼠回來,趴到蘭生身上,蘭生立刻從它嘴裏搶了,當著我的麵生撕活剝起來。

我明白那是練無笑經給鬧的,於是白日裏偷偷出去尋些短工,晚間抓些野兔、射些野鴨來給他生吃。

時植槿花鬧枝頭,破牆的一溜槿樹鬱鬱蔥蔥,那槿枝籬笆上更是綴滿紅白花朵,累累繁盛。然而當初放在那戶人家桌上的石頭還在,顯見是再也不回來了。

這一日我坐在門檻上,往事一遍遍在腦海裏過了又過,就像一部部老式的電影,所有的畫麵都是黑白的,有些甚至已然漸漸泛黃。然而那櫻花林中的花瓣卻永遠是那新鮮柔亮的粉色,我甚至可以聞到那空氣中飛舞的櫻花的香甜,一睜眼,卻是沐浴在槿花瓣中。

那位恩公是蘇醒的非玨嗎?他的眼睛好了吧。可是,就像撒魯爾說的,非玨是不會認出我的,因為他從來也沒有看清我長的什麼樣子。

木槿花在枝頭靜靜地看著我,好像在對我無聲而歎。我仰頭眯著我那開始消腫的蜈蚣眼。正午的陽光照在破敗的牆頭上,一陣風起,蘭生來到我的身邊,眼眶深陷的大眼睛看著我,也不說話,默了半晌。我牽動了嘴角,想試著對他微笑一下,不想卻扯出一串淚珠子來。

這一日我聽鎮裏說是有君氏大掌櫃包了三隻大舫,請了明月閣的豔姝和富戶畫舫遊玉人湖,正在找流民拉纖。我想起那日在巷子裏聽到的那句:“翎雀乍幸明月閣,畫舫夜遊玉人河”,而且我亦想借此機會去找賈善,便與蘭生商定同去。

這汝州城裏著名的玉人湖,說起來還具有深刻的曆史意義。話說三百年前,東庭四帝仁宗是一位少有的好皇帝,勤政愛民,經常微服私訪,體察民間疾苦,並經常巡幸煙花之地,探討青樓文化。有官僚投其所好,便在仁宗常去的汝州城大力開發娛樂事業。

於是,兩岸青樓教坊鱗次櫛比,琳琅滿目;每到夜晚,亮若白晝,歌舞不休,王孫公子偕同玉人麗影綽綽徘徊於湖邊畫舫。仁宗龍心大悅,索性便賜名玉人河。後來五帝真宗遷都至北地,汝州風光銳減,卻仍是大庭朝的風月聖地之一。直至原青江助軒轅氏在西安重登大寶,改西安為西京,隨軒轅氏同來的富商貴族,多在鄰近的汝州再置產業,使得汝州再複當年勾欄盛景,每到夜晚,玉人河兩岸便燈火輝煌。

蘭生告訴我,人人皆道明月閣乃汝州城一絕,是當地最有名的妓館,那裏的姑娘個個貌美如花,色藝雙絕,隻見那非同一般的富貴人。而這些客人又照顧著妓館的生意,故而即便在戰亂年代,這個明月閣依然是生意興隆,歌舞升平。

我們來到玉人河時,早有三隻氣派的大舫停在碼頭。

為首的一艘鑲金砌玉的豪華大舫停在出河口中央,四周盡以五彩絲線細細穿著精致的琉璃珠子作綴,沉寂的夜空裏隻顯得分外金碧輝煌,奢靡奪目,令人不禁側目。後麵另有兩艘略小的畫舫,亦是通身金玉作綴,每艘畫舫頭上各掛著三盞大紅燈籠,上麵各映著三個大字“明月閣”。

我暗疑:汝州城富商貴族比興州多,故而軍隊也駐守得較多,比之興州安全些。可畢竟在亂世之際,賈善向來以勤儉謙遜聞名於君氏掌櫃之列,是什麼樣的富貴人敢讓賈善如此招搖過市?

滿臉橫肉的工頭亮出黑粗的皮鞭霍然一響,我與蘭生淹沒在黑壓壓的人群中。

我跟著纖夫的口令一步一步拉著頭前最大的那隻畫舫,粗糙的纖繩磨過肩膀,火辣辣地疼。

岸上的纖夫汗滴下土,聲嘶力竭,汗灑肩頭。幾個年老體弱的,拉了一個時辰就倒地不起,那些工頭便冷著臉子將其拖出扔到一邊,若是沒氣了便直接扔進了玉人湖中,再從後麵一堆的流民裏挑人頂缺。

那幾隻畫舫紅燈高照,絲竹笙歌在湖麵上熱鬧傳來,夾著男男女女的歡聲浪語,映著舫中幾個窈窕的身影擰腰狂舞,在暗河中遙映著流光溢彩的奢靡生活,愈加突顯惡臭泥濘的流民在地獄中苦苦掙紮的痛苦。

過了一個時辰,那艘大舫總算是拉到玉人河道的開闊處,那畫舫便可以自由漂流。纖頭對著夜空吆喝一聲,纖夫們便收了纖繩,歡天喜地地排起長長的隊到工頭那裏——據說每人有兩個饅頭做酬勞。

我正思忖這理應是從君氏每年暗中籌集的善款中所撥吧,隻是為何遲遲不

聞賈善按例施粥?也許是長盛記的分堂吧?忽聞那舫中有笛聲傳出,如泣如訴。我細細聽來,原來是一首抒寫離別的樂府古曲《折楊柳》。古人道別離,比我們現代人要感性得多,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那楊柳依依,正好借以表達戀戀不舍的心情。我暗想,方才明明還鼓樂翻天,喜慶非常,不知是何人突然吹起這首飽含離愁別緒的曲子,這豈不敗興?

然而那吹笛之人顯然功力匪淺,那笛聲悠揚,婉轉悅耳,難掩一片淒切悲傷之意。好像有人在你耳邊輕輕地對你訴說別離之苦。我一時間便回到我那“珍珠如土金如鐵”的瓜州君府。

現如今,問珠湖上也應是碧玉盤上葳蕤盛放,蜻蜓點在粉紅的花骨朵上隨

風搖曳吧,我悵然地想著。當年,也曾有人在湖心亭用笛子吹奏這首曲子哄我睡覺來著。那人連離別亦是這般別出心裁,與眾不同。他明明就要走了,卻偏不告訴

我,便在我午睡之際,吹笛騙我做起那香甜的白日夢來。

等我醒來,揉著眼睛問道“夫人”呢,齊放才報,他早已離去多時了。我思索許久,方才琢磨出其本意來。這樣一個乖張剛強的人卻不忍與我當麵道別離,不由心中感慨,一時惘然。

展眉望去,波光粼粼處,東船西舫悄無聲,唯見江心月浸白……連岸邊的拉纖工人也有三三兩兩地禁不住駐足傾聽,滿麵癡迷。一曲終了,笛聲嫋嫋仍浮於江心微風之上,旋即那畫舫歡快的舞樂之聲勉

強又起,似又恢複了熱鬧。舞影綽綽中,最大的畫舫中走出一人,似是微醉,略顯蹣跚地行至舟頭,扶著圍欄沉思,過了一會兒直起身子迎風而立,才顯那人長身玉立,挺拔軒昂,長發在月色中逆飛,荷色雲錦服上鎖子繡的海棠濃豔風流,微露內裏的白衣比月勝三分,金絲纏枝繡的緊束窄袖,腰帶處鑲著幾塊雕龍畫鳳的瑪瑙,下擺寬幅上的銀繡如意紋在月光下微閃。

那人微醺,獨立舟頭,慢條斯理地低吟著,那細碎的聲音隨風微微傳到我的耳中,“……欲折槿花霜林謝,鏡台空照懶梳妝……”舫中又有個小人影跑了出來,仰頭撲到他的腳下,他手中的銀壺微傾,瓊

漿玉液隨風而飄。他微低頭,伸手輕撫小女孩的雙髻。月光下他紫金冠上的珠子飽滿圓潤,

在月光下顆顆晶瑩閃耀,冠上的金翅羽微微顫動。嗯?不對啊,我揉了揉我的那隻好眼,此雅人看上去十分眼熟啊。忽地有人大力地撞了我一下,我摔在地上。我眼冒金星中卻見眼前有二三

個人高馬大的壯漢,聽口音像是北地那裏來的。長臉的那個凶神惡煞地粗聲喝道:“像個娘們似的杵在這兒做什麼,沒看見窩窩頭快沒了嗎,把老子餓極了就把你給吃了。”

蘭生趕緊扶起了我。我捂著腦袋抬頭。

那群壯漢中那個極高個子的國字臉大漢,左邊臉上還刺著字,像是他們的頭,明目張膽地插上我們的位置。那個國字臉經過我時轉過頭來,陰狠的目光在我和蘭生臉上冷冷轉了一圈,又轉了回去。

蘭生低聲道:“且忍一忍,他們人多,又是北地來的,恐都是些不要命的遼人莽漢,咱們先不要吃眼前虧。”話音未落,前方卻起了騷動,卻聽有人大罵起來:“就這又臭又硬還發黴的窩窩頭,這是給人吃的嗎?”

後麵的人群聽了這話,向前湧去,亦把我們往前擠了去。卻見滿是一籮筐一籮筐的爛窩頭,有幾隻蛆蟲不停地在長著黴斑的窩頭裏爬來爬去,那分窩頭的穿著執事服,滿臉肥肉,黑綢衫裹著圓滾身材,同我們這一幫骨瘦如柴、衣衫襤褸的流民形成鮮明的對比。

“咱們長盛記是可憐你們這些流民,”那肥執事掂起個窩頭,然後扔了下去,冷笑數聲,“怎的,你們這些刁民還等咱們給你們備著燕窩鮑翅來伺候不成?”

長盛記?還真是長盛記總堂?我一下子躥到前麵去,“長盛記的大掌櫃還

是賈掌櫃嗎?”那個工頭先一愣,看到我的蜈蚣眼又嚇了一跳,“哪裏來的鬼毛子?”我沉聲再一次問道:“你們的大掌櫃是賈善嗎?”“是又怎麼樣,你個毛子也配提我們大掌櫃的名?”不等他說完,我厲聲打斷他,“賈善是出了名的賢人善人,如何做了此等

沒有良心的事來?更何況長盛記是君記西州四省最大的分號了,君氏族業規定各分號每年都從進項中扣下善款留存以安撫災民,你既是君氏夥計,難道不知君莫問大老板最不齒的就是這等私扣善款、欺淩弱小、魚肉百姓之事嗎?”

眾人聽得愣了一愣,然後有個中年人附和道:“對呀,這長盛記也是君老板的產業啊,君老板可是有名的樂善好施,我在瓜洲也曾吃過他布的粥,那可都是白嫩新鮮的大米粥啊。”

按君氏慣例,每年經營所得將會有百分之一留著作為善款,就是以防國亂災變,用以給庭朝捐糧、民間慈善所用或是安置災民,當時這是連段月容也同意的事。那長盛記是我君氏西部四省最大的分號,往日在西部各省分號中就數賈善上交的利潤最大,我這才放心授予他西部各分號之大總管,真沒有想到他也做出私扣善款、欺壓流民這種無恥之事,心下便是怒氣叢生,一時也顧不得會暴露紫眼睛,冷聲喝道:“叫你們掌櫃的出來說說,君莫問讓他掌管四省之職,他就是這樣昧著良心來執事的?”

眾人也怒聲附和道:“叫你們掌櫃出來,如此不拿人當人。”

有夥計看著越來越多的圍觀之人,膽戰心驚道:“羅爺,對岸的刁民好像聽到風聲,也繞過來了。”

那叫羅爺的胖執事見鬧事的人多起來,便氣焰頓減,軟聲道:“各位好漢哪,這個,不是我們長盛記欺淩弱小,實在是現下世道不好。那君莫問被擄去西域後,號上的銀兩都被他調走了,故而長盛記看上去是家大業大,實則也就是個空架子。便是賈大掌櫃出來,施的也是這種窩窩頭啊。”

我心中怒氣升騰:我何時調過長盛記的銀兩?此人故意把責任推給我,著實可惡。

“我們拿勞力換糧食,這是我等應得的,什麼叫施給我們的?”幾個壯漢跳出來,其中一個國字臉的揪住那羅爺的前襟提了起來,厲聲喝道,立時那肥胖的身子便離了地。

我定睛一看,正是剛才將我推倒在地,插我們隊的那幾個東北大漢。

那羅爺眼珠一轉,假意道:“這位好漢且放我下來,我現在就去糧庫裏看看,換些白麵來給各位吧。”

那幾人便冷哼一聲,正要放他下來,我上前一步,嚴肅說道:“這位好漢還是先留這位羅爺一留,請餘下的夥計回去調些好的饅頭包子出來吧,以免這位羅爺去搬弄是非,叫些爪牙來,我等在此地等著方為妥帖一些。”

那國字臉冰冷的目光在我臉上又溜了一圈,把那羅爺扔給長臉的,“老七,看著他。”

他大聲對一眾長盛記夥計高聲叫道:“你們羅爺就在這裏,陪我們聊聊,識相的就快點去給爺換些白麵兒,不然老子削了你們家羅胖子。”他聲如洪鍾,底氣十足。

這時,有個夥計一溜煙逃到後麵,喝道:“他們抓了羅爺,快叫人來。”

立時,在那些一筐筐的窩窩頭後麵,有幾個維護場子的高壯打手持著刀槍棍棒衝了出來,見人就打,拉纖的兩岸變成了混戰場麵。

群眾的怒火一經點燃,便是星火燎原,越燒越旺。

饑餓的人群瘋狂地向前擠踩著,我被人踢了幾下,蘭生緊拉著我的手被硬生生地扯走了,我高聲叫著蘭生的名字,但是互相推擠的人群完全掩蓋了我的叫聲。場麵完全失去了控製。

過了一會兒,有人驚呼,官兵到了。我抬眼一瞧,陡然心驚,果真有重兵裝甲的官兵到了。有個像是士官長的模樣,對著混戰中的群眾高叫:“眾民聽著,非常時期,快快棄械投降,不然格殺勿論。”

可是那長盛記的羅爺見官兵到了,便指示夥計不要停手,狠狠地將板磚石塊向流民扔去,而後麵的人群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仍舊往前推擠,有些官兵也被擠倒了。我看得真切,站在前頭的幾個流民,隻是憤怒地用手中的武器捅向官兵。我大聲叫著住手,可是已經晚了。那些官兵沒有辦法,終是下令放箭。我心中又驚又怒,所謂官逼民反亦不過如此了,轉念一想,冷汗又流了出來:若是被官兵抓到了,就等於被宋明磊知道了,焉有活路在。

無數的慘叫聲混著血腥氣傳了開來,一向紙醉金迷、惹人遐思的玉人河邊蔓延著無數流民的鮮血,遠處那三艘畫舫已然隻剩下一個小點,那美妙歡快的歌舞聲猶在耳邊,卻轉眼被無數饑餓的流民那慘叫聲所湮滅。那些可憐的流民到死也是個餓著肚子的,有人背上中了數箭,卻依然血肉模糊地爬到那堆發黴的窩窩頭那裏,含著血淚一口咬下,死不瞑目。

我胸中血氣翻騰不已,高聲叫著蘭生。然而四處箭雨叢叢,混亂之中有人將我撞倒了,眾人踩踏在我身上,我幾欲痛昏,忽覺有人提起我,對我厲聲喝道:“杵在這做什麼,不想死就跳河走啊。”

卻是那國字臉的北地大漢,一把將我扔向河中。我這才發現無數的人在大叫著往河灘逃命,我奮力遊向河中央,耳邊不停傳來利箭呼嘯之聲還有眾流民的慘叫之聲。

這一場悲劇史稱“汝州慘案”,而三國南北朝局麵的巨變,正始於這場慘案。

我往前方拚命遊去,精疲力竭之際,堪堪地趕上那三具華麗大舫中的最後一艘,我使力一躍而上,抹了一臉水。再回頭,卻見對岸仍是火把通明,慘叫之聲依然清晰,令人聞之心驚。

我揉著耳朵,把水倒了出來,那舫上的音樂聲喧嘩起來,卻聽有一主要歌者,似有二個歌童相和,所奏樂器亦不似中原或是大理,有橫笛、拍板和拍鼓,而那歌聲節奏甚是急速歡快。

這好像是北方契丹之地的音樂,果然是契丹人來此?卻不知可有大理的人在?我正想摸到暗處,卻感到有人在我後背。我快速回頭,是那國字臉的北地大漢,我這才想起方才是他救了我。“喂,紫眼睛的,你怎麼樣?”他一邊喘著氣問道,一邊一屁股坐在甲板

上。“我沒事,”我向他拱拱手,“多謝相救,不知兄台可好?”“能殺我的人還沒有出生哪。”那人直起身子來,仰天哈哈大笑一陣,用

力甩了一下頭,水珠就濺了我滿臉,有點像平時給小忠洗澡的感覺。隻聽他歎

聲道:“也不知道我那些兄弟怎麼樣了。”我心中一動,不知蘭生是否也上了這船。他爽朗一笑,“你姓啥叫啥呀,看你文文弱弱的,方才打起架來倒也凶

狠,下次我見著你,自會罩著你。”我也微微一笑,“區區金木,敢問大哥姓名?”“我姓法,叫法舟,打北邊那塊兒逃難過來的,”他嘿嘿一笑,露出一口

白牙,“都說西京天子腳下找食吃容易,卻不想到了梁州遇到潘毛子,唉!世

道忒亂哪。”他站起來扯開自己的衣服,露出強壯的胸肌和窄腰。我別過頭,心想,他的個子真是又高又壯。我見過的人之中,恐是隻有我

那於飛燕大哥才能與之相比了。我站了起來,向他抱了抱拳,就要跳上大舫。他有點發愣,大聲問道:“你上哪裏去?”我正要讓他小聲些,卻感到有人輕拍了幾下我的後背。我快速回頭,背

後空無一人。我疑惑間又有人拍我的左肩,而且還是在我回頭以前已經拍了幾下,我的汗毛豎了起來。法舟卻又不合時宜地哈哈大笑了起來,好像做小偷的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他

在偷東西一樣,“看來這船上有紮手貨啊。”我咽著唾沫,忽然特別想念沉默的蘭生。前頭的大舫舟頭正隱隱坐了一人,黑暗中他戴著鬥笠更是看不清麵目,唯

有一雙厲目發著湛湛的光,那是我再熟悉不過的目光:殺意。

月亮西斜,露出臉兒來,那人也站了起來,對我們抬起了頭。原來那人乃是一耄耋老者,卻鶴發童顏,雙目灼灼有神,一雙厲目邊的太陽穴高高鼓起,顯是高人無疑。

以這老者的功力,方才要置我們死地,如探囊取物一般,必是看我等乃是無辜流民,放我們一馬,如今想是要我們自動離開。我思忖著,便向老人家一躬到底,誠摯地開口道:“這位老人家,我等為匪兵所逼,不幸……”

不想話未完結,法舟卻大喝道:“老頭子,你爺爺我被那群操蛋的官軍相逼,方才上了你的船,有什麼好吃的好喝的,盡管拿出來,不然爺爺我把你的船砸個稀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