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這麼大的事你還不知道嗎?”人群裏一個人回答他:“在教堂的門前來了一隻5隻腳3隻眼、長著山羊胡子而且全身是綠色的奇怪動物。”
費威爾看到村裏最誠信也最聰明的拉比也在人群裏,他想:“一定是真有那樣奇怪的動物,不然這麼有智慧的拉比是不會去的。”
費威爾也相信了他自己製造的謊言,趕緊放下書跑了出去,他自己也陷入了自己的謊言欺騙中。
王永彬在《圍爐夜話》是寫道:“世風狡詐多端,到底忠厚人顛撲不破。”欺騙無論怎樣巧妙,終究像皚皚白雪一樣,是見不得太陽的,隻有誠實,不論在哪裏,都會閃耀信任的光芒。北大詩社的一個酷愛詩歌的學生引用美國詩人的詩說:“你不要不停地變化,來取悅於我。我愛你,是愛你的本色。”
本色是誠,本色是真,本色是客觀的心。保持本色的人是誠信做人的體現。選擇誠信的人,有時可能會遇到些許的障礙,但誠信會使人明智,會帶給人新的生機與希望,會讓人獲取永久的動力。而選擇了欺詐的人,雖然可以蒙混闖過眼前的關口,但他的道路將越來越難行,直到走向失敗。北大教授告誡學生說:“一個人無論多麼有才華,無論他掌握了多麼豐富的知識,如果缺少了誠信,那麼最終他也隻能成為一個無能的人。廣闊的舞台是誠信者的天堂,而不是失信者的樂園。”
誠信創造好運
北大教授在一篇講義裏寫道:誠信是一切美德的皇冠,因為誠信可以把紀律、天職、義務、勤奮、認真以及意誌等表現人類高尚品質的東西自由和諧地融會到一起。在人生奮鬥中,誠信的心態既是一種重要的做人美德,也是一種重要的職業美德。誠信是一種修養,誠信更是創造好運的必要條件。
的確如此。誠信的人因為要恪守規則,他在工作中絕不會偷工減料,偷奸取巧,他必然嚴格遵守一切做人準則和工作紀律;誠信的人總是會把他們所從事的職業作為天職,一絲不苟地去完成所要擔負的任務;誠信的人往往具有堅強的意誌,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的職責,哪怕是已經筋疲力盡,也要堅持到最後;誠信的人會把工作質量當作生命一樣,他們是寧可身體受苦受累,也不願意看到別人不滿意表情的人。正是因為誠信的人身上具有這些人性中最閃光的優點,他們才會因為誠信給自己的人生帶來好運。
其實,北大學生無不是這種好運的受益者。當年,北大學生在考入北大前,無不勤奮刻苦學習,別人可能隻做了3道題,而他們卻要完成30道甚至更多的題目;別人可能放學後隻糊裏糊塗地完成了作業,而他們卻把作業做得近乎完美,而且繼續苦讀到深夜。別人寫一篇作文,可能隻是為了湊夠老師要求的800字任務,而他們在完成800字的同時,還要對作文進行精雕細刻,直至達到非常完美的程度。最終他們邁進了北大之門,而那些自以為聰明卻缺少實際功夫、常常偷奸耍滑的人,也隻能與北大無緣了。老老實實求真學問,老老實實做真學生,是考進北大的學生的共同特征,是學業上的幸運兒,更是誠信做人給他們的最高回報和獎賞。
北大畢業後任中國科技大學校長的朱清時教授在《是什麼在造就一個人的成功》中說:“要做一個成功的人,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做人要誠實守信。”他還舉出古代中國人講誠信的事例:“春秋魯國曾參殺豬為給兒子示誠信”,“東漢郭汲為了不失信於孩子,露宿一日”,“宋朝狀元王拱辰因誠而得到皇帝的重用”,“宋朝狀元梁顥小時候因誠信而能博覽群書”等等佳話。他通過這些故事告誡後來者:“美麗的人生,首先源於誠信兩字。沒有誠信而夢想美麗的人生,就如百米高樓而缺少根基一樣,是經不起風吹雨淋的,遲早會在悔恨中轟然倒塌。”
有一個私營公司的老板,在創業之前家徒四壁,一貧如洗。可是當他宣布自己要辦工廠時,鄰裏和朋友們都毫不猶豫地紛紛借錢給他,很快他就湊夠了幾萬元的啟動資金。對此,一些不了解他的人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敢把錢借給他這個沒有償還能力的人,這不是拿錢打水漂嗎?原來這個人雖然窮,但為人處世既很誠信,又非常上進,也總是竭盡心力去幫助別人,所以大家都信任他一定會成功。
據說多年以前,他曾與一位朋友打賭,誰輸了誰就把村前的那堆大石頭挑到1公裏之外的河邊去。結果他賭輸了,認賭服輸,他把村邊那堆積得如小山一樣的石頭挑到了1公裏之外的河邊。當時,許多看熱鬧的人都以為這種打賭隻是一種玩笑,兩個人誰輸了都不會當真。但他卻說,言必信,行必果,既然打賭了,就要算數。於是,他斷斷續續地花了3個月時間,才把那堆石頭挑完。因此人們十分敬佩他,無不讚美他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把錢借給這樣的人,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