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離家(2 / 2)

門樓上設置有自鳴鍾和鼓角,替代滴漏用來報計時間。這樣一來,威武軍門又稱作“鼓樓”。門樓下,進進出出的行人多是和達官貴人沾邊的人。那些個達官貴人多是坐在八人大轎中,被八個仆人抬進抬出。要知道,這個門樓之內,可都是官衙府殿和王宮鑾殿。

金鳳見此情景,難免猜測三爺和恩公就是轎子裏的某個人。而她已經賣身於他們,或許日後的生活就是在大宅子裏當個丫鬟,伺候那些個達官貴人,以及他們的夫人千金。想到這,金鳳不禁冷笑幾聲。金鸞鳳殿哪怕近在咫尺,而她卻永遠不可能擁有吧。然而,金鳳轉念又想,自己一個孤苦伶仃的十三歲女孩,有什麼資格奢望坐擁金鸞鳳殿。如果可以在金鸞鳳殿裏當個丫鬟就算是老天有眼了吧!金鳳這樣一想,又擔憂了起來,要是恩公沒有出現,她將何去何從,難道要她回到那個破落的巷子裏,無依無靠地生活下去嗎?

這時,一個八人大轎抬過金鳳的身旁,突然在威武軍門外停了下來。金鳳趕緊從混亂的思緒中清醒。哪知那八人大轎又繼續前行,朝威武軍門內抬了進去。

金鳳感到一陣落寞,但仍然心存希望地盯著那八人大轎遠遠望著。之後發生的一幕讓金鳳喜出望外,原來那八人大轎走過威武軍門後,又停了下來。更讓金鳳大吃一驚的是,八人大轎落轎之後,一個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走下了轎子。

金鳳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竟果真是恩公大人。興奮之時,金鳳便看到恩公大人朝她招了招手。

那麼,金鳳的恩公大人,被那位三爺稱呼為仲舉,此時穿著官服的這個人究竟是何方神聖呢?原來,他姓章,名仔鈞,仲舉是他的字。而那位三爺,便是曾經的福建觀察使,如今的威武軍節度使大人,姓王,名審知。

章仔鈞自小就具有極高的品行,豁達大度,好學不倦。在家裏孝敬長輩,和睦九族。在外麵對朋友最重情誼,講究忠義。當時鄉裏有富豪練氏,非常尊崇學問深湛的人,他了解了章仔鈞的賢能後,自願將女兒練嶲許配給了章仔鈞為妻。自章仔鈞與夫人成婚以後,夫妻相敬如賓、親密無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夫婦感情一年勝似一年。

起初,章仔鈞並不在乎官場仕途,無心為官而隱居鄉裏,但他的為人品行、賢德才能卻通過眾人之口在世上傳播。不久,黃巢起事,駐紮在各地的軍旅,乘機為爭奪屬地而紛紛爭戰。其中有不少聞知太傅公名聲的,都派遣使者前來招募章仔鈞,但章仔鈞都以生性素來放達,不願加官受拘束而推辭從官。

唐天佑年間,駐福州的威武節度使王審知,很得民心,能禮賢下士,善於用人。凡是前來投奔的人,王審知都加禮重用,對逃難而來的百姓都給予周濟。章仔鈞聞聽其名後,很敬慕王審知的為人,產生了投奔王審知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