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同誌與彭德懷同誌是湖南老鄉,又是摯友,多年戰鬥生活在一起,已經無話不談。但對於彭德懷搞的“百團大戰”看法卻有不同,產生了一些分歧。特別是有的同誌對“百團大戰”提出了不公正、過火的批評,彭德懷深感惱火,決心和毛澤東交換一下意見,並約請周恩來同誌做中間人。
一天晚上,談話一開始毛澤東便首先開門見山地說:“咱們定下個君子協定:第一,把話講透。第二,可以罵娘。第三,各自檢討,不準記仇,不許影響工作。”彭德懷表示同意這三條意見。而後毛澤東心平氣和地對彭德懷同誌說:“我先給你做檢討,造成這樣子的後果。責任全在我,事先沒得向你通氣,事後又沒得向你解釋,這也是老同鄉我的不對。‘百團大戰’是無可非議的,若說有錯,首先錯誤在我,我不但同意了,給你發了電報,還向你提出,這樣的大戰役是不是多搞幾次。”彭德懷聽著毛澤東坦誠的話,自己積在心頭的埋怨也就頓時消了,並接著毛澤東的話說:“同誌間的了解、信任勝過最高獎賞,有主席今晚這席話,就是現在叫我去死,也是死而無憾了。你還是了解我的,倒是我對你有誤會,甚至有埋怨情緒,還要請你原諒,我是個粗人呀!”而毛澤東接著又說:“不,你是個有勇有謀、智勇雙全的將領,在革命處在危難關頭,你都是站在正確路線一邊,這不僅是對我個人的支持,是幫助了革命。好吧,請你多給我提點意見吧。”在一旁靜聽的周恩來同誌笑著風趣地說:“君子協定的第一條把話說透,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喲。”彭德懷接著推心置腹地說:“說我老彭有錯誤我都能聽下去,說我老彭有個人野心,反對你,是幫助蔣介石,殺了老子的頭,我也不認賬。人怕傷心,樹怕剝皮嘛!你毛澤東,我彭德懷,他周恩來,我們在黨內都要自覺地接受黨的監督和約束,辦任何事都要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出發,我們誰也不能頭腦發熱,獨斷專行,隨心所欲。否則的話,勢必給黨和人民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如果發生了這種反常的事,那麼對我們來說,就是欠了黨和人民的債,是有罪的啊!”毛澤東聽了彭德懷語重心長的話語,稱讚彭德懷同誌:“你講得太好了。”彭老總這一席話深深打動了毛澤東,他親切地握住彭德懷同誌的手誠懇地說:“我建議把你的這個觀點寫到我們的黨章裏去。恩來同誌,你不反對吧!”
周恩來笑著回答:“我雙手讚成。”這兩位偉人的長時間交換意見,感動著周恩來同誌,最後三個人都滿意地笑了……毛澤東同誌不僅能在老戰友、老同誌麵前坦誠承認錯誤,而且他多次和眾多的人講話中都講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說他20多年的工作中,無論是軍事、政治、黨務各方麵都犯了許多錯誤。並且特別強調自己對經濟建設更有許多不懂之處,缺少馬克思主義觀點,所以造成經濟問題出了錯誤。他也多次講過:“凡是中央犯的錯誤,直接地歸我負責,間接地我也有份,因為我是中央主席。”
在講到自己缺點時,毛澤東同誌坦白地說:“似乎我的錯誤就可以隱瞞,而且應該瞞,同誌們,不能隱瞞。”這些諄諄教誨至今在我們耳邊回蕩!
坦誠自己的錯誤不是低賤,不是卑下,相反,這種謙厚的態度更令人敬佩和讚賞,其人的形象卻更偉大更高尚了。人無完人,坦誠自己的錯誤卻是使自己的人格向完美更接近了一步。認識到隻要是人就都可犯錯誤,那麼對於接受批評和自我批評就變得無所謂了。
有所為則為,無所為則不強求
現實生活中,對於有些事情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當然是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度。每一個人在努力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同時,也讓自己的價值得到認同。這體現了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活出了有意義的人生。但對於自己雖經努力也無法辦到的事情,也不必心存懊惱之意,隻要努力了,其結果雖沒達到也是無所謂的。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萬事不能強求。如果有些事情是難以達成的,放棄它會比較好過一點。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一些錯誤的觀念,像一些生意上的事務,人際關係或是任何需要努力的事,我們都被教導著必須加倍努力。因為,總有一天會完成的。數以百萬的人,就是抱著這種信念,而陷入一種艱苦的生活中,而且,產生了許多原可避免的痛苦。在合理情況下努力工作而達成令人滿意的結果,和拚命做那些永遠也不可能實現的事,是不可以相提並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