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離家(1 / 2)

城北地帶的輝煌氣派代表了福州城的氣派。

說起閩都福州城的氣派,即便是其中的羅城,也能讓前朝唐都的長安城相形見絀。羅城由子城擴建而成,子城又把冶城囊括其中。羅城之大,七倍於冶城,四倍於子城。

羅城的形狀呈東西寬、南北窄的橢圓形。福州的各級官衙府殿,從唐開元十三年的都督府,到唐乾寧四年的威武軍,再至後梁開平元年的閩王宮,都恰好位列於羅城中央。

羅城的城牆周圍三十六裏四千八百丈之長,全部用青磚砌成,是名副其實的磚城。城基鑿於地下十五尺,填入杵土胎石,高二十尺厚十七尺,再用一千五百萬塊的青磚砌築城牆。城牆采用大城的輪廓,凹進凸出,一個凹凸稱作一間,共有一千八百一十間。

在城牆上蓋有敵樓——用來禦敵的城樓,敵樓有二十三層。敵樓的棱角上又有六座樓閣,雙層,欄杆鉤聯,參差煥赫。城牆上若幹步之間設置一個更鋪——通過擊鼓進行司更,更鋪共有三十六座。

羅城的城門眾多,大門有八座。東有清平門,南有福安門,西有善化門,北有濟川門,西南方向是清遠門,東南方向是通津門,東北方向是通遠門,西北方向是安善門。

大門的左右各引出一座亭子。便門九座,因門上有匪樓,所以便門又稱暗門。還有水門三座,修河堰兩條,建石橋九座。

羅城的此等規模,已然使長安城淪為一座土城,更何況夾城的出現。

夾城將羅城的南北端擴大,增築南夾城和北夾城,把羅城夾在中間,將三座山納入城中。於是整個福州城呈現滿月形,夾城又有了南北月城之美譽。

南月城將兩座山圍入城中,分別是位於東南方向的九仙山和位於西南方向的烏石山。這兩座山樹木高大,直衝雲霄,草叢茂密,藏龍臥虎。城牆上的輪廓有一千零三間,敵樓有四十九座。設有兩座大城門,南為登庸門,東南方向為道清門,城門上的敵樓均有三層。其他還有暗門八座,水門兩座,河堰一條,石橋五座,更鋪二十座,與羅城的結構相類似。

北月城上的輪廓有六百四十二間,敵樓有二十六座。設有兩座大門,北為嚴勝門,西北為道泰門,城門上的敵樓均有十層。其他還有暗門四座,水門二座,石橋一座,更鋪十四座,同樣與羅城的結構相類似。北月城跨截越王山,毗鄰西湖水,真乃天府之地,神開之土。

金鳳沿著南街徑直來到了威武軍門。此時,離辰時還有半個時辰。也就是說,金鳳比約定的時間提早了半個時辰。剛才以為趕不及,都沒有認真觀賞東街口一帶的熱鬧集市。現在若是走開,金鳳又怕和恩公錯過。所以,她隻好呆在門樓下,乖乖等待恩公的出現。

威武軍門曾經是子城的城門之一,後來子城拓廣為羅城,福州升為威武軍,這個位於羅城內的城門便被稱為威武軍門。威武軍門為雙門,城門上建有城樓九間,所有又稱“雙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