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心理學家華爾特·科勒斯涅克說過:“興趣可以看成既是學習的原因,又是學習的結果。正像興趣是過去學習的產物一樣,興趣也是今後學習的手段。”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一個人從事他感興趣的事,就能夠發揮80%以上的智力潛能;而從事不感興趣的事,則隻能發揮20%左右的智力潛能。可見,激發和培養追求人生成功的興趣,就可以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的觀察力更加敏銳,思維更加活躍,想象更加豐富,靈感更加充盈,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而一個對工作毫無興趣的人,必然思想上缺乏激情,工作上缺少動力,工作任務尚難以完成,又如何能取得成功呢?
興趣可以豐富人生,興趣可以激發人的鬥誌,興趣可以讓人忘記疲勞和辛苦,使人投身其中而樂此不疲。北大教授說,興趣是人生追求中的一個路標,它能夠告訴你應該怎樣繼續前行;興趣是平淡生活裏的一劑調味品,可以使枯燥乏味的人生找到精神上的寄托;興趣更是成功路上的加油機,為你的人生追求不斷注入富有動力的燃料。你的人生要想在不平庸中度過,那麼就要找準自己感興趣的事業,並為之付出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興趣這個充滿了成功因子的“老師”就會給你最高的回報——支持你創造出輝煌的人生偉業,並繼續給你無窮無盡的力量。
在興趣中尋找人生突破口
北大教授告訴學生,無論你有多少種興趣,總會有一種是你最為鍾情的。在你最為鍾情的興趣方麵苦下功夫,進行深入的研究,就能夠有所建樹。因為在最讓人動心的興趣麵前,人的智力潛能會得到最為充分的發揮,大腦裏所有充滿智慧的細胞都會興奮起來,圍繞你的興趣挑戰智慧極限,使人在這一最感興趣的領域裏迸發出一個又一個靈感,啟發人的思路,開拓新的進取路線,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沉迷其中,並最終有所建樹。
一個北大學生在日記中寫道:“進入北大後,我才發現我對中國文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而對檔案管理專業的興趣卻越來越淡。原來,我的興趣是在文學上,而不是那些枯燥無味的檔案管理理論。如果我能夠早點發現自己的興趣,也許我正在教授文學的課堂裏聽講呢。現在既然改不了自己所學的專業,那就隻好在檔案專業上應付學習,湊夠學業學分混到畢業拉倒。而其餘的時間,我要抓緊時間去攻讀文學專業,爭取在文學專業上取各新的突破。”從此,這個北大學生隻要一有時間,就鑽進圖書館裏,研究中國文學理論及文學創作知識,並利用課閑時間撰寫文學作品,後來終成了一位小有名氣的作家。
偉大的成功者總善於在自己眾多的興趣中尋找突破口,圍繞大腦最為鍾情的興趣進行攻關,最終發現了成就人生事業的突破口,既為自己找到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也使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起來。一個北大學生這樣說道:“在自己毫無興趣的專業裏學習,猶如一腳邁進了看守所的大門,不僅讓精神備受煎熬,也讓大腦變得慵散起來,好像所有的腦細胞受到了抑製一樣,以前的聰明勁兒一下子就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個北大學生可謂說中了要害,人的大腦總是對最感興趣的事物產生接納、思考和強烈反應,而對不感興趣的事物產生強烈的排斥反應。這種生理現象清晰地告訴人們,興趣會引導人們向一定的方向努力,並把興趣變為追求人生成功的強大動力。
雷鳴是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00年畢業的碩士研究生生,2005年,他獲得斯坦福大學MBA學位,曾任百度公司創始團隊成員和首席架構師,後來自己創立了酷我公司,現任酷我公司CEO。和許多成功人士一樣,雷鳴在他的求學和職業生涯中,也充滿著選擇,從北大到百度,從百度到斯坦福,再從斯坦福到酷我,每一次選擇,雷鳴都感覺自己越來越接近於自己的興趣。對於雷鳴來說,能做出最正確的選擇,最關鍵是他知道自己的最大興趣是自己創業。
雷鳴就讀於北大計算機係的網絡與分布式實驗室,碩士研究生畢業後拿到了國外7所著名大學的全額獎學金,畢業後他先是選擇了剛剛起步的百度。因為這時的他需要的是工作經驗和社會知識的積累。由於技術背景很強,他很快在百度擔任了首席架構師,用短短3年時間就確立了百度在中文搜索領域的領導地位,使之成為中國用戶群最大的搜索引擎,並成為全球最優秀的搜索引擎之一。在百度取得成功之後,雷鳴覺得自己的工作經驗豐富起來,但還缺乏管理經驗。這時他的興趣轉移到學習管理經驗上來。於是,他憑借在斯坦福的人脈優勢,第二次進入斯坦福大學學習。從斯坦福畢業後,他的興趣仍然是自主創業。他和在斯坦福的同學,曾任美國科爾尼管理谘詢公司高級谘詢顧問的懷奇共同創建億覽公司,獲得融資,於是就有了現在的酷我公司。在多如牛毛的網站裏,怎樣讓網站脫穎而出?雷鳴選擇了他最感興趣的音樂,終於,他把自己的興趣做成了頗受人們歡迎的事業,走上了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