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名叫“蔭宇”的女孩在一篇作文中訴說著她的心聲:我是一個性格很內向的女孩,從小就不愛說話。長大後,我看到了這個社會的一些不平和不公的事情,使我越來越恨這個社會,恨這個社會上的人。我變得更加消沉了,不想和任何人說話。我覺得別人做得一些事好惡心,好虛偽……您說這個社會是不是很冷?世界這麼大,我為什麼卻找不到一絲溫暖?
同學們誰也不理我,老師也瞧不起我,我幾乎沒有朋友。我對別人滿腔熱情,換來的隻是別人的看不起。我對一切失去了信心。對一切充滿了敵意,對一切感到了厭倦。我覺得我來到這個社會就是一個錯誤,隻有離開才是解脫。可我又不忍傷父母的心。一次,媽媽從我的日記上看到了我的心思,傷心極了,害怕極了……我已經無路可走了。我究竟是怎麼了?我該怎麼辦?幫幫我吧!我實在撐不下去了!
讀罷該文,我竟一時不知如何才好。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哪裏承受得住與她的年齡那麼不相稱的厭世情緒?她到底有過怎樣的遭遇?我該怎樣講述她這個年齡難於弄懂的事理?躊躇再三,由下麵的故事開始了我們的溝通:
我讀了你的作文,很懂你的心,一個“蔭字”署名。仿佛看到了你的心中一片陰雨連綿,不,簡直是一片淒風苦雨的情景。
怎樣讓自己的心不再陰雨連綿?先看一個故事。一位老太太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賣傘,二兒子曬鹽。為兩個兒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發愁。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這大晴的天,傘可不好賣呦。於是,為大兒子愁。每逢陰天,老太太嘀咕:這陰天下雨的,鹽可咋曬?於是,為二兒子愁。如此憂心忡忡,擔心發愁,老太太竟憂慮成疾。兩個兒子不知如何是好。幸訪得一智者,智者為太太出一怪招:晴天好曬鹽,您該為二兒子高興;陰天好賣傘,您該為大兒子高興。如此轉念一想,保您憂愁全消。老太太依計而行,果真無憂無慮心寬體健起來。
原本,事情常有兩麵理,是是非非,好好歹歹,得得失失,總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何必非把事情想得那麼糟不可?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凡事隻要換個視角,常常會看到另一番情景。難怪心理衛生專家忠告說:“當人在審視、思考、評價客觀事物或情境時,要注意從多方麵看待問題,如果從一個角度來看,可能會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如果從另一角度來看;就可能發現它的積極意義,從而使消極的情緒轉化為積極的情緒。”
我不知道你的具體遭遇,但不管怎樣,作為一個愛思考的女孩,隻要你嚐試換一種眼光看他人,看生活,看世界,你就會有一種全新的感覺,你會看到這個世界有陰雲,更有陽光,有冷漠,更有溫暖,你會感到生活有苦澀,更有美好。比如你,不就是希望世界多些溫暖和美好嗎?難道你可以說別人都在給這個世界製造冷漠和醜陋嗎?這樣換個眼光看世界,你會對生活充滿希望。
我猜想,可能是誰因為什麼事傷過你的心。可是,不必由此把人,把事,看得那麼壞。有時,人們感到生活沒有了亮色,沒有了陽光,其實常常隻是在人際交往上出了一些障礙。除了極少數惡人外,人都有一顆向善的心。剛才說過,比如你,不就是希望世界多些溫暖和美好嗎?但是,以你目前的心態,你能給別人帶來多少微笑,多少溫暖?在馬老師的想象中,眼下你很可能每天都給人一張冷冰冰的臉,是嗎?人際交往是很講究互動的。你這樣冷冰冰地對人,哪能換來別人的溫暖?於是,你感到這個世界沒有了陽光。想想是這樣嗎?然而,這並不是你多麼壞,隻是在人際交往上出了一點偏差。別人呢,也是這樣,即使是誰傷了你的心,他也不一定就是多麼壞。領會我的意思了嗎?
好,你用微笑麵對生活,生活就會對你微笑。願生活的微笑給你心中的天空灑滿溫暖的陽光。後來,女孩的撥通了我的心理谘詢專線,她說感謝我幫她找到了陽光。我心中欣慰的是,她已經學會換一種眼光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