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之期早在三個月前就到了,他們多次向楚景瑞提議舉行選秀大典,無奈遭到楚景瑞屢次拒絕,不是沒在朝堂上提過選秀一事,而是都被楚景瑞駁回。
上一年的選秀沒有舉行正是慕傾雲進宮後不久,楚景瑞態度強硬的表示絕對不進行選秀,理由是宮廷中妃嬪不在少數沒有必要,他們看在楚景瑞態度堅決的份上隻好妥協。
眼下又過了兩年,他們還盼著後宮嬪妃能懷上皇帝的孩子,不至於皇帝後繼無人,可有關孩子的事情,始終沒有動靜,楚景瑞的心全放在慕傾雲身上自然不著急,身為臣子他們卻是心急如焚。
文武百官中不少人倒戈向太後的陣營,不過也有不少人站在皇帝這邊,楚景瑞沒有孩子,太後有千百種方法以此為由垂簾聽政,楚景炎亦有無數理由以攝政王的身份壓著楚景炎。
楚景瑞膝下無子,正好成了無形中催促太後等人向楚景瑞下手的理由,要知道楚景瑞一死,楚景炎完全有理由以攝政王的身份登基,任何人不得有異議,選秀一事,絕不能再拖延下去。
“選秀之期這麼快就到了麼……”楚景瑞倚在龍椅上所有所思地開口,上一次的選秀事宜楚景瑞強硬地擋了回去,這次再拒絕那些大臣怎會善罷甘休。
“陛下,選秀乃國家大事,有關社稷,陛下膝下無子,妃嬪人數早不如當年,誰來為皇家開枝散葉,今年再不進行選秀著實不該。”
慕魏炎在台階下仰頭望著座上的楚景瑞,選秀事宜刻不容緩,楚景瑞不能因為慕傾雲再拖延下去,此話一出朝野上唏噓聲一片,楚景瑞不無驚訝地與慕魏炎對視,嗬,慕魏炎當真一如既往地剛正不阿。
“娘娘,陛下在門外等了已有半個時辰,您……當真不見他?”慕傾雲淡定地喝了一口茶,今日在早朝時楚景瑞答應舉行選秀一事以及慕魏炎開口請求皇帝舉行選秀一事在宮裏宮外被傳得沸沸揚揚,誰不知道楚景瑞是因為慕傾雲才遲遲未舉行選秀,而慕傾雲又是慕魏炎如今唯一的女兒和掌上明珠。
多少官員擠破腦袋想把自家女兒往後宮裏推,然後盼著自己的女兒能得到皇帝的寵幸,自己的仕途隨之日日高升,誰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得皇帝寵愛,選秀從其他人口中說出是正常,從慕魏炎口中說出則有些驚駭。
楚景瑞要選秀的事情傳得快,傳到慕傾雲這裏沒多久楚景瑞就登門雲陽宮,被慕傾雲擋在門外,眼下慕傾雲並不想見到楚景瑞,說不上是為了惱怒,隻是心中有些許失落加上不知該以什麼心態麵對楚景瑞,幹脆不見為好。
“你去,讓陛下先回去,就說本宮暫時無法與陛下見麵,至於選秀一事,陛下且去全心處理,本宮不怪他,等到時機合適的時候,本宮自會去龍涎宮登門造訪。”
青櫻見慕傾雲話已至此,隻得順慕傾雲的意,不好多說什麼,青櫻一出去,慕傾雲脫下鞋子,身心疲憊地躺在床榻上,扯過被子抱在懷中,選秀啊……說來上次的選秀似乎是兩年前的事,楚景瑞因為她才沒有舉行,今年再不舉行,那些大臣怕是能拆了禦書房。
對於慕魏炎提議讓楚景瑞選秀一事,慕傾雲隻覺得有些心酸,不是心酸自己,而是心酸她苦心孤詣的父親,慕魏炎在朝中是老臣了,許多事情看得多了,就學會了未雨綢繆。
楚景瑞是一國之君,理應把國家大事放在首位,為國家社稷著想是君主的責任和義務,古人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宗法製的影響下,他們的思想根深蒂固地認為血脈的傳承是所有事情的起始。
而楚景瑞又是皇帝,要想楚國的血脈不斷,首先得以皇子作為前提,而楚景瑞膝下無子,更應該廣納妃嬪,為皇家開枝散葉,此前不是沒有嬪妃懷過孩子,隻是都在各種意外等“機緣巧合”之下流產。
開始大家自然會以為是意外,然而當懷孕嬪妃腹中胎兒無一幸免後,就算反應再遲鈍都該看出來其中必有端倪。
眼下太後遠在清廟之中,楚景瑞更應該以選秀為當務之急,在選秀刻不容緩的情形下楚景瑞再拒絕,眾人過不了多久,就會把攻擊的矛頭指向慕傾雲,慕魏炎正因為預料到這點,才提議且堅持讓楚景瑞進行選秀大典。
慕傾雲模樣生得出眾,在宮廷中沒有一人比得上她慕傾雲,朝中不少大臣的女兒同在宮廷卻不受皇帝受到重視,得不到的,他們也不會甘心讓慕傾雲一人承了皇帝的寵愛。
紅顏禍水在後宮中例子不少,亦有不少妃子因大臣的彈劾而被降位分、打入冷宮,更甚者被賜死,人言可畏,楚景瑞可以護慕傾雲一時護不了她一世,這是江山與美人之間的抉擇,楚景瑞若堅決不選秀,勢必與大臣發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