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進取——褪去理想的光環,燃燒青春的燦爛(2)(2 / 3)

邁進北大,就已經實現了當第一的目標!

我們有萬萬種生活的方式,不一定非要爭第一。地球的主人,有沒有可能控製自己的膨脹的欲望,不作奢求,隻作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再被失望與絕望的藤蔓糾纏,不再陷入痛悔與痛苦的泥潭難以自拔?北大學者回答說:“有這樣的良方,那就是在精英的世界裏當個穩穩當當的‘醜小鴨’。”

蓴菜可口,鱸魚堪燴,蝸牛角上爭什麼?

人生不是競技,不必把撞線當成最大的光榮。何必執著?何必苦戀?何必奢求?浮生短暫,不如量力而為。

當了第一的人也許是脆弱的,眾人之上的滋味嚐盡,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涼。

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勝者,每一次第一總是一時的風光,卻賭不來一世的順暢。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爭第一的人,眼睛總要盯著對手,為了得到第一,也許許多不友好的手段都會派上用場。也許,每一個戰役,你都贏了,但夜深人靜,能讓自己睡得更香夢得更美嗎?人生有太多的追求不是要用爭第一來衡量的,何必把爭來的第一當成生命的獎杯。我們每一個人,隻不過是和自己賽跑的人,在這條長長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強過追求最好。

博雅塔下站立的是硬漢子

北大校園裏,每天迎接第一縷陽光的是那座高聳挺拔的博雅塔。她曆經百年滄桑,見證了北大的風風雨雨,悟透了北大的所思所想。北大曾經接納了多少精英,博雅塔下就曾留下過多少夢想。塔蘊藉著男性的陽剛,靈魂是千千萬萬北大人的靈魂,也是北大的精魂。北大校園裏如果沒有了未名湖和博雅塔,就像《西遊記》裏沒有了孫悟空,《紅樓夢》裏沒有了林黛玉,是不可想象的。博雅塔吸納了千千萬萬北大學子的智慧和靈氣,它在北大的地位已經遠遠超出了塔本身,如果說未名湖是北大的眼睛,那麼博雅塔就是炯炯的瞳仁了,“博雅”兩字,凝聚了北大精魂中最不朽的圖騰。很多北大人在他們充滿真情的文字中常常這樣寫道:“校有博雅,塔有精魂”。這種精魂正是北大的“博”和北大的“雅”。

凡是到過北大的人,幾乎沒有誰不會在博雅塔下留下自己的足跡,留下榮耀的瞬間,並永遠把一幅幅象征了堅毅和陽剛的塔下照片珍藏到記憶深處。每個進北大的遊人會留下這樣一張照片,每個身在北大的學子更會留下這樣的照片。對於北大學生來說,這並不單純是一張紀念照,它更是一種象征,挺拔而立的塔與挺拔而立的人合在一處,就將開啟了又一個不平凡的人生曆程。

王沙騁是北大信管2005級情報學博士,他每天都要抽出點時間去看看博雅塔,他說:“看到博雅塔,心中就會升騰起一種責任和一種夢想,人不能長到博雅塔的高度,但理想卻可以遠遠高過博雅塔。而要實現這樣的人生高度,就必須像博雅塔一樣堅毅,每天迎著初升的朝陽,用執著的力量將生命燃燒成青春的燦爛,向著自己的夢想飛奔!”

2005年春天,王沙騁榮幸地投在了全軍最著名的國防情報學專家趙澄謀將軍的門下,成了趙將軍在北京大學信息管理係帶的第八個情報學博士研究生。

王沙騁本科學的是電氣自動化,碩士學的是工商管理,都是很熱門的專業。但是,在讀博士時他卻毅然選擇了情報學專業。他深知這是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必須從無到有地學好情報學的基礎知識。他選修了許多情報學的課程,並廣泛閱讀了大量的情報學書籍、雜誌與論文,並寫出了多篇有價值的論文。還重點參與了六項國防情報的科研項目,其中有兩項為全軍軍事科研工作“十五”重點課題。他也因此獲得了“北京大學三好學生”“北京大學五四獎學金”和“北京大學學術精英”等榮譽。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王沙騁每天堅持5公裏長跑,冷水浴,四季不斷,這或許是對他的執著精神和意誌力的另一種錘煉。後來,他通過了哈佛大學的測試,獲得了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與北京大學信息管理係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的資格,如今,他正在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在國際頂級大師的指導下遨遊知識的海洋。

王沙騁如是說:“是堅毅的博雅塔給了我無窮的力量,使我敢於麵對一切未知的挑戰。此路荊棘密布,崎嶇蜿蜒,此路關山月寒,山高水遠,但是,行大道,神將助之,人將相之,鬼將告之。博雅塔不會倒下,與他合影的漢子就不會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