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挫折——百煉成鋼的意誌,鍛造成功的輝煌(1)(2 / 3)

掃廁所的活兒又髒又累,但貝爾卻幹得踏踏實實。他常常是掃完廁所,就接著擦地板,之後又去幫著翻翻烘烤中的漢堡包。一件接一件,他細心學,認真做,於是很快就得到了彼得·裏奇的賞識。沒多久,裏奇說服貝爾接受了正規職業培訓,然後又把貝爾放在店內各個崗位“全麵摔打”。經過幾年的磨礪,他全麵掌握了麥當勞的生產、服務、管理等一係列工作。19歲那年,貝爾成為澳大利亞最年輕的麥當勞店麵經理。2003年,貝爾又被任命為麥當勞(全球)董事長兼執行官,獲得了人生的成功。

少年是人生的黃金成長期,就像樹苗一樣,隻有經曆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長成結實的大樹。越早放手,越早讓他們自己去摔打,哪怕摔得頭破血流,走投無路,就越能錘煉他們的意誌和處世能力,使他們獨立地成長起來,為人生積累下豐富的經驗。

日本有一句教育口號說:“不要給別人添麻煩。”中國有句俗語說:“小孩子是摔大的。”都是指出了對孩子進行摔打的重要性。生命的綠燈不會久亮不熄,人們常說:“困難是進步的階梯,磨難是最好的大學”。摔打使人硬朗,摔打使人成熟,摔打使人明智,摔打使人增長處世能力。海明威說過,英雄可以被摧毀,但是不能被擊敗。不經曆摔打的人,當困難和磨難臨頭時,就會手足無措而一敗塗地。

一個北大教授在給學生的畢業留言上引用了中國的一句古語: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經曆是最好的老師。經曆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會讓人生擁有豐富多彩的故事,心田才不會幹枯,黑夜才不覺漫長,日子才不會枯燥無味,心中才會常有激情蕩漾。摔打是人生的必修課,及早地摔打自己,將會給漫長的人生帶來不盡的財富。

成功在於再堅持一步

“三更燈火五更天,正是男兒讀書時”,北大學生在走進北大的曆程中,無不經曆了數個夜以繼日的艱辛求索。他們在疲憊不堪的時候,就稍作休息,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和意誌,又繼續投入學習中,堅持、堅持、再堅持,進步、進步、再進步,為了奔向心中那神聖的目標,他們全神貫注於高中階段的學業,聰明與堅持不懈的精神完美地結合到了一起,堅持到底的頑強拚搏,終於收到了令人欣喜的回報。

“行百裏者半九十”。追求成功從來就沒有一帆風順的坦途,獲得成功,往往在於堅持,就像水燒到九十九度一樣,如果此時再加一把柴草,馬上就會看到沸騰的氣泡。但如果放棄了,差一度也隻能永遠是溫水。許許多多的人本來走著相同的路,卻得到了不同的結果,有的人風風光光,有的人窮困潦倒,出現巨大反差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前者堅持不懈而大獲成功,後者半途而廢而一事無成。

北大教授說,世間最難的事是堅持,最容易的事也是堅持。如果願意堅持做一件事,並把這件事當成人生的事業而樂此不疲,那麼就會不斷進步,並激勵自己堅持下去,直到取得成就。而如果把一件事當成了思想和精神上的負擔,就會產生厭倦情緒,就會轉到放棄的路上來,這樣的結果就隻能無所事事了。就像登山,如果堅持登下去,肯定會登到頂峰。如果半路放棄了,就永遠領略不到頂峰的壯美風光了。

一個想成就大事的人,都必須有堅持到底的精神,隻有堅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一個人做一點事並不難,難的是能夠持之以恒地堅持做下去,不管遇到多少障礙,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隻要堅持,就一定會有收獲。

北大學生在總結他們考進北大的經驗時發現,起初他們的同學中有許多比他們聰明的人,也有許多與他們一樣努力的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難度的加大以及體力和精力的耗費,一些人便在思想上開始產生鬆懈和畏難情緒,接著便是努力程度的減退與消弱,最後隻能與北大絕緣了。

人天生就有一種難以擺脫的惰性,這種惰性總是經常跑出來幹擾人的進取動力。特別是當一個人在前進的道路上遭遇挫折和失意時,惰性就會馬上出現,讓人喪失信心,讓人的意誌鬆懈下來。就像願意走下坡路而不願意走上坡路一樣,不再去費盡力氣地追求進步了,這樣也隻能離成功漸行漸遠。

放棄努力是成功的最大敵人。傑出人士與平庸的人最明顯的不同就在於能否堅持。堅持下去就是成功,半途而廢就隻能前功盡棄而一事無成。

其實,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失敗者之所以失敗,都不是別人決定的,而完全取決於他們自己。成功者成在堅持,而失敗者敗在放棄。淘汰失敗者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們自己。正像馬拉鬆比賽,開始奔跑時可謂人山人海,而跑了一段路程後,人就越來越少,原因是他們不能堅持下去了,他們自己淘汰了自己,而獎牌隻好在堅持到底的人中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