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包括那時候因為拓跋旗下產業工作無辜死去的人,遠親近親,大宗小宗無一得以逃過一死。
拓跋家的墓園在京城東麵,墓園被一條人工鑿建的河流環繞,河流邊緣長滿茂盛的枯萎,白色的蘆葦在空中飄蕩,因為水汽豐沛,周圍水汽繚繞,一切都是白色的。
墓園呈孤島的狀態被河流環繞,沒有橋,一艘大船正停靠在岸邊,看來是要乘船渡河慕傾雲想,從船上慢走下來一個人,正是因受傷而有一段時間沒有見麵的楚景炎。
隊伍很長,慕傾雲是在隊伍的中央,聽不清楚景炎和楚景瑞說了什麼,除了皇帝、抬棺與扶棺的人之外,其他人都要留在岸邊等候,上了船慕傾雲才發覺河流比想象中的還要寬。
小島在遠處若隱若現,慕傾雲好歹在京城待了些年月,竟全然不知京城附近有此等絕妙之地,吵鬧的吹打聲可算停了下來,慕傾雲和楚長真之間僅一棺之隔,卻看不到他。
船靠岸是約莫過了一柱香的時辰後,踏上孤島時,慕傾雲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墓園的入口立著目測三米左右的墓碑,是以玉石堆砌拚湊而成,雖說不是渾然天成一塊的玉石,可是如此高大的玉碑已經世間少見。
玉碑上用紅色的朱砂刻錄記載了拓跋家在楚國落地生根直至覆滅的過程,用的是異域文字,許多慕傾雲看不懂,然而墓園讓慕傾雲吃驚的,不是立在入口的玉碑,而是葬在島上的人。
孤島位置不很大,慕傾雲問過楚長真,拓跋家的墓園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楚長真沉思了許久之後說:“規模如皇宮之大,所葬之人如皇宮中半數。”
宮廷中隻是宮人就無數,更不用說在宮廷中務職的官員和主子,規模有皇宮大,葬在那裏的有皇宮人數的一半是個什麼樣的概念。
到了墓園慕傾雲才知道,楚長真說的一點兒都不誇張,拓跋族的墓規模大些,墓的距離廣,整齊排列在第一排,規模從第一排向後隨著在宗族中所占地位的高低逐步遞減。
因為宗室的墓間距很大,透過其中的間隔一眼望過去,是一排排大小一致羅列在後的墳墓,數量相當多,慕傾雲不自覺吸了一口寒氣,這就是當年死去的那些人,人數竟多至此。
楚景瑞讓人在島的盡頭為拓跋扶光建了墓穴,慕傾雲跟著進了墓室,墓室裏有些陰冷,周圍放了許多陪葬的物品,都整整齊齊的放著,棺木被放在墓室中央的棺槨之中。
一行人與拓跋扶光進行最後的告別,慕傾雲手執香火,閉上眼感受墓室的環境,今後拓跋扶光就要在這陰冷滲人的地方安身,諾大的墓園,葬著拓跋家老小上下,如今就連最後一位子孫也葬在了這裏,說來不無可悲。
一行人離開時穿過墓群,慕傾雲發現後麵的墓雖然隻是簡單的土墳,不過墓碑都是精心修葺的,上麵清楚得刻著墓主人的名字,聽聞拓跋家上下的後事是拓跋扶光的祖母一人料理。
能做到如此地步實屬不易,拓跋扶光下葬,回皇宮的路途中慕傾雲心裏出奇地平靜,沒有想象中哭的竭嘶底裏的崩潰,也沒有原本在心間洶湧的悲傷,在拓跋扶光被葬在墓室裏的那一刻,她的悲傷也一塊兒被封在墓裏了。
“待會回去的時候,我們去市集上購置一些桃樹苗可好?”慕傾雲安安靜靜的坐在角落裏,忽然抬起頭冷不丁地蹦出不著調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