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螃蟹效應:借助競爭對手的助推力
如果你抓過螃蟹,你會發現,在竹簍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刻意蓋上蓋子,螃蟹也爬不出來。這是因為,竹簍裏隻要有兩隻或兩隻以上的螃蟹,每一隻都會爭先恐後地往外爬;但出口處很窄,任何螃蟹快要爬到簍口時,其餘的螃蟹就會用威猛的大鉗子抓住它,直到把它拖下來,然後另一隻強壯的螃蟹再踩著它向上爬。如此循環往複,最終沒有一隻螃蟹能夠成功逃脫。這即是著名的“螃蟹效應”。
人總是自私的。我們總認為自己應該比別人強,特別是能力相近的人,如果超過了自己,自己就會不服氣,這種情緒時間過長就會變成對別人憎恨或厭惡,很容易把競爭對手當成自己的敵人。其實不然,換個角度來想,競爭對手能讓我們跑得更快。
約翰遜從小有個夢想:長大要當世界長跑冠軍。15歲那年,他的家鄉出了一位小有名氣的長跑教練威廉。於是,他就決定拜教練為師。可威廉看著約翰遜的兩條短腿顯得滿臉不屑,但他又不忍心輕易擊碎一個少年的夢想,“好吧,孩子!讓我來看看上帝願不願意幫你成功。從明天起,你和新隊友一樣,每天早晨五點鍾開始從家裏跑到我這邊來。”
第一天,約翰遜跑了最後一名;第二天,他還是最後一名。威廉開始替約翰遜感到難過:“可憐的孩子,上帝根本就沒打算幫你,要知道你的家到我這兒可是所有隊員中最近的啊!看來,我得勸你改行了。”可沒等他想好說辭,很快就改變了主意。因為第三天,約翰遜不但第一個跑到,而且比其他隊員整整早到了20分鍾。
望著上氣不接下氣的約翰遜,威廉驚訝無比!“按照這樣的速度,今天你已經打破世界長跑紀錄了!”他喊道:“喂,旋風小子,你不會是淩晨4點從家出發的吧?”對方使勁搖頭,“不!不!不!教練,您知道從我家到這兒要穿過一個五公裏長的森林。很不幸,今天早晨我遇到了一頭野狼,它一直在拚命地追我!感謝上帝,我終於把它給甩掉啦!”
後來,約翰遜真的成為一名世界馬拉鬆長跑冠軍,而他的教練威廉先生也由原來的“小有名氣”變成“舉世聞名”。因為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先後培養出了幾位世界級長跑冠軍,秘密是請一個馴獸師幫他訓練一批野狼,作為那些學員的特殊陪練。
不管每個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競爭對手,是窮凶極惡、虎視眈眈的“豺狼虎豹”,還是口蜜腹劍、笑裏藏刀的“旁門左道”,這都沒有關係!問題在於我們應該如何去麵對這些敵人、這些對手:究竟是把它們當成洪水猛獸敬而遠之,還是用我們原以為不可能達到的速度和它們全力賽跑?
“人”字一撇一捺,靠的就是相互支撐。有了相互支撐,才可能形成協作,使團隊形成一種合力。所以,我們要有目的地向你的競爭對手學習。
有一天,念初中三年級的小魏跟苗苗姐聊天。聊到了他的學習計劃,他說這個期末考試他一定要名列全班前五名。苗苗姐鼓勵了他,並跟他進行了一係列的談話。
苗苗姐說:“現在班裏的前五名同學就是你的競爭對手,要想趕上或超過競爭對手,你就得了解競爭對手,虛心向競爭對手學習。你們班前五名同學都是誰,你知道嗎?”他說:“我知道。”接著,他說出了前五名同學的姓名。
苗苗姐又問:“第五名同學與你相比有哪些優點?”他說:“他非常愛學習,學習很主動,很刻苦。課堂上勇於舉手發言,自己弄不懂的問題就虛心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苗苗姐繼續問:“第四名同學和你相比有哪些優點?”他說:“她不死記硬背,能舉一反三。”
苗苗姐接著問:“第三名同學與你相比有哪些優點?”他說:“他非常珍惜時間,也很有毅力,對疑難問題從不放過,直到鑽研明白、弄懂弄通為止。還有,他總是按時完成作業,還喜歡看課外讀物。”
接著,苗苗姐又問:“第二名同學與你相比有哪些優點?”他都作了具體回答。
最後苗苗姐總結道:“現在你知道應該怎麼做了吧?記住,知己知彼,心裏才能有底;學人之長,才能勝利有望。”
在苗苗姐的啟發、幫助和鼓勵下,小魏看到了競爭對手的優勢,找出了自己存在的差距,下氣力比他們學得更多,更刻苦。他的自身潛能得到了充分發掘,學習成績提高很快,期終考試一躍名列全班前茅,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讚揚。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身邊有一位競爭對手每天處心積慮、無所不用其極地對付你、打擊你,不妨想想小魏和苗苗姐的談話,體會一下它帶來的啟示:向你的競爭對手學習,你會受益匪淺。
你難以容忍你的對手,但你會更加難以容忍沒有對手。因為對手的存在,而使你更加堅強;因為對手的存在,而使你更加成熟;因為對手的存在,而使你更加進步;因為對手的存在,而使你具有危機感,你就要不斷去創新,你就會不斷地去完善自己,你就會不斷地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