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科學·教育(3 / 3)

《感覺》

世界上的一切學院都永遠也阻止不住哲學家們看出我們都從感覺開始,而我們的記憶也隻是一種繼續著的感覺。一個人若是生而缺少五官感覺,即使能活,也不會有任何觀念。形而上學式的概念,都從感覺而來:因為我們若是未曾見過或摸過一個圓圈或是一個三角,又怎麼會度量它們呢?不擴展邊緣,又怎麼能對於“無限”獲得一個大致的概念呢?可是若沒有見過或是摸過邊緣,又怎麼能擴展邊緣呢?

《感覺》

有一位大哲學家說過,感覺包含著我們的各種能力。

《感覺》

所有曆史的最初基礎是父親對兒子的述說,它們被一代傳一代;最初,它們的蓋然性很強,並不與常識衝突,但它們被每傳一代,其蓋然性便減弱一等。隨著時間的推移,虛假的情節不斷增加,真實的事跡不斷減少;由此便導致人們的起源不可思議。

《曆史》

有些曆史僅僅敘述一個國王的遭遇,似乎隻有他一個人存在,其他一切僅僅由於他才得以存在。我討厭這樣的曆史;一句話,我寫曆史更多地是寫一個偉大的時代,而不是一個偉大的國王。那不應當簡單地僅僅是他在位的年代記,相反,應當成為最能為人類增光的那個時代的人類的智慧史。

《致哈維勳爵的信》

如果人類不幸到目光隻限於考慮當前,那麼人就會不再去播種,不再去種植,人對什麼也不準備了:從而在這塵世的享受中,人就會缺少一切。

《哲學通信集》

既然是您沒有頭之後便不思考了,您的心髒在被摘除伏時,怎麼還跳動,像似還有感覺呢?

《感覺》

您要說:您感覺,那是因為各條神經都導源於大腦,倘若人家給您施了穿顱手術,用火燒您的大腦,您便什麼也感覺不到。通曉這一切道理的人必是很聰明靈巧的了。

《感覺》

不拘您研究哪一種哲學體係,不拘您怎樣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來證明是記憶力推動了您的大腦,大腦又推動了您的靈魂,您卻不得不承認您在睡夢中一切觀念都是不由您自主而發生的,您的意誌在其中絲毫沒起作用。所以您在睡夢中甚至可以連續思考七八點鍾,心中卻根本沒有要思考的想法,甚至您根本也不知道您是否在思考。請把這個問題衡量衡量,再努力揣度一下身體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吧。

《感覺》

夢一向是迷信的很大對象,再沒有比這個更是理所當然的了。一個人對他情人的疾病深感關切,就會夢見他眼看他的情人臨危了,第二天她果然就逝世了,便以為神明給他托的夢,預告他情人的死亡。

《感覺》

有一位統率三軍的大將夢見自己打了個勝仗,結果他卻真打勝了,便以為是神明預示他將取得勝利。

(感覺)

一般人總是注意到應驗了的夢,把其它的夢都置之腦後了。夢和卜言占了古代史的一大部分。

《感覺》

《聖經》拉丁文版把《利未記》第19章26句譯作:“不可圓夢”。但是夢字不見於希伯萊文。奇怪的是同一書內既不讚成圓夢,可又說約瑟由於圓了三個夢而成為埃及和他全家老少的恩人。

《感覺》

圓夢是很普通的事,所以一般還不隻限於對夢的這種領會,有時候還要猜度別人做過的夢。尼布甲尼撒把自己做的一個夢忘記了,便命令他朝中的僧侶們給他猜,並且說倘若他們猜不出來,便處以死刑。可是有個猶太人但以理,本是占卜學派,給王把夢猜出來了,並且還做了解釋,便解救了這些僧侶。這段故事和其餘很多類似的故事都可證明猶太法並不禁止圓夢學,即研究夢的學問。

《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