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怎麼可以見到王公子呢?”金鳳問。
“王公子住在大都督府,外人是不能隨意進入的。王公子隻有去四門學讀書的時候,才能出大都督府。要想見到王公子,就隻能是到四門學了。”小芳說。
這樣一來,金鳳便向管家告假一天,等子玉前往四門學的時候,也悄悄跟了去。
四門學置於文廟內,有經史、禦書、稽古三閣,養源、儀道、駕說三堂,以及十二齋舍,規模百餘畝。
文廟自南而北,前有跨街宮牆、欞星門石牌坊,門內庭院,兩廡自成院落,即鄉賢祠。儀門麵闊三間,內庭立兩碑亭,兩廊廡殿供72賢人。大成殿重簷九脊頂,高踞在月台上。殿內四根石柱用材碩大。殿後重簷間懸有大匾,墨書“仰之彌高”四字。
文廟被列為“聖地”,跨街設有經年關閉的宮門,額題“金聲玉振”、“江漢秋陽”等。東西宮門均立下馬碑,上書文字“文武官員至此下馬”。
四門學隸國子監,設士、助教各六人,直講四人,學生一千三百人,五百人為七品以上及侯伯子男之子,八百人為庶人子弟之俊異者。
金鳳一路尾隨子玉,來到了文廟前。不想,子玉大方進入文廟,而自己卻被門口的侍衛給攔了下來。
“女子不可進入聖地!”侍衛說。
金鳳當然知道孔夫子“唯女子與小人難養”這句話,也知道“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她知道,自己若是假裝自己是這裏的學生,一定會讓人笑掉了大牙。
於是,金鳳隻好如實告知,說自己是前麵剛才進去那位章家二公子的丫鬟。誰知,那侍衛並不知道什麼章家二公子,隻知道剛才進去的那位是四門學最年輕有為的教士。
最後,金鳳無奈,實話實說地央求侍衛讓她進去,因有事情要見節度使大人的十三公子。哪知,侍衛卻說:
“節度使大人的公子豈是想見就能見的,何況王公子今日還沒有到,就算到了,王公子也不會在文廟內以節度使大人十三公子的身份見人的。”
不管金鳳如何苦苦哀求,侍衛就是不讓進入。直到這時,文廟前的不遠處走來了兩位翩翩男子,一個柔美俊俏,手中拿著一把紙扇,另一個玉樹臨風,腰間佩有一把長劍。
一個侍衛悄悄對金鳳憐憫地說道:
“不是我們哥倆故意刁難妹妹,隻是我們受命守護文廟,絲毫不敢怠慢。如果妹妹你果真是有事情找王公子,不如就在廟外跟公子說明。”
金鳳不得其解,問道:
“可是我一介丫鬟,又怎能進都督府見到公子呢?”
侍衛卻說:
“你要找的人就在前麵不遠處了。”
金鳳往前方一看,一眼便瞧見了那兩位與眾不同的男子。她喜出望外,答謝過侍衛後,便無比激動地奔向了那不遠處。然而,就在金鳳即將靠近那兩位翩翩男子,卻在不經意的一瞬間,被其中那位佩劍的男子逮了個正著。
原來,那位柔美俊俏的拿扇男子就是節度使大人的十三公子王炎政,而這位玉樹臨風的佩劍男子是王公子的貼身侍衛留從笑。
留從笑原本是泉州的一個衙兵,因為身手敏捷被選入都督府中,受命在王炎政外出四門學讀書時保護他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