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保持獨特的眼光(1 / 2)

當我們初對生活產生憧憬的時候,常常會夢想有朝一日要寫出一部最偉大的小說來。我們想象別人是如何讚賞那本書,如何聽到掌聲,如何享受到那永遠的榮耀。

想象自己會穿著什麼樣的衣服,所到之處,別人是如何讚美、追求、不斷引述自己講過的話。我們想了許許多多,就是從來不曾想過可能會遭到的困難,或是那些沉悶辛苦的工作,那些在創作過程中所要流出的淚和汗。我們想的都是有關榮耀的報償,而不是怎樣去獲得這份榮耀。

像這種“空中樓閣”似的幻想,可說是典型的“一顆寂寞的心靈想要得到友誼”,或是“想要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的心理表現。隻是,我們把次序弄錯了——我們是希望別人先來喜歡我們,卻不曾想到要先討得別人喜歡。

我們有時會聽到這種埋怨:“我性情過於羞怯,很難引起別人注意”、“沒有人會對我感興趣”或是“別人並不想認識我”等等。

你有沒有想過,別人為什麼要喜歡你呢?這世界並沒有義務非要喜歡你或我,或任何一個人。有什麼特別理由別人會特別選中你(無論是工作或社交的理由),除非我們具有他們所要的特質,否則,他們沒有理由非要注意你。

中國的聖哲孔子說:“最重要的,不是別人有沒有愛我們,而是我們值不值得被愛。”要想贏得別人的友誼或感情,必須先不去擔心別人是否喜歡我們,而是要用心去改善自己的精神麵貌,並修養能讓別人喜歡你的品質。

著名歌唱家瑪麗安·安德遜曾經很生動地描述她早期的生活——她那時事業失敗,整個人很不得誌,在人生的打擊麵前,她幾乎就要放棄自己喜愛的歌唱生涯。後來,憑借心靈的追求,她才逐漸恢複勇氣和信心,準備繼續為自己的事業奮鬥下去。有一天,她興致勃勃地向母親說道:“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要繼續唱下去!我要每個人都喜歡我!我要追求自身的完美!”

她媽媽鼓勵她說:“很好啊!這是很好的誌向——但是,要知道,人在成就偉大的事業之前,必須先學會謙卑。”瑪麗安聽了,深受啟發,她決心在音樂造詣上“力求”完美,而不僅僅是“想要”完美。“謙卑先於偉大。”這是母親送給她的人生贈言。

在好萊塢默片時代,以擁有狗明星“強心”而名噪一時的亞倫·卜恩,由於長時間的與狗共同生活與合作,因而寫下一本極為轟動的暢銷書《寫給強心的信》。他在書中說道,強心在拍片時,很能自得其樂,因為它並不是為報酬而工作,而是真的喜歡這項工作。好幾次,現場根本沒有人要求它表演,它卻一直表演得興高采烈,可見它絲毫不是為報酬或獎賞而工作——這就是它能成為明星的真正秘密。

卜恩先生還講了一個小舞星的故事。那個小女孩在試鏡的時候,十分緊張,幾乎沒有勇氣出場。卜恩告訴她:“不要去想試鏡的結果,隻要高高興興地跳就行了。”

那個女孩聽後放鬆身體,試鏡之後果然被錄用。

事實證明,贏得別人注意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去擔心結果如何,或在意別人是否喜歡我們。隻要我們開始采取行動,努力去實踐那些必須完成的事項即可。正如威廉·奧斯勒爵士所說的:“不用為模糊不清的未來擔憂,隻要清清楚楚地為現在努力即可。”

著名作家荷馬·克洛維也十分懂得交友之道。凡是碰到他的人,無論是清道工、百萬富翁、婦孺老幼——都會在與他相處15分鍾之內,對他產生好感。為什麼呢?他既不年輕,又不英俊,更不是百萬富翁,他有什麼可以吸引人呢?很簡單,因為他一點也不矯揉造作,他能讓別人感覺到他真的喜歡、關心他們。

孩子見到他會爬到他的膝上,朋友家的仆人會特別用心為他準備餐點;而且,假如有人宣布:“今晚荷馬·克洛維會到這裏來!”那麼這天的宴會一定沒有人缺席。荷馬的真誠不僅表現在朋友之間,他的家人也都十分敬愛他。他的妻子、女兒,還有好幾個孫兒女,全都對他敬愛有加。

那麼,這位作家獲得這種幸福的奧秘何在呢?說來也很簡單——就是待人誠懇、熱愛人類而已。對他來說,對方是什麼人,或做什麼事,他都不會在意。隻要是身為一個人,對他便意義重大,便值得他付出關愛。每次他遇見陌生人,很快就能像老朋友一樣交談起來——並不是專談自己的事,而是盡量談對方的事。通過交談,他可以知道對方是從哪裏來,做什麼事,有沒有什麼家人等等。他不會嘮叨個不停,隻是向對方表示自己的興趣和關心,借以建立起友誼即可。

隻要你有愛心,連最愛嘲笑人生的人,都會像陽光下的花朵一樣吐露芬芳。正像約瑟夫·格魯大使所說的:“外交的秘訣僅在5個字:我要喜歡你。”

荷馬·克洛維從沒為結交朋友發過愁——因為他已經是每一個人的朋友。他不在意別人是否喜歡自己,而是專心一意去喜歡別人,結果到處都是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