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一位女記者向霍金提出了一個無比尖銳的問題:“霍金先生,難道你不為你永遠被固定在一個輪椅上而感到悲哀嗎?”霍金很鎮定自若地用手指在鍵盤上敲出這樣一些字:“我沒有悲哀,我卻很慶幸,因為上帝雖然把我固定在一個輪椅上,卻給了我足以想象世界萬物、足以激發人生鬥誌的能力。”
一個殘疾人,如果是先天殘疾,也許他不會太悲哀。但霍金經曆過正常人快樂的生活,麵對突然的打擊,那該是如何地痛苦,那又該需要承受多大的壓力啊!可是,霍金以他堅強的意誌戰勝了它——病魔。
已故的北大教授孟二東曾始終如一地教導學生要有拚搏進取的精神,他對學生反複強調:“一個人的一生要自強不息。隻有自強不息,才能發展,才能保持恒久的生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他自己就像他所說的那樣,即使在身患重病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走上講台,一次又一次地給學生們講述了最偉大的科學家霍金的故事,激勵自己也激勵學生。他用這種拚搏的精神教育、感染著北大的學生,使許許多多的北大學生受到鼓舞。
在競爭非常殘酷的現代社會,每一個人都麵臨著“適者生存”的嚴酷考驗,那就需要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奮力拚搏。不要逃避壓力,因為那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我們要做的隻有一點:不斷上進。也許你已經感到十分疲憊,也許你感到自己的力量已到盡頭,那麼你去看一看硝煙彌漫的足球場,看,這球多麼有力而迅猛,幾乎沒有被阻擋的可能,但隊員們毫不猶豫地高高躍起,用自己的身體去抵擋,此時,他在想什麼呢?是自己跳得不高,根本沒有希望呢,還是不能瞄準呢?不,時間不容許他再多想些什麼,他隻知道,自己在全力擋球,一定會成功!拚搏吧,做生活的強者,始終不忘記拚搏才能贏!
拚搏是一個人穿越森林的勇氣,拚搏是西楚霸王破釜沉舟的豪邁,拚搏是拿破侖橫掃歐洲的奇跡,拚搏是孟二東三尺講壇上的堅定!
拚搏是強者的凱歌。平靜的湖水永遠不會奏出壯美的樂章,隻有澎湃的大海才會給人以雄壯;柔韌的水,隻有不斷地撞擊礁石,才會將美麗綻放,這就是拚搏精神。
冰心曾說:“成功的花,人們隻是驚慕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你拚搏了,努力了,雖然沒有獲得殊榮、戴上桂冠,但回顧起點,亦會有“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即使暫時沒有成功,也不妨及時總結經驗教訓,適時改進方式方法,持之以恒,定會有“眾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喜悅,這樣,麵對人生,你就可以驕傲地說:“我努力過,拚搏過,奮鬥過。”
拚搏重在過程,不在結果;重在精神,不在收獲。在人生的旅途中,需要拚搏精神;艱辛的創業中,需要拚搏精神;學海的奮鬥中,需要拚搏精神。沒有拚搏,比爾·蓋茨就不能將微軟打造成軟件行業的先鋒;沒有拚搏,劉翔就不能改寫中國培育不出短跑精英的曆史;沒有拚搏,北大就不能傲視群雄,獨領風騷。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卻往往忽視拚搏這一過程,拚搏是一種精神,拚搏是滿腔熱情,拚搏是不竭動力,拚搏是人生壯舉。“人生能有幾回搏”,隻有拚搏了,人生才能綻放異彩;隻有拚搏了,才能發揮智慧的潛力;隻有拚搏了,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