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章邯(2 / 2)

胡亥放下心來,打了一個嗬欠,由於縱欲過度,聲音有些發冷道:“這些流民太過於煩人了,想蒼蠅一般,怎麼都殺不完。”

從幼年開始,胡亥就一直接受趙高的教誨,便養成了一種慣性,凡是從趙高口裏帶著唾沬吐出來的每一句話,都認為是先哲或先帝字字珠璣的珍貴思想或經驗教訓。

更重要的是,胡亥還欠著趙高一大筆債,因為他是靠趙高的計謀才當上皇帝的。既然有了這層,可以說趙高就比師父的身份還要高。隻要按趙高所說的去辦,一切都不會出錯,既然有了如此可靠的保障,幹脆將皇帝要作的裁決全部委托給趙高好了。對胡亥來講,這反倒成了極其自然的事-情。

胡亥當皇帝的工作,就是終日沉溺在後宮女色之中。趙高一直傳授給胡亥的帝王學就是這路貨色,並教他照這個樣子去做,甚至可說是強迫他去做,說這才是做皇帝的最佳選擇。趙高說,在如此浩瀚的宇宙之中,不受秦法拘束的隻有皇帝一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皇帝盡情縱欲,乃是得到上蒼許可的。據說,如果不這樣做,皇帝反而會失去普天之下的尊敬,乃至於引發叛亂。而眼下的這位胡亥,其旺盛的欲望已全部用到了女人身上。趙高對胡亥說,身為皇帝必先安社稷,安社稷之道乃在於繁殖皇帝的後代,也就是說,臨幸婦人才是順應天命的第一要務。

所以,對於胡亥來說,趙高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理。

但趙高聽到胡亥聲音發冷,身體不由自主的一身顫抖。為了防止胡亥知道真正的戰況,趙高已經將消息全麵封鎖了,並且完成了行政改革,簡而言之,所有的奏折戰報,都要先經過他的過濾,到胡亥耳朵裏的隻能是捷報。

趙高已經知道,在函穀關的不遠處,陳勝已經擁兵百萬了。

擁兵百萬,這是概念?這得有多少人?

趙高和李斯幫助胡亥奪得帝王後,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局麵。

想要高枕無憂的享用這榮華富貴,那胡亥必須要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裏,要讓他遠離那群整日要胡亥當一個好皇帝的賢臣。

同時,不能出現威望過高之輩。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趙高一定要處死蒙恬等一大批功勳卓著的大秦功臣。

因為,一旦出現一個這樣的人物,向來以君立國的大秦,這個擁有足夠威望的人立刻就可以帶領秦人會將屠刀揮向自己。

但現在的情況已是存亡之秋了,大秦帝國已風雨縹緲,而且更加糟糕的是,派去陳勝那裏的使者,一直沒有消息傳回來。

趙高猜測,使者應該是被陳勝殺了。

如果說之前陳勝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流寇,而現在的陳勝已然成為一頭雄獅,正睜開了他血淋淋的眼睛窺視著鹹陽。

一旦攻入鹹陽,趙高的下場顯而易見。

好在此刻的陳勝正忙於稱王,給了大秦帝國喘息的機會。

趙高此時急需要一個將軍,一支軍隊,這個將軍首先不能對自己造成威脅,其次能帶領這支軍隊擊敗陳勝。

隻要擊敗了陳勝,所有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趙高又可以繼續他皇帝的生活。

誰是合適的人選?誰能在立下赫赫戰功的同時,又不會脫離自己的掌控。

事到如今,如果要選派將軍,那個人就會立大功、得權勢,趙高的權勢就會隨之被削減殆盡。趙高不甘心有競爭者出現,過去他沒有讓二世皇帝胡亥更深人地了解戰事,其原因也全在於此。如果胡亥有了危機感,就會直接召見那些將軍,當麵下達命令。皇帝和將軍就有可能通過戰爭緊密聯係成一體。

事實上,直到現在,秦仍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強悍的國家,大秦擁有百萬雄兵鎮守邊疆,擁有四大糧倉,可謂是兵精糧足。

但現在大秦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一個合格的君王。

所以,鎮守邊疆的將士不願意回援鹹陽。

這是擺在趙高麵前重要的課題。

章邯的名字就這個時候,通過各種渠道來到了趙高的麵前。

章邯是什麼人?

章邯的官職是少府,相當於從捕撈淡水產品的百姓那裏收取賦稅的稅務部門的總管,是個典型的文官,一生從來沒有接觸過戰爭。

如果一個皇帝派出一個這樣的將軍外出征戰,必然會笑掉大牙。

但是,如果這個皇帝是一個太監,一個害怕失去權力的太監,那麼一切都會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