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陳光標組建了江蘇黃埔投資集團,剛開始主要業務是收購銀行不良資產,進行整合、盤活再出讓。後來的一次機會,使他對循環經濟發生了興趣。當時南京為迎接世界華商大會,江蘇展覽館舊館需要拆除。南京市領導找到陳光標,問他願不願意接手,陳光標表示願意試試。結果一接手才知道,這裏簡直就是一座富礦,廢舊的鋼材可以賣給鋼鐵廠,報廢的車胎可以清洗切塊磨成粉做塑膠跑道和農用車胎等。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變廢為寶減少汙染,利於環保。以後,陳光標又將這一循環經濟模型移植到廢舊家電、電腦、生產設備甚至高速公路設施方麵,在為自己帶來倍增效應的同時,陳光標找到了自己價值所在:“創造不止,回報社會。”他認為,捐款捐物是一種慈善,而搞好環保,搞好循環經濟,造福社會和子孫後代也是一種慈善。他決心做一個慈善家,用多種方式報效社會。
少年極度貧困的經曆和父母的諄諄教誨,使成功以後的陳光標總是竭盡所能去幫助別人,做好慈善事業。早在1996年創業之初,陳光標就開始投身於慈善捐助活動。那年陳光標剛剛創立南京金威利電子醫療器械公司,一年的收入不到20萬元,他就拿出3萬元資助一個安徽的白血病患者。2002年以來,陳光標領導下的江蘇黃埔投資集團向南京市公安消防局捐助近千萬元,用於消防公益宣傳。2003年“非典”期間,陳光標又向安徽省醫療機構捐贈了800台遠紅外溫度檢測儀和200萬元現金,用以支持“抗非”事業。2004年底,東南亞發生海嘯,陳光標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向海嘯災區捐出了300萬元。截至目前,陳光標捐助麵涉及20多個省,受益人口達到12萬人,累計捐款捐物超過1億元。2006年,他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十大慈善家。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在地震僅兩小時後,陳光標親自率領由60輛挖掘機、吊車等大型工程機械組成的救災隊伍,浩浩蕩蕩開往四川抗震救災。14日淩晨3點,車隊到達第一站都江堰,立即投入救災工作。溫家寶總理要求務必在13日夜裏12時前打通通往災區震中的道路,這給陳光標的救援車隊向震中推進提供了可能,都江堰、綿陽、北川、汶川……馬不停蹄,一路清理道路,不斷用推土機、吊車將路上的大石塊等障礙物推到旁邊的山溝裏。陳光標一路救援,一路向災民發放救災款,並且以公司名義向災區捐款785萬元現金、2300頂帳篷、2.3萬台收音機、1000台電視機、1500台電風扇、8000個書包……
陳光標的義舉獲得了溫家寶總理的高度讚賞,溫家寶說要“向你致敬”,並且說他是一名“有良心的”中國富商。
陳光標不僅自己積極投身於慈善事業,還積極傳播他的慈善觀,被稱為是“最具號召力的中國慈善家”。
◎故事感悟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汶川地震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也牽動了陳光標的心。有錢的人,不一定有義;有義的人也不一定有錢。而陳光標卻是一個既有錢又有義的人。大難當頭,他想到了受災的人們、想到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慷慨解裹、無私奉獻,他不愧為一個“有良心的”中國富商。
◎史海擷英
非典
非典,即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在未查明病因前,被叫做“非典型性肺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簡稱SARS,是一種因感染SARS相關冠狀病毒而導致的以發熱、幹咳、胸悶為主的症狀,嚴重者出現快速進展的呼吸係統衰竭,是一種新的呼吸道傳染病,極強的傳染性與病情的快速進展是此病的主要特點。
◎文苑拾萃
CT
CT,全稱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種功能齊全的病情探測儀器,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簡稱。CT的工作程序是這樣的:它根據人體不同組織對X線的吸收與透過率的不同,應用靈敏度極高的儀器對人體進行測量,然後將測量所獲取的數據輸入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對數據進行處理後,就可攝下人體被檢查部位的斷麵或立體的圖像,發現體內任何部位的細小病變。
光伏界的“比爾·蓋茨”施正榮
◎他是有效阻止地球環境惡化的綠色英雄。中國對可替代能源的迫切需求,推動了國內太陽能電池業的迅猛發展,而科學家施正榮正是抓住了這個大好機會。——《衛報》