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每塊板子都通電試過了。
哪裏呀,隻是簡單地通了通電。由於時間太急迫,好多原理都還沒有弄明白,完全照模畫樣、照貓畫虎,說是等在調試中發現問題再去弄原理。殷認為完全照抄的,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也許吧,對電子線路,我隻是略知一二,隻知道元器件的功能、性能差異相當大,調試不順利時很麻煩,祝你們成功。不過,總覺得弄通了原理,再設計電路,調試會順當些。
是啊,我搞了十幾年線路,還能不知道這個,可人家要你這麼做,違逆了就不高興。你們是同等學曆同齡人,又都是名牌大學,可以爭辯幾句。我一個中專生,莫說爭辯,不挨嘮叨就算客氣和尊重了。
這與學曆、年齡有什麼關係,看誰的想法對,對工作有益,就照誰的做。具體到《單回路多功能可編程控製器》,能快速將它搞出來的辦法就是上上策。
老殷認為他那樣是捷徑,對工作有利。
是急功近利吧!看吧,不出問題是萬萬之幸,這幾乎不可能。出了問題,不通原理,就要抓瞎,那就要事倍功半、甚至無功了。
是的,幾乎可以肯定會出現你說的這種情況,可人家偏要這麼幹,不碰南牆不回頭。你有什麼辦法,但願不要無功。
仿造與自己設計比應當是捷徑,但要吃透人家的東西也有困難,也需要動腦子、花時間,尤其是電子產品。
將進口的那東西拆開仔細觀瞧後才知道與想象中的紅山有相當大的差距,複雜多了,也精巧多了。若真的仿造成功會很有用,也不算抄襲,但憑現在的幾個人是十分的懸。因為將人家的東西拆成一塊塊板子、一個個零件,朱春培照模畫樣都有些困難。至於那些板子內涵的功能原理就更無從下手、無從知曉了。這不前兩天老殷還讓裕達公司的人來測各器件腿腳的波形來著。
測器件腿腳的波形能弄清器件所體現的功能原理嗎?
不知道。找不到那原理圖、線路圖及元器件的資料,也隻好采取這種笨辦法來推測其功能原理了。
聽到這裏,舒禮銀插言道:
你們幹得不錯啊,搞成了一定很賺錢的。
老殷說一台能賺一萬多。
一年賣它二、三十台,你們就發了,比杜基常、胡秋萍他們發的更快呀。
哪會象你說的這樣美妙。搞得成、搞不成還兩說呢,即使搞成了也不會象你說的二十、三十台那樣的賣呀。一年能賣出十台、八台就謝天謝地很理想了。
幹成了肯定能賺,隻要功能和性能達到了標定的指標,十年內銷路不成問題。殷顯文說一台賺一萬是保守估計,年銷量十台也是保守估計,各行各業成千上萬條生產線需要這種控製器呢。
見韓熙光如此說,白鳳芷立刻表示異議。
東西是幹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設計指標高不頂用,產品實際功能強、性能優越才是真格的。
這倒是該認真的,但這與銷量是兩個範疇的問題。
韓熙光話未說完,舒禮銀就接了過去。
沒有問題,沒有問題,有老殷抓總,有你們幾個幹將,肯定能成功,肯定能賺會發的。
操心的就是這些。抓總的與具體幹活的總協調不好,總體與板塊、板塊與板塊之間的協作都問題多多。分塊試驗都還沒有通過,現在還連不成係統呢。
這隻是暫時現象,會好的。
但願如此,可我總有些擔心。
不用擔心,會好的,有老殷抓總,有你們幾個幹將,肯定能搞出來的,也肯定會賺大錢的。
那是理想,你說的和老殷想的是一致的。可理想總歸是理想,現實不一定如理想那樣美妙,我總有些擔心。
不用擔心,會成功的。
韓熙光插不上話,在旁邊聽熱鬧,他們停下方問白鳳芷。
你說你們所用的元器件中有些是街市上買不到的,那將來試驗成功了,轉入生產怎麼辦?
老殷說那些元器件由老高他們提供。
老高,哪個老高?
就是“紅山”公司的經理啊,與老程一起來過,你見過的。
是他,噢,見過一麵,開外貿公司的,應該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