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與誠信
天地之所以不息,國之所以立,聖賢之德業所以可大可久,皆誠為之也。故曰:“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曾國藩書信
以誠換誠,無人不誠。
——曾國藩書信
縱人以巧詐來,我仍以渾含應之,以誠愚應之;久之,則人之意也消。若鉤心鬥角,相迎相距,則報複無已時耳。
——曾國藩日記
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自窮。
——曾國藩家書
凡與人交際,當求其誠信之素孚;求其協助,當量其力量所能為。
——曾國藩家書
君子之立身,在審其所處,誠內度方寸,靡所於疚,則仰對昭昭,俯視倫物,寬然不怍。
——曾國藩家書
誠無悔,恕無怨,和無仇,忍無辱。
——曾國藩筆記
心誠則誌專而氣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終有順理成章之一日,心虛則不客氣,不挾私見,終可為人共諒。
——曾國藩家書
宜以真心相向,不可常懷智術,以相迎距。凡人以偽來,我以誠往,則偽者亦共趨於誠矣。
——曾國藩家書
誠者,不欺者也;不欺者,心無私著也;無私著者,至虛者也。是故天下之至虛,天下之至誠者也。
——曾國藩家書
尊敬與謙遜
賢者敬而貴之,不肖者敬而遠之。
——曾國藩家書
舉止端重,則德進矣。
——曾國藩筆記
風節,守於己者也;傲,則加於人者也。
——曾國藩日記
有過人之行而口不自明,有高世之功而心不自居,乃為君子自厚之道。
——曾國藩家書
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曾國藩日記
越自尊大,越見器小。
——曾國藩家書
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曾國藩日記
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
——曾國藩家書
天地間推謙謹是載福之道,驕則滿,滿則傾矣。
——曾國藩家書
勞則不佚,謙則不傲,萬善皆從此生矣。
——曾國藩家書
自敬方能自尊,敬親方能齊家,敬人方能使人敬己,敬業方能事業有成。
——曾國藩家書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曾國藩家書
說話與慎言
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
——曾國藩家書
不能過謙,過謙則下無敬畏之心。
——曾國藩家書
巧辯者與道多悖,拙訥者涉者必疏,寧疏於世,勿悖於道。
——曾國藩筆記
量隨識長,聞事不喜不驚,乃可以當大事。
——曾國藩家書
凡正話實話,多說幾名,久之人自能共亮其心,即直話亦不妨多說,但不可以訐為直,尤不可背後攻人之短。
——曾國藩家書
惡莫大於毀人之善,德莫大於白人之冤。
——曾國藩家書
好談己長隻是淺。
——曾國藩家書
語人之短不曰直,濟人之惡不曰義。
——曾國藩家書
以言誨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養人也。
——曾國藩家書
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紛,此亦不必過為退避也,但因以為利,則市道矣。——曾國藩書信
立身以不妄語為本。
——曾國藩家書
人生至愚是惡聞己過,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
——曾國藩筆記
平日辯論誇誕之人,不能遽變聾啞,惟當談論漸卑,開口必誠,力去狂妄之習。
——曾國藩家書
構怨頗多,將來仕途易逢荊棘矣。
——曾國藩家書
交友與誌趣
擇交是第一要事,須擇誌趣遠大者。
——曾國藩家書
疑信雜生,怨怒交至。
——曾國藩家書
“與為人善,取人為善”之道,如大河水盛,足以浸灌小河,小河水盛,亦足以浸灌大河,無論為上為下,為師為弟,為長為幼,彼此以相善浸灌,即日見其益,而不自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