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人見到子玉如此痛苦之時,藍花便偷偷地問了紅花:
“不是說藥效不重嘛,為何二少爺會如此痛苦?”
紅花則仍然假裝鎮定地說:
“沒關係的,這件事情天衣無縫,隻要我們一口咬定是金鳳所為,就不會有人懷疑到我們身上。”
她們當時一定想不到,藍花的所作所為被廚房的阿夏盡收眼底,而紅花對那半包藥粉的處理,這招釜底抽薪,能否幫她脫離嫌疑呢?
練夫人聽了藍花的揭發,也是半信半疑,於是,她大為頭疼地對李管家說了句:
“把她們都送到衙門,讓官府來審理吧。”
這樣,這段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了。子玉休息了幾天後,已經把體內的瀉藥排幹淨了。而此時,衙門傳來消息說,事情已經查得水落石出,隻是藍花一人為了陷害金鳳,才在肉燕中下了瀉藥,與紅花無關。最後的判決,本來是要把藍花關進大牢的,是練夫人心慈向官府求情才網開一麵,隻是把藍花記錄在案,罰她永遠不得在當侍女。而紅花則聽說是因為這個事情,覺得沒臉繼續呆在章宅,便主動離開,去了別人家裏當了侍女。
又過了幾天,有消息傳來,說藍花投河自盡了,還留下了一封遺書,說自己並非下藥的主謀,仍然咬定說是紅花指使她這麼做的。信中還抱怨官府偏袒紅花,有失公正。
練夫人聽說了藍花自盡的事情後,感到十分歉疚,讓人給藍花的家裏送了一些慰問品和慰問金。範芳建議繼續調查,查明此事,算是給死去的藍花一個交待。練夫人則擔心,再因為此事鬧出什麼人命,練夫人一向對生命是充滿了敬畏之心的,她覺得沒有人有權力剝奪別人的生命。
範芳和金鳳則不能理解練夫人的想法。她們談起此事,並非說對藍花的死感到憐惜,而是認為沒有查出真正的主謀,感到十分氣憤。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金鳳和範芳認為,藍花的遺書是可信的,平日裏,藍花經常聽命於紅花的話,這點她們是最熟知不過的。Z隻是現在練夫人不再追究,紅花又沒有繼續留在章宅了,她們也別無他法。於是,這事兒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又過了幾天,官府中就流傳出了一個爆炸性的信息,說是當時審理這件事的時候,主審官受到了一個人的賄賂,這個人就是紅花的親哥哥。紅花的本名叫李春燕,她的哥哥是一個小小的侍衛。李侍衛的權力雖小,卻是服侍在節度使大人的三公子王炎鈞身邊。李侍衛賄賂過主審官之後,又把紅花送進了王炎鈞的府邸,給王炎鈞那九歲的兒子王季鵬當貼身丫鬟。
就這樣,真相雖然漸漸浮出水麵,但流傳僅僅隻是流傳,無憑無據,傳言很快就變得索然無味,淡出人們的口舌。然而,冤家難免總會再碰頭,金鳳和紅花之間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她們的恩怨遲早會有個了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