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包容——海納百川的胸襟,成就大業的氣度(3)(3 / 3)

在眾目睽睽之下顯得有點尷尬的奧爾德林,風趣地回答道:“各位,千萬別忘記了,回到地球時,我可是第一個邁出太空艙的!”他環顧四周笑著說:“所以,我是第一個從月球上來到地球的人。”在大家歡愉的笑聲中,他得到了最熱烈的掌聲。奧爾德林用他的豁達大度,真誠地分享了自己和朋友的快樂。

豁達大度是一種人性的美。豁達大度的人不會寂寞無聊,他們總是生活充實,情趣高雅,心胸浩瀚淵深,像充滿生機的森林,清新而沉靜,像奔流不息的大江大河,不顧沿途的汙泥穢沙,直奔浩瀚的大海。豁達大度的人神經健全,身體壯實,能盡情欣賞如詩如畫的世界,使生活充滿了無窮的樂趣。豁達大度,能夠使人沉醉於泰戈爾所描繪的美妙境界:“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曾任北大校長的馬寅初以自己的豁達大度給學生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馬寅初曾因“新人口論”蒙冤獲罪,當兒子跑回家告訴他被革職一事時,正在習練書法的他隻是漫不經心地“噢”了一聲。數十年後,仍是他兒子告訴他已被平反的喜訊,他還是輕輕地“噢”了一聲。革職和平反這樣的人生大事,馬寅初看得都非常淡然,像是喝水吃飯一樣平常。

當年馬寅初蒙冤受批時,原先許多把“馬校長”掛在嘴上的友人、同事和學生都惟恐避他不及,更有低劣小人趁機落井下石,捏造無中生有之言中傷他,當他的家人對那些誹謗言論表示憤慨時,馬寅初說了下麵一段話:

“我的前任校長(指胡適)曾在《致楊杏佛》一信中寫到,‘我受了十餘年的罵,從來不怨恨罵我的人,有時他們罵得不中肯,我反替他們著急。有時他們罵得太過火了,反損罵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們不安。如果罵我而使罵者有益,便是我間接於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願挨罵。’他胡適先於我做北大校長,但卻是我晚輩,晚輩有此雅量,難道我還要輸於他?”

馬寅初特別喜歡“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雲卷雲舒”這句名言,他也是用行動實踐了這句名言,使他在曆經人生坎坷中仍然長壽到101歲高齡。這也是豁達大度帶給他的最高回報。

有一首描寫豁達大度心境的詩這樣寫道:“臨亂世而不驚,處方舟而不躁,喜迎陰晴圓缺,笑傲雨雪風霜。”雖然難以找到它的出處,但作者所表達的那種豁達大度的人生態度,不能不叫人敬慕。有了這樣豁達大度的人生觀,他的人生一定是快樂無比的,他的身體也肯定是健康長壽的。因為豁達大度的人生觀是使人積極向上的生活藝術,豁達大度的人不會迷戀於金錢物欲,不會追逐時尚或與人爭利,但也不會脫離現實生活,成為不食人間煙火的隱士,他們總是不斷為了心中那份理想而努力奮鬥,在成績麵前不喜形於色,在挫折麵前不悲觀失望,與生活保持恰當的距離,從而達到境界理想化與生活現實化的完美結合。就像宋代佛家偈詩所寫的那樣:“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有了豁達大度的心境,凡事就看得開、放得下,就會覺得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煩心事就會被拋到九宵雲外,做人的品德就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境界。

沒有閱讀便沒有思想,沒有閱讀便沒有豐富的人生體驗。深邃的思考,開闊的視野,強烈的成功欲望,都可以在閱讀中得到滿足。張元濟先生有一句簡單樸素的話:“天下第一好事,便是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