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軍出發了,他們快馬加鞭朝邯鄲趕去。這時,企圖一口吞下趙國而又久圍不下的秦兵,恐怕魏軍截斷了歸路,便慌忙撤退,邯鄲之圍遂解,趙國的安全因而得到了保障。趙王再三向無忌拜揖施禮,高度評價無忌是自古以來最賢德的公子。無忌因為得罪了安厘王,從此,有家不能歸,便客居於趙國。

勝利、功勞往往會令人頭腦發昏。無忌雖然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但也有失去警覺性的時候。趙王和平原君向他再三致謝並要加封他領地,他有些飄飄然、喜形於色。這時另一位朋友批評他道:“事情有不可忘記的,也有可以忘記的。別人對你有恩德,是不能忘記的;自己對人有恩德,希望你能忘記它。何況你這次假傳魏王的命令來救趙國,對趙國來說,是有功的;對魏國來說,就不能算忠臣了。如果因為這次成功地救了趙國,就驕傲起來,實在是不應該的。”無忌聽了這話,直感到如五雷轟頂,無地自容。這時朋友如明亮的鏡子,照出了他心靈深處的陰影,並及時地給他指了出來,使得無忌在以後的日子裏,更加注意自己的修養。

毛公、薛公是趙國的兩名隱士,富有才華,講究德行,遠近聞名。無忌在魏國時就聽說過這兩個人,隻是無緣相見罷了。到了趙國之後,通過一些渠道,打聽到毛公混跡於賭徒之中,薛公混入賣酒人家中。無忌想會見兩人,而他倆老躲著不見。無忌打聽到兩人的住址以後,便秘密地步行拜訪,逐漸與他們成了朋友。趙公子勝聽到這事後,不無輕蔑地對妻子說:“從前我認為你的弟弟是天下獨一無二的賢人,現在聽說他與酒鬼、賭徒混在一起,真是太荒唐了”。趙勝的妻子聽後,便規勸弟弟收斂一點,免得人家恥笑。不料,第二天無忌收拾行裝來辭行道:“我當初聽說平原君是一個明智賢能的人,所以我背叛魏王來救援趙國,以順平原君的心意。原來,他結交朋友,隻是氣魄很大,而不是尋求賢士。我在大梁的時候,就聽說過毛、謝二公的才能、德行都很不錯,到了趙國隻怕見不到他們,我這樣的人跟他們交往,還怕他們不理睬呢。現在平原君竟認為我跟他們交往是丟麵子的事,這是我早沒料到的。看來我不應該再與他交往下去了。所以,我決定離開。”

平原君一聽這話,才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雖然結交了許多朋友,但終因門第觀念作祟,忽視了向下層社會尋找具有遠見卓識的摯友、至交。於是,他脫下帽子萬般誠懇地請求無忌留下來協助自己。就這樣,無忌在趙國一住就是10年。秦國聽到魏公子無忌在趙國,便日夜派兵攻打魏國。魏王發了愁,便派遣使臣迎接公子回國。無忌害怕魏王怨恨自己,便警告門客說:“有替魏王傳遞信息者,處死罪。”門客們大都是當年跟隨無忌背離魏國到趙國來的,因此也沒有人敢勸公子回國。毛公、薛公知道這個消息後,一同去見無忌,並勸說道:“公子被趙國尊重,名聲流傳於各國的原因,隻是因為有魏國存在。現在秦國進攻魏國,魏國危急而公子不顧惜,假使秦國攻破大梁,毀壞先王祠廟,那時您還有什麼臉麵活著呢?”無忌還沒有等他倆把話說完,臉色就變了,立即吩咐車夫套馬趕回魏國去。從這裏可以看出,朋友的話,對無忌顧慮的打消,起著何等重要的作用啊!人們常說:“多一個朋友,就等於多了一顆頭腦,多了一份智慧。”這難道不是鐵的事實嗎?

臨行時,趙勝與無忌依依惜別,毛公與薛公也頷首微笑。一群重義氣、重友情的朋友,在紛繁的世態中揮手告別,心中翻滾著永不止息的波濤,為曆史書寫著一曲友誼的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